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自发性破裂出血发生率约为3%~15%,多见于亚洲及非洲,欧美地区罕见,在亚洲约占HCC死亡原因的10%,且其再出血率高达43%,急性出血期肝衰发生率为12%~42%,死亡率更高达25%~75%[1].因此,HCC破裂出血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难题。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洲和北美的高发病率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美国2005年预期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在男、女性均列在第三位.在我国,结直肠癌居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三、四位,而且呈现发病率不断攀升和发病低龄化的特点。
期刊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血管瘤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式.国外学者认为瘤体直径>4 cm或5 cm的血管瘤为巨大肝血管瘤[1-2],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其标准应该定为10 cm以上[3].巨大肝血管瘤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指征为:(1)有十分明确的症状;(2)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如自发性破裂及Kasabach-Merritt综合征;(3)不能排除肝脏恶性肿瘤;(4)瘤体直径>10 cm或
期刊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局部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12例直径<4 cm,肿瘤位置距离十二指肠乳头1cm以上的十二指肠间质瘤采用局部切除,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术后本组患者均无吻合口漏发生,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低度危险间质瘤.随访9~38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局部切除创伤小、恢复快,该手术方式安全可靠。
由王钦尧主编的《胆道与胆胰十二指肠区域外科手术图谱》(中英文版)将于2012年第四季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林占箴、仲剑平、张延龄、张圣道、刘允怡、彭淑牖、秦新裕、施维锦及董家鸿、陈玉泉、田雨霖、王坚等分别担任本书顾问、特约编审、主审及副主编等。全国近10家著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专家参与该图谱的编著工作,该书是专家经验荟萃。徐达源及楼文晖任中译英主、副译。全书共12篇,含60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图片
期刊
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20~57岁,中位年龄30.5岁.病程10 d至6年(中位时间16个月).多数患者反复发作,缓慢进行性加重.症状包括:餐后恶心、呕吐7例,腹胀、腹痛3例,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3~20 kg(中位数10 kg).辅助检查:10
期刊
说明:(1)本索引关键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关键词按其后的汉字的拼音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序;(3)缩略语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各字母部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期刊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推广应用,其术后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PSA)作为血管局部的并发症并不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25~9.0%[1].本文回顾性分析北京航天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576例介入手术后并发PSA 23例的资料,探讨PSA的诊治方法。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胰尾部占位8个月余"入院.否认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未及腹部包块.CT示胰尾部可见一大小约为1.7 cm×1.5 cm的低密度类圆形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边界欠清(图1).临床诊断:胰尾部占位.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尾的背面,质软,色泽暗红.手术顺利,术后9 d康复出院.病理报告:切除胰尾内有一大小为2.0 cm×1.6 c
期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从2008年2月起借鉴日间手术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快速康复病房,对于甲状腺疾病手术采用快速康复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外科周”将于2011年9月8-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及脾功能与脾外科学组将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