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三国非此三国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三国演义》是备受国人喜爱的古典名著,而这部小说在亚洲很多国家也极具影响力,尤其在邻国日本,不但有众多版本的译本,还有很多再创作的作品,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出现了很多个性十足的改写本;“大”、“破”、“反”、“超”、“异”、“叛”、“新释”等冲击力极强的字眼加在《三国演义》的题目前,通过对人物、情节等的大胆改变,完成了新版《三国演义》的再创作。通过改变可以发现,异域文化在与《三国演义》的交汇中,为中国古典名著带来的新气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译介 再创作 改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在中国的近邻日本的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从14世纪就开始出现,如军记物语《太平记》等。随着1689年署名“湖南文山”(据考证译者为天龙寺僧人义辙、月堂兄弟)的译者第一次将《三国演义》翻译成日文出版后,新的译本就不断涌现,在日本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三国热”,这股热流至今不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新一波“三国热”再次来袭,除了忠实原著的翻译外,各种极具个性的再创作《三国演义》不断出现,如志茂田井树的《大三国志》、桐野作人的《破三国志》、渡边精一译周大荒的《反三国志》、今户荣一据《反三国志》编译的《超三国志》、仲路悟的《异三国志》和《叛三国志》、童门冬二的《新释三国志》。对于书名中没有出现《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的,在这里要简单说明:
   “在日本学术界及文学界,所谓‘三国志’,不仅指公元3世纪晋代史学家陈寿编纂的《三国志》,也指后世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有关注释、史书、平话,特别是元末明初(14世纪)罗贯中编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王向远,2006:17)
   因此,这些以“三国志”字眼出现的作品,都是以《三国演义》为底本,有的参考《三国志》而进行的再创作。“三国志”前冠以“大”、“破”、“反”、“超”、“异”、“叛”、“新释”,这些很具冲击性的词汇,一下子就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到底它们与《三国演义》以及之前日本作家创作的《三国志》有何不同,只是用这些词汇作卖点标榜自己,还是真的有很大改变?让我们一一来解开谜底。
   志茂田井树的《大三国志》,1992年先由讲谈社发行上、中、下三卷本,1995年又由该社发行了上下两卷本的文库本(以普及为目的,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的简装本)。作者生于1940年,他的作品风格跨度很大,而他本人也是一个性格很跳跃的人,生活阅历极其丰富,除了写小说,还办事务所,出演电视、电影、广告。志茂田井树认为,至今为止日本版的《三国志》缺少很多东西,如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壮观场面,很多有趣的插曲被埋没,充满魅力的角色精华也没有得到充分书写。所以,他要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三国志》,这听起来有些夸张,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也符合作者的风格。这么让人遐想的开场白,到底会呈现怎样非同凡响的《三国志》呢?他举例说,有一种武器叫“元戎”,据说是孔明发明的当时最新锐、最恐怖的武器。该武器的形状、使用方法,以及发射元戎后,会有怎样的声响,会给敌营造成多大的混乱,都将在他的《大三国志》中一一呈现。而生动的描写和刻画,目的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亲自体会甚至参与、扮演其中的角色,像玩游戏一样进行阅读。另外,他认为在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达”一幕不免让人心生悲怨,扼腕惋惜,故在《大三国志》里,志茂田在孔明身上埋下了惊天秘密:孔明利用法术延长本已战死的赵云的寿命,赵云大战司马懿,最后将司马懿杀死在战场上,失去司马懿的魏军溃败,最后姜维掌管军权,决意为实现和平,也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愿,攻打吴国。真是惊世逆转的结局,带领读者探索了三国风云突变后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很多三国迷每每读到孔明憾死五丈原时,都不觉感叹果然孔明胜不了司马懿。怎样才能让广大粉丝消除不满,心情舒畅起来呢?为了回应这种心情,桐野作人创作了《破三国志》。根据史实,由于关羽被魏和吴所骗,失了街亭,自己也战死沙场,孔明“天下三分”的计策因而逆转,实际上已然崩溃。桐野作人假想如果关羽未死,那么孔明之计便可逆转,此后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精彩。据此,桐野作了大胆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再创作。毕竟历史的进程是无数偶然促成的必然结果,那么某一个环节偶然发生了什么变化,历史也会随之变化也未可知。作为日本当代新锐历史小说作家,桐野作人擅长以锐利的目光挖掘出深埋历史中的真实。在他创作的《破三国志》中,吕蒙施计设计关羽,关羽险些上当,被孔明看破,与赵云合力救出关羽,却没有进攻吴国,而是向吕蒙提议同盟,吕蒙郁闷而死。孔明转而开始进行中原围攻作战,与拥兵30万的曹操在许昌决战,孙权与之呼应,围攻合肥。孔明破魏10万大军,却未给曹操造成致命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长坂坡上吓退敌军的还是张飞,而上演空城计的不再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而是根据史实记载的赵云。孔明最后也没有星落五丈原,而是“将一切交给马良后辞去官职,飘然而去,行踪无人知晓。民间倒是一直盛传:襄阳附近,古隆中,当地的老人见有貌似孔明之人,一边耕作一边高吟”(桐野作人,1994:224)。至此全文结束,读后令人意犹未尽。
   周大荒(1886-1951)的《反三国志》是中国《三国演义》翻案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作于民国初年。周大荒自称将《三国演义》改写为《反三国志》,是要“为一干英雄代造完成一统时局,为马超、赵云一时名将打抱不平,令其吐气”。故事从徐庶收母信而归曹操之后的情节完全翻案。马超、赵云两人成为全书主角,两人一从北路、一从南路,分别扫荡魏吴,最后一统天下。赵云成为扭转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不但救出徐母留下徐庶,还识破吕蒙白衣渡江之计,并与关羽一起夹击许昌,会同蜀汉诸虎将击败司马、东吴联军,改变了历史走向。精彩的三国评论与颠覆性的故事情节浑然一体,与《三国演义》相映成趣。《反三国志》在日本也颇有影响,渡边精一翻译了此书并由讲谈社出版。因为渡边精一还是《三国志人物事典》的著者,因此他深谙《三国志》个中奥妙的权威型人物。在他的眼里,《反三国志》不但使《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加鲜活,还让死于非命的人物复活,让恶人有恶报,同时整个故事又很流畅,没有不合理的牵强之处。所以,什么类型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不管是不关心历史只注重故事情节的,还是一边看故事一边思索历史的,甚至完全没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乐在其中的。所以,渡边精一不但乐于翻译此书,还很诚恳地推荐给广大读者。
   另外,今户荣一据《反三国志》编译的《超三国志》,也算是《三国演义》翻案的翻案。据作者回忆,他是在游览了山西省运城的关帝庙后去洛阳的途中,在三门峡的一个自由市场的露天书店上淘来《反三国志》的。当时觉得书名奇怪,就买下来了。今户荣一非常喜欢中国,一年要来三次进行体验调查和资料搜集,他还自学了中文。《超三国志》分上、中、下三卷,1991年由光荣社出版发行,收于《历史ifノベルズ》(《历史如果长篇小说》)系列中。这个系列提出假设“历史如果……”,在此假设基础上创作新的历史剧,让广大读者充分玩味壮大的历史长篇小说。因此,《超三国志》除了翻译以外,还有如此重任,就是让广大读者能够遐想另外一个《三国志》,体会改写历史的乐趣所在。此书最大的改动在于:一是对原作中地理位置的错误加以更正,还经常辅以自己实地考察的见闻,读来生动有趣;二是有别于原著以三国鼎立开篇,而是以诸葛孔明的登场开始,还经常附加各地传说和地名来历等趣闻。因此,此书深受读者的喜爱。
   仲路悟创作的13卷本《异三国志》,最大的改变是加入一个倭(日本)奴,他被带到中国大陆,受到陈宫保护,取名“倭少”,隐藏其身份,跟随刘备登上三国的舞台,成为故事的主人公。仲路悟另著的4卷本《叛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出入最大的是吕布的命运。三国中最强悍的武将吕布在被处刑的时候逃脱,来到北方边境成为那里的王,并向汉朝复仇。另一个在《三国演义》中决不会出现的场景是关羽和张飞的一对一决战。两部作品都有些耸人听闻,但又新鲜有趣。
   童门冬二《新释三国志》中的“新释”二字,据作者自己说是因为对《三国志》有很多疑问,于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解释,并将日本发生的同类事件,或同一类型的英雄拿来比较,故称“新释”。作者在寻找共同点、类似点的过程中,更清晰地发现了中日之间的差异性,使《三国志》世界的独特性更加显露出来。另外,《新释三国志》的独特之处还在于:试图探索《三国志》的英雄们是如何把“民众的幸福”和“后汉王朝的复兴”这两个层次不同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的,视角独特的分析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不懂汉语,他的三国知识主要来自前人的译本、创作和研究,所依据的底本是《三国演义》。
   以上这些形形色色的日本版《三国演义》让中国读者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当然是其中鲜活的人物,诸葛亮、刘关张、曹操、吕布等,他们的故事、形象,都是中国读者再熟悉不过的;而陌生感则来自于异域作家对这部作品的改变。人物命运的改变、故事情节的改变、甚至有日本人物的加入和比较等,让我们觉得这又不是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彼三国非此三国。《三国演义》在日本不但有忠实原著的译本,还有仿作、再创作、改写等琳琅满目的日本版《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为何会如此受欢迎?
   首先,《三国演义》作品本身的魅力是其受欢迎的首要原因。亦智亦勇、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身上散发的光彩,广阔疆土上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著名战役,惊心动魄、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等,都是吸引中日读者喜爱这部作品的最重要原因。
   其次,《三国演义》自从江户时代(1603-1867)进入日本,就不断有日译本出现,并且有很多日本作家借鉴《三国演义》进行小说再创作,甚至还有戏剧、动漫、影视、游戏等多种形式,共同促进《三国演义》在日本的流行,长期以往培养了一代代众多日本的三国读者,才有了一次次的“三国热”的出现。
   最后,日本作家的不懈努力也功不可没。上述个性十足的日本版《三国演义》对原作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他们会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或者达到自我的创作目的,抑或是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口味等等,对整体布局、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进行重构。而这些改变更加符合日本人的审美心理,这种创造性叛逆延伸了作品的生命力,扩大了阅读的范围。
   “三国志”在日本的再创作不断涌现,让读者进入了另外一个“三国志”的世界,即日本作家创作的“三国志”世界。其中所包含的异民族的信息、符号等,使我们看到了文学再创作中的文化特质。也许中国读者会因为其中的某些改变而不能马上接受这种再创作,但是透过这些改变,我们却能更深入地读懂日本作家、日本读者、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中的日本味儿,了解日本的民族心理和审美特色。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从异域重新审视本国文学特色的一个角度。并且通过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另类译介和再创作,可以探索中日文学交流中,日本文学在接受中国文学影响时常见的一条轨迹,为进一步研究中日文学交流的规律提供了范例。通过这些作家的再创作,《三国演义》的的确确成为了两国人民的共有财富。
  
   注:本文系2011年《天津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育苗基金人文社会科学项目》(LGYM201137)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杂喉润:《三国志和日本人》,讲谈社,2002年版。
   [2]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3] 王向远:《源头活水 日本当代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华书局,2005年版。
  
   作者简介:赵莹,女,1977—,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日本文学,工作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对原始意象及神话的重复和颠覆,即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一个原始意象或神话,这种原始意象或神话的不断重复使其成为隐喻性的神话寓言,而成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永恒母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补天”神话这种独特的价值意义——寓言性(隐喻性)加以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借助有关作品,诠释这一在漫漫长夜中人们构筑和期盼的乌托邦世界。  关键词:神话 女神 “补天” 再生  中图分类号:I276
期刊
摘要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对黑人音乐尤其是爵士乐布鲁斯的热爱与深刻理解,帮助他构建起宏伟而绚丽的文字大厦。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埃里森的文学作品独具魅力,他把黑人音乐巧妙地融合进其长篇小说《无形人》中。作为黑人文化隐喻的黑人音乐赋予了小说音乐般的“形”、“神”、“韵”,帮助作家建构了小说意义并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意蕴,揭示了黑人群体“无形无体无根”的生存困境,以及寻找自我与文化身份
期刊
摘要 “患难朋友”(A Friend in Need)是英国现代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毛姆的一篇家喻户晓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毛姆冷静、客观、深刻地分析了人格的弱点,揭示了人格的压抑与放纵及由此而产生的真与伪、恶与善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及其后果。本文运用心理分析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剖析,探讨其心理的实质。  关键词: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本我 自我 超我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界最具才华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爱伦·坡在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现代恐怖小说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后世很多的作家。而他独特的短篇小说创作理论“效果说”,更成为众多后世作家的主要创作理念。《一桶白葡萄酒》是爱伦·坡哥特式恐怖小说当中的一部,作者利用阴森的故事氛围和紧张的情节架构,针对主人公心理的探索,揭示了善恶道德矛盾和人性的邪恶,体现了哥特小说独特的创作技法。 
期刊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罐头厂街》,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尝试构建了新的道德体系,体现了对道家思想精髓的文化认同。与此同时,作品中对两个华人形象的刻画,又带有西方人对东方人认识上的固有定势与民族偏见。本文旨在分析作品体现出的作者对东方文化认识上的矛盾思想及其根源。  关键词:文化认同 民族偏见 约翰·斯坦贝克 《罐头厂街》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要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生命历程虽然短暂,但其复杂多样的生活经历却给其太多的创作灵感。在其爱情小说中,司汤达往往以独特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挖掘男女主人公细微的情感变化。《帕尔马修道院》作为其爱情小说当中的又一篇杰作,虽然作品的创作速度很快,但是小说对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尤其是在表现个人爱情观上,丝毫不差于其代表作《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主要是通过对法布利斯、吉娜和克莱
期刊
摘要 西方人文主义回归揭示了发源于亚平宁半岛思想上的反对专制的运动,标志着西方思想的艺术学转向和文学转向。英国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女修道士的故事》体现了乔叟的人文主义回归的思想,即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性叙述中强调了灵知、欲望再现。  关键词:乔叟 《女修道士的故事》 灵知 欲望 人文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乔叟作为英国人
期刊
摘要 英美文学中描绘爱情和婚姻的小说众多,为世人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丰富多彩的爱情和婚姻观。这些不同的爱情婚姻观既是作品主人公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深刻剖析。论文以描写几对不同人物之间波澜不惊的爱情故事闻名于世的经典爱情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来分析作品中倡导的独特的西方爱情婚姻观。  关键词:英美文学 《傲慢与偏见》 简·奥
期刊
摘要 在杜拉斯有关东方的作品中,对东方地理风貌中水的描写是含义丰富的。水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环境,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它折射出了一种特定的历史观念和作者的东方视角。  关键词:玛格丽特·杜拉斯 东方 水 《情人》 《副领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玛格丽特·杜拉斯有关东方的作品中,她对东方地理特征的描绘是不应被忽视的。福柯认为,“
期刊
摘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荆棘鸟》都是关注女性爱情悲剧的作品。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悲剧命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成长方面,两者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前者陷于爱情的绝望中难以自拔,后者则在痛苦中努力抗争,展现出超越命运的精神美。  关键词:陌生女人 荆棘鸟 爱情悲剧 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荆棘鸟是一种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