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任务设计之“三横四纵”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正式提出,作为学习任务群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言之,就是通过阅读一册完整的书籍,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想观念的教育。
  由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对这一任务群的要求和“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整本书阅读教学必不能以教师的“独角戏”替代学生的“舞台梦”,不能以课堂的选读代替课余的深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呢?笔者的实践表明,最佳的做法是“三横四纵”的任务设计。
  一、何为“三横”、“四纵”?
  所谓“三横四纵”,这是对整本书阅读任务布置的一个概括说法。“三横”是指每个单元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前、中、后的任务设计;“四纵”是指贯穿在每个单元活动中的四种任务形式,分别是:读、品、写、思。“读”与“品”主要指接受文本,“写”旨在让学生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出來,进行交流,从而深化他们的理解,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思”是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读书思考、质疑的良好习惯。因此,“读、品、写、思”是一个指导学生阅读到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表1)。
  高中生在初中有过阅读古典长篇小说的经验,但《红楼梦》较之于《水浒传》《西游记》等不同。《红楼梦》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教师不可能对学生阅读的每一步都做详细的要求,可通过设计“舞台”使得思维的交汇处有所展现,用引导和陪伴的方式循循善诱。因此,“三横四纵”整本书阅读方法能引导学生读细、读深。
  其一,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终生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出发,关联经典著作与现实生活,运用文本的“召唤结构”来设置悬念、制造讨论话题,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动力,将学生与《红楼梦》“黏”在一起。
  其二,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韧性。高中生正值青春期,易浮躁,阅读时需要对他们进行长久、持续的督促和鼓励。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韧性,老师在任务布置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开卷有益”。
  其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阅读是接受的过程,当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自然会对诸如《红楼梦》这样的经典有思考。此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途径,比如设定一个角色进行“同人文”创作、选择一个片段进行话剧排演、选定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林黛玉的结局应当如何)等,可让学生在表达运用中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如何实践“三横”、“四纵”?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通过“三横四纵”的任务设计,从任务布置入手,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主要有以下“纵横交错”三阶段(表2):
  1.第一阶段:化整为零,以点带面
  为了让学生保持长久阅读的兴趣,教师先收集整本书阅读研究资料,做好学生《红楼梦》阅读的常见问题和现状调查工作,统计数据,做好案例分析及追踪,逐步让学生感受到《红楼梦》阅读的快乐。根据调查情况,教师将为每个单元设计相关的导入。这一步是教师在学生阅读前所进行的任务设计,是“三横四纵”的第一“横”,为前期准备阶段。
  第一“横”阶段,基于学生阅读实情,采用“初读感知——精读感受——深读感悟——广读提升”的阅读步骤。因《红楼梦》现通行的版本是120回,教师可先以回目为单位,截取曹雪芹写的前80回,通过连环读书卡或阅读日历等方式展现。教师根据中心情节划分若干单元,围绕每单元的核心内容进行任务布置的设计。如此化整为零,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阅读“大部头”书籍的畏难情绪,而且也便于师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同时,这些中心情节搭建了《红楼梦》的整体框架,能起到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的作用。
  连环读书卡与阅读日历(表3):读书卡由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日历完成既定的回目,并在读书卡上写入阅读《红楼梦》存疑问题,在既定时间内讨论交流读书心得。如此一来,教师可聚焦作品中的某一点展开设计任务,如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联系前文的“木石前盟”,为之后的人物形象、语言魅力乃至作者感情走向分析奠定基础。也可分析红楼中人的判词,在“梦里水香”中“寻梦品香”,细嚼判词之美。最后组成专属于本小组的读书笔记本,学生便能在第一阶段理解相关内容和知识点,以点带面,进行归纳总结。阅读中设置互为关联的问题,旨在架梁建构,培养学生写作微型评价小论文的能力。
  2.第二阶段:触类旁通,问题探究
  章回体小说的情节相对独立,前后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是网状结构,从每个中心情节出发都有无数的触须在延展。在这样复杂的关系中,学生必然会有疑问。教师可对重点章节中的人物言行、人物命运、人物关系等方面进行设问点拨,设置悬念,从而吸引学生去阅读更多内容,尝试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师在跟进学生阅读过程进行的任务布置为“三横四纵”中的第二“横”,而学生的“品”读,为第二“纵”,此乃中期展开阶段。教师可根据《红楼梦》全书内容,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学习任务,如“红楼内部摆件”“红楼中人”“红楼美食”“红楼诗词鉴赏”“红楼感人情节”“红楼建筑特点”等专题深度品读研究,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教师也可通过“以一带多”的方式让对《红楼梦》有些许研究的学生组成带读小组,学生自由组队,小组互助式学习,同伴之间研读交流的效果往往比教师一人“独角戏”的讲授要好。
  笔者曾开展一次“穿越到红楼”的人物性格赏析会。鲁迅评《红楼梦》说:“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违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如宝钗,虽然有满脑旧观念,但身上的可爱之处是闪光点。细读《红楼梦》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相关段落,分小组讨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示例1】凤姐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凤姑娘年纪儿虽小,行事儿比是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有才能、心眼多、口才好)
  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热情、和善、礼遇,善良慈爱,同情悲悯下层)
  3.第三阶段:个性阅读,成果转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品读”,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进行的反馈任务为“三横四纵”中的第三“横”,学生的“写”为第三“纵”,此乃为后期展示阶段。“品”与“写”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读书不离笔,在阅读整本书时锻炼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的能力。
  在进行相关的阅读实践之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则是“三横四纵”之中的第四“纵”,此乃为后期思索阶段。
  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度阅读,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任务布置重心将落在对学生思考方向的引导以及对思考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成果转化是基于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较为详细深入的阅读与理解之后进行的个性化表达。“思”,区别于文字“写”的呈现,这一环节重在以活动的形式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从书中走出来,将书带到舞台、展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读整本书的乐趣。
  教师可灵活多样地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向的展示,如《红楼梦》人物关系表绘制赛、“舌尖上的红楼珍馐”、个性解读红楼讲坛、片段戏剧排演、《红楼梦》诗歌情景朗诵、“我最喜欢的红楼中人”演講比赛、小组读书笔记展、“我心中最喜欢的红楼人物”画展等。一种是双向的交流,如就一个《红楼梦》话题(如钗黛之辩——“我选薛宝钗/林黛玉做朋友”等)进行辩论,《红楼梦》知识竞赛等。教师对每组学生的任务进行跟进和指导,在展示过后进行点评、总结,并且要给予实质性的奖励。
  笔者所在学校曾尝试根据学生特点将专业与音乐结合,用音乐的方式打开红楼,让学生“确定《红楼梦》中你最感兴趣的人物,然后依据该人物的性格与命运,选择一首最契合的音乐,并说明理由”。先分析音乐,再分析人物形象,并努力找出二者的关联和同性。清代黄遵宪曾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红楼梦》的“好”毋庸置疑,对学生而言,用贴合他们兴趣方向的形式“打开”《红楼梦》,让模糊的影子愈发清晰、清澈,又何尝不好呢?
  【示例2】毛同学。所选音乐:《鸿影》(演奏者:变奏的梦想)
  这首曲子中有琵琶、古筝和箫,琵琶的凄凄之声,古筝的流水之音,以及箫的舞潜蛟、泣嫠妇之音,奏出了一种如鲠在喉,说不出、吞不下的凄冷和悲凉。
  黛玉容貌清丽,又兼有文采,同时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黛玉迷人的气质,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此曲《鸿影》便能很好地表现出黛玉如孤鸿一般的孤独与悲伤。宝玉和黛玉二人虽有“木石之盟”,且青梅竹马、惺惺相惜,却终不能如愿。黛玉最后于玉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一个美玉无瑕的女子,父母早逝,神思恍惚,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正如黛玉的自评:“我只不过是一个草木之人。”是啊!黛玉就这么如草木一般,如孤鸿一般,孤独终死。所以我认为《鸿影》是林黛玉一生的写照。
  【示例3】吴同学。所选音乐:《沐雨花朝(花朝节主题)》(演奏者:陈致逸)
  说起探春,那是我在红楼梦里最欣赏的女孩儿,没有之一。探春是庶女,虽然命运早有定数,可探春却摆脱了自己身上的桎梏,越发活成了落落大方的模样,不管到何处,她都熠熠发光。她是三春里最出类拔萃的一位,她狠心把自己从顽石慢慢磨成璞玉的样子,又恰恰让人最怜惜。
  这首曲子,前奏扬琴用不同的节奏演奏主音和属音,大调的旋律让整首去听起来明媚。扬琴贯穿全曲,似是花瓣飘落,穿梭这花海中,却不带走一片落叶。可结尾低沉大提琴无一不在暗示着探春结局的凄凉,但却又带着一些柳暗花明的契机。用西方乐器演奏的中古五声调式,使整首曲子变得柔和,也塑造了探春敢于争斗,才华横溢这一形象。
  4.任务布置,搭建“舞台”
  三、结论
  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不仅是解决“阅读技巧”的问题,或是积累阅读量,更隐含着对语文阅读教学甚至是整个社会阅读环境的思考。从学科方面来看,“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养成习惯、积累方法、扩大视野、锻炼思维。从德育方面来看,“整本书阅读”的落实对审美的重铸、境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为切实有效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教师可从“读、品、写、思”四个角度、分“前、中、后”三阶段引导他们由点及面地进行阅读,欣赏小说语言的精彩之处,在读通的基础上还要达到让学生读细,读深。通过“初读感知——精读感受——深读感悟——广读提升”的阅读步骤学习《红楼梦》生动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理解小说内涵,对《红楼梦》能达到高中阶段应有的认知。并且积累写作素材,锻炼阅读的技能和方法,促使学生对人生、人性、生命有所感悟。
  (作者单位:深圳市盐港中学)
其他文献
在2020年初,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爆发给学校教师等管理人员带来了这些新的困和挑战。为应对许多新挑战,在疫情爆发后,需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以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熟,这具备了极为关键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学校教师的管理一般只有以前的日常管理制度,缺乏专门研究系统功能的流感疫情日常管理制度。据初步了解,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校仅在新冠病毒疫情报告中建立了该系统,并实
期刊
随着美国新媒体联盟《2014年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的出炉,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被推广。虽然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但是大多数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部署,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为了研究线上教学的现状与效果,特在我校高中部进行“云课堂”教与学效果调查研究。  一、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致使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留守本籍就读或辍学,由老人来照顾,称为“留守孩”;一种是跟随父母在流入地就学,一般有四种就学途径:流入地公立中小学;流入地民办、私立中小學;流出地政府在留入地所办学校;流入地民工子弟学校。  近几年随着积极心理
期刊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坐落于泉州湾畔,清源山下,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创新活力学校,她的前身系190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先生来泉州创办的培元小学,迄今已走过116个春秋。学校以“乐育教育”办学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总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作为学校办学方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
期刊
1.引言  书法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指将文字根据其特点和含义等,通过笔法、结构以及章法等独具个性的展现,使之成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他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审美教育。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中有这样一句话:“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意味:不进入书法的大门,怎么能看到其中的奥秘呢?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今后的成长中个人素质和情感
期刊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基础教育改革迎来了“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深层次改革阶段。在“进一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新时期,素养表现型教学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适切性。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探索可见的可评价的语文学科能力就成为了推进课堂转型的有力抓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
期刊
英语绘本作为一种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课外读物,还可以与教材结合,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融入绘本教学,使知识点不再生涩难懂,减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降低教师选取辅助材料和教学实施中的困难.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情节脉络提炼要点,让学生画出思维逻辑图构架发展主线,将故事信息消化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有效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能。  一
期刊
一、比德于玉:中华民族的完美人格符号  玉乃金石之王,天地之心,沉藏于大地山脉深处,受亿万年挤压熔铸,终成晶莹剔透之形,与石浑然,潜光隐华而不觉,是为璞;一旦经慧眼识之,巧手琢之,精心磨之,天下奉为至器。  自古以来,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具品味的文化美学、人格道德、实用器具的符号代称,”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气质的艺术品”①,被世人称颂之、隐
期刊
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相继发布,为中国教育改革掀起了一波新的高潮。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1]。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
期刊
中华民族向来是公认的礼仪之邦,一向尊崇礼仪,更注重每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修养,是否讲求诚信等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不仅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体现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因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否值得推崇,也成为走向社会之后是否能够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是教育中的起步环节,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三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将对幼儿一生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