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英语在中外媒体中大量出现。中国英语的出现符合语言发展规律,而且在促进中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国英语 中式英语 传媒
在国际上,“中国英语”的出现仍然是以“中式英语”的身份。美国全球语言监测机构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式英语正在对国际英语形成最强烈的冲击。其报道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新词汇中,“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or Chinglish)”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的来源。“中式英语”因其承载着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特色,被看做是一种英语在发展过程中的语言变体。对于“中式英语”,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国内学者更是提出了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以此来区别颇受争议的“中式英语”。“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应用趋势已经日渐清晰,越来越多的中外英文媒体有关中国事物的报道使用了“中国英语”。
对比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概念
中式英语的产生。李文中先生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一文中给中式英语下了定义:中式英语就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出现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①。中式英语的发源地在香港。当时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岛,有不少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从洋人口中学得几个简单的英文词语,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式英语可以看做他们的“媒介”语言。当“习惯母语”遭遇“正确外语”,就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一种新的、不知正确与否的Chinglish了。Chinglish是由Chinese和English掐头去尾拼缀而成。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说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
中国英语概念的提出。葛传椝先生最早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葛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应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是新中国还是旧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②在文中葛先生列举出一些事例进行说明,如: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 legged essay (八股文)等。由这些事例他所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些英语都不是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中式英语),而是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一时不懂,但经解释,不难懂得。”这一中国英语概念首次被提出后,便陆续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中国英语进行定义。从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③到谢之君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④等。综合各方观点,可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其次,它受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色;再次,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式而逐渐补充、丰富和发展英语和世界文化。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注意到中国英语是完全不同于“中式英语”的,正视中国英语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且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特征和积极意义进行了描述。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中国人使用中国英语所要遵循的一个总的前提应该为“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
中国英语与传媒
使用中国英语的主体是中国的各英文媒体(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内外那些长期用英文写作的中国人群体;专门报道中国新闻和内容的海外英语媒体;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华人群体;大中专学校研究和使用中国英语的群体和从事汉英对译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力求遵守共同的规范,为国际英语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国际英语的使用者沟通。
传媒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包括纸类(新闻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等各种媒体,它们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信息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剧增,“中式英语”在传媒上的频繁出现也成为一个客观必然。一方面,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现象需要表达;另一方面,受译者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媒体上出现的译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中国的烙印。结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语言风格,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主力军即英文媒体的主要语言特征。例如,Apparently,it is a mater of face.(《中国日报》,2008-01-30)通过对“a mater of face”的直译“很显然,这是一个面子问题”,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便跃然纸上。同样的表达还有keep pace with the times(与时俱进)、build a well-o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与战略地位的逐步提升,世界各大媒体无不加大对中国的报道比例, “中国英语”也频繁在外国媒体上露面。例如,美国的《时代周刊》经常会刊登有关中国的内容,其间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随处可见。例如,在其2007年的特刊“2007年度人物”栏目上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一篇评论,“中国英语”多次出现,以下是节选的一段: As the Chinese aphorism puts it,Tall trees attract wind(直译:“树大招风”).He and Premier Wen Jiabao regularly proclaim an aspiration to hexieshehui(音译:“和谐社会”),or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y often use another slogan,hepingjueqi,or peaceful rise. (正如一句中国格言所说“树大招风”。胡锦涛主席与温家宝总理常呼吁建设“和谐社会”。他们还常用到另一个口号“和平崛起”。)这段文字中“树大招风”、“和谐社会”与“和平崛起”都是典型的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中国英语。
在传媒高度发达,普通民众视听信息途径繁多的当今社会,传媒对人类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英语在公众视野中的频繁出现和广泛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传媒的巨大作用。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英语与传媒的关系
媒体在向大众传播有关中国信息的同时,也在向中国社会传播“中国特色的”语言与语言规范,“中国英语”不仅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得以规范,同时在中外媒体的支持下也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对外宣传媒体所用的英语理应成为“中国英语”的典范。从另一个角度看,传媒翻译对英语的“中国化”程度与特征具有引领作用。到目前为止,“中国英语”这一概念还未引起国外研究者的足够关注,在国际上Chinglish 即“中式英语”仍然占居绝对的话语权,但“中国英语”的存在具有深厚的语用学意义及传播学背景,它的进一步推广也具有战略意义。首先,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或现象方面,“中国英语”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就传播中国文化而言,“中国英语”是保证与国际受众有效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而言,英语是获得国际话语权的一种媒介,其目的是扩大中国对外宣传的受众。其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中国英语的存在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的历史证明,凡有生命力的语言都是沿着丰富化、抽象化、精密化的道路前进的,其中借用是语言丰富自身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英语丰富了英语的词汇,提高了英语的表达能力。另外,受汉语语法特点的影响,中国英语体现中国特有的语言思维习惯,中国英语的语法比英语语法更趋灵活,语篇内句子简短,表达直截了当。有学者早在1991年就提出,有不少中国式英语比地道的英语更有力。⑤例如,中国英语“Do not litter”(禁止丢弃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就比“The dropping of litter is prohibited”,或“Littering is prohibited”显得更直接、更有力。“中国英语”所承载的特有的语言文化为英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帕亚克说:“这个趋势正在改变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色彩斑斓。”⑥
结语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中国英语”这一概念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但却逐渐成为中国对外宣传和外国对华报道的主要话语形式,对国际英语界形成强烈冲击。对中国英语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规范与研究,还有待语言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总之,中国英语在中外媒体中频繁出现,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
注释:
①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②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翻译通讯》,1980(2)。
③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④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现代外语》,1995(4)。
⑤ Varny. M,When a mistake not a mistake——An argrument for“Chinglish”as a positive adv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ELT NEWSLETTER, 1991(23)。
⑥千龍网:《中文成英语新词最大来源》,http://www.language monitor.com/,2009-04-16.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
编校:赵 亮
关键词:中国英语 中式英语 传媒
在国际上,“中国英语”的出现仍然是以“中式英语”的身份。美国全球语言监测机构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式英语正在对国际英语形成最强烈的冲击。其报道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新词汇中,“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or Chinglish)”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的来源。“中式英语”因其承载着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特色,被看做是一种英语在发展过程中的语言变体。对于“中式英语”,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国内学者更是提出了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以此来区别颇受争议的“中式英语”。“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应用趋势已经日渐清晰,越来越多的中外英文媒体有关中国事物的报道使用了“中国英语”。
对比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概念
中式英语的产生。李文中先生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一文中给中式英语下了定义:中式英语就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出现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①。中式英语的发源地在香港。当时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岛,有不少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从洋人口中学得几个简单的英文词语,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式英语可以看做他们的“媒介”语言。当“习惯母语”遭遇“正确外语”,就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一种新的、不知正确与否的Chinglish了。Chinglish是由Chinese和English掐头去尾拼缀而成。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说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
中国英语概念的提出。葛传椝先生最早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葛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应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是新中国还是旧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②在文中葛先生列举出一些事例进行说明,如: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 legged essay (八股文)等。由这些事例他所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些英语都不是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中式英语),而是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一时不懂,但经解释,不难懂得。”这一中国英语概念首次被提出后,便陆续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中国英语进行定义。从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③到谢之君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④等。综合各方观点,可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其次,它受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色;再次,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式而逐渐补充、丰富和发展英语和世界文化。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注意到中国英语是完全不同于“中式英语”的,正视中国英语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且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特征和积极意义进行了描述。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中国人使用中国英语所要遵循的一个总的前提应该为“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
中国英语与传媒
使用中国英语的主体是中国的各英文媒体(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内外那些长期用英文写作的中国人群体;专门报道中国新闻和内容的海外英语媒体;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华人群体;大中专学校研究和使用中国英语的群体和从事汉英对译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力求遵守共同的规范,为国际英语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国际英语的使用者沟通。
传媒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包括纸类(新闻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等各种媒体,它们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信息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剧增,“中式英语”在传媒上的频繁出现也成为一个客观必然。一方面,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现象需要表达;另一方面,受译者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媒体上出现的译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中国的烙印。结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语言风格,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主力军即英文媒体的主要语言特征。例如,Apparently,it is a mater of face.(《中国日报》,2008-01-30)通过对“a mater of face”的直译“很显然,这是一个面子问题”,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便跃然纸上。同样的表达还有keep pace with the times(与时俱进)、build a well-o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与战略地位的逐步提升,世界各大媒体无不加大对中国的报道比例, “中国英语”也频繁在外国媒体上露面。例如,美国的《时代周刊》经常会刊登有关中国的内容,其间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随处可见。例如,在其2007年的特刊“2007年度人物”栏目上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一篇评论,“中国英语”多次出现,以下是节选的一段: As the Chinese aphorism puts it,Tall trees attract wind(直译:“树大招风”).He and Premier Wen Jiabao regularly proclaim an aspiration to hexieshehui(音译:“和谐社会”),or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y often use another slogan,hepingjueqi,or peaceful rise. (正如一句中国格言所说“树大招风”。胡锦涛主席与温家宝总理常呼吁建设“和谐社会”。他们还常用到另一个口号“和平崛起”。)这段文字中“树大招风”、“和谐社会”与“和平崛起”都是典型的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中国英语。
在传媒高度发达,普通民众视听信息途径繁多的当今社会,传媒对人类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英语在公众视野中的频繁出现和广泛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传媒的巨大作用。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英语与传媒的关系
媒体在向大众传播有关中国信息的同时,也在向中国社会传播“中国特色的”语言与语言规范,“中国英语”不仅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得以规范,同时在中外媒体的支持下也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对外宣传媒体所用的英语理应成为“中国英语”的典范。从另一个角度看,传媒翻译对英语的“中国化”程度与特征具有引领作用。到目前为止,“中国英语”这一概念还未引起国外研究者的足够关注,在国际上Chinglish 即“中式英语”仍然占居绝对的话语权,但“中国英语”的存在具有深厚的语用学意义及传播学背景,它的进一步推广也具有战略意义。首先,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或现象方面,“中国英语”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就传播中国文化而言,“中国英语”是保证与国际受众有效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而言,英语是获得国际话语权的一种媒介,其目的是扩大中国对外宣传的受众。其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中国英语的存在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的历史证明,凡有生命力的语言都是沿着丰富化、抽象化、精密化的道路前进的,其中借用是语言丰富自身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英语丰富了英语的词汇,提高了英语的表达能力。另外,受汉语语法特点的影响,中国英语体现中国特有的语言思维习惯,中国英语的语法比英语语法更趋灵活,语篇内句子简短,表达直截了当。有学者早在1991年就提出,有不少中国式英语比地道的英语更有力。⑤例如,中国英语“Do not litter”(禁止丢弃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就比“The dropping of litter is prohibited”,或“Littering is prohibited”显得更直接、更有力。“中国英语”所承载的特有的语言文化为英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帕亚克说:“这个趋势正在改变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色彩斑斓。”⑥
结语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中国英语”这一概念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但却逐渐成为中国对外宣传和外国对华报道的主要话语形式,对国际英语界形成强烈冲击。对中国英语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规范与研究,还有待语言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总之,中国英语在中外媒体中频繁出现,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
注释:
①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②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翻译通讯》,1980(2)。
③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④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现代外语》,1995(4)。
⑤ Varny. M,When a mistake not a mistake——An argrument for“Chinglish”as a positive adv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ELT NEWSLETTER, 1991(23)。
⑥千龍网:《中文成英语新词最大来源》,http://www.language monitor.com/,2009-04-16.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