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IM)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4例小儿CIM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常规护理组83.33%,且P<0.05。结论 在CIM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缓解临床症状迅速,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CIM;综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29-01
CIM指的是一类感染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增生性传染病,该病症在婴幼儿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前临床上治疗小儿CIM依然无特效方法,大多以抗病毒配合对症治疗为主。而临床研究发现:在小儿CIM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这段时间收治的84例小儿CIM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所有患儿均在我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CIM,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均42例。常规护理组:男童、女童分别为22例、20例,年龄11月-10岁,平均年龄(5.31±0.54)岁;综合护理组:男童、女童分别为24例、18例,年龄1岁-10岁,平均年龄(2.28±0.52)岁,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我院接受综合治疗,包含抗病毒、降温、护肝、积极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含结合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呼吸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实行单人单房,并及时对病房和患儿使用的餐具等进行消毒,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正确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综合护理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以下护理措施:
1.2.1心理干预。患儿及其家属由于缺乏对CIM的认知,再加上患儿在疾病的折磨下容易出现烦躁、哭闹等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针对家属以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耐心地向其解释CIM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等等,特别是要耐心告知他们病情的预后,并在护理过程中动作应轻柔、语言应温和,针对年龄尚小的患儿,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提供玩具等转移其注意力。
1.2.2发热护理。针对发热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当定时监测其体温,针对发热且温度低于38.5℃的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提醒其多饮水,针对体温>38.5℃的患儿,则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降温,提醒患儿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以及高热量为主,提醒患儿家属注意及时更换患儿湿掉的衣物,避免患儿受凉。
1.2.3咽峡炎护理。加强口腔粘膜护理,对于重症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吸入,以减少上气道梗阻症状。针对咽痛且不愿进食的患儿,给予其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可过高,避免引起咽部疼痛。另外,不可食用粗糙、坚硬以及辛辣刺激等食物。针对进食困难的患儿,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一旦出现时应当及时补充电解质。
1.2.4皮肤护理。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所致皮疹有关。护理措施包括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手的清洁、勿搔抓皮肤;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密切观察皮疹情况等。
1.2.5并发症护理。小儿CIM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的多个脏器与系统,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肾炎、肝炎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脾破裂。为此,护理人员应当提醒患儿尽量卧床休息,不可从事剧烈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家属护理满意度通过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护理满意度,将≥80分判定为满意,将79~60分判定为一般满意,将60分以下判定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个观察指标,t值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根据统计显示:综合护理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为(3.15±0.58)d、颈部淋巴结消失时间为(5.11±1.35)d、肝脾肿大消退时间为(5.45±1.42)d;常规护理组儿平均退热时间为(5.24±0.86)d、颈部淋巴结消失时间为(7.32±1.46)d、肝脾肿大消退时间为(7.54±1.68)d,可见综合护理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根据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25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24%;常规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18例、一般满意17例、不满意7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差异(P<0.05)。
3.讨论
CIM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以婴幼儿最为常见,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治疗,将累及患儿全身各系统,引发心肌炎、肾炎、过敏性紫癜、淋巴瘤等并发症[2]。而临床研究显示:在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本文对比了CIM患儿在治疗期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的效果,結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时更短,并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更高。这主要是综合护理包含了心理护理、发热护理、咽峡炎护理、皮肤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内容,不仅有助于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而且还能确保营养摄入充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疾病进展,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侯跃惠.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0):99.
[2]周永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系统医学,2020.1 ( 5 ):177-179.
[3]温金璇,张春梅.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8):51-52.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 四川成都 610041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
关键词:CIM;综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29-01
CIM指的是一类感染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增生性传染病,该病症在婴幼儿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前临床上治疗小儿CIM依然无特效方法,大多以抗病毒配合对症治疗为主。而临床研究发现:在小儿CIM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这段时间收治的84例小儿CIM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所有患儿均在我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CIM,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每组均42例。常规护理组:男童、女童分别为22例、20例,年龄11月-10岁,平均年龄(5.31±0.54)岁;综合护理组:男童、女童分别为24例、18例,年龄1岁-10岁,平均年龄(2.28±0.52)岁,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我院接受综合治疗,包含抗病毒、降温、护肝、积极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含结合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呼吸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实行单人单房,并及时对病房和患儿使用的餐具等进行消毒,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正确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综合护理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以下护理措施:
1.2.1心理干预。患儿及其家属由于缺乏对CIM的认知,再加上患儿在疾病的折磨下容易出现烦躁、哭闹等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针对家属以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耐心地向其解释CIM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等等,特别是要耐心告知他们病情的预后,并在护理过程中动作应轻柔、语言应温和,针对年龄尚小的患儿,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提供玩具等转移其注意力。
1.2.2发热护理。针对发热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当定时监测其体温,针对发热且温度低于38.5℃的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提醒其多饮水,针对体温>38.5℃的患儿,则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降温,提醒患儿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以及高热量为主,提醒患儿家属注意及时更换患儿湿掉的衣物,避免患儿受凉。
1.2.3咽峡炎护理。加强口腔粘膜护理,对于重症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吸入,以减少上气道梗阻症状。针对咽痛且不愿进食的患儿,给予其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可过高,避免引起咽部疼痛。另外,不可食用粗糙、坚硬以及辛辣刺激等食物。针对进食困难的患儿,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一旦出现时应当及时补充电解质。
1.2.4皮肤护理。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所致皮疹有关。护理措施包括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手的清洁、勿搔抓皮肤;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密切观察皮疹情况等。
1.2.5并发症护理。小儿CIM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的多个脏器与系统,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肾炎、肝炎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脾破裂。为此,护理人员应当提醒患儿尽量卧床休息,不可从事剧烈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家属护理满意度通过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护理满意度,将≥80分判定为满意,将79~60分判定为一般满意,将60分以下判定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个观察指标,t值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根据统计显示:综合护理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为(3.15±0.58)d、颈部淋巴结消失时间为(5.11±1.35)d、肝脾肿大消退时间为(5.45±1.42)d;常规护理组儿平均退热时间为(5.24±0.86)d、颈部淋巴结消失时间为(7.32±1.46)d、肝脾肿大消退时间为(7.54±1.68)d,可见综合护理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根据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25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24%;常规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18例、一般满意17例、不满意7例,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差异(P<0.05)。
3.讨论
CIM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以婴幼儿最为常见,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治疗,将累及患儿全身各系统,引发心肌炎、肾炎、过敏性紫癜、淋巴瘤等并发症[2]。而临床研究显示:在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本文对比了CIM患儿在治疗期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的效果,結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时更短,并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更高。这主要是综合护理包含了心理护理、发热护理、咽峡炎护理、皮肤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内容,不仅有助于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而且还能确保营养摄入充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疾病进展,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侯跃惠.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0):99.
[2]周永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系统医学,2020.1 ( 5 ):177-179.
[3]温金璇,张春梅.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8):51-52.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 四川成都 610041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