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嘉诚,身居华人首富位置,总是非常坦然地告诉别人:我是学佛的人。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土。
李嘉诚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李嘉诚的母亲庄碧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导下,李嘉诚从小“崇佛尚儒,善心无量”。佛教教义告诫世人,善恶必有报应,有因则有果,奉劝世人,崇善积德,多做善举。母亲就是以教义视为做人的准则,作为教育子女的宗旨。
作为母亲,她非常疼爱小嘉诚,但并不一味地宠溺、偏爱他,而常常传授以佛教的教义,教育孩子要以慈悲为怀、诚实待人。每到晚上,母亲庄碧琴都会教他读书写字,还经常给他讲述许多前朝文人墨客和民族英雄的故事,包括一心向佛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因此,李嘉诚无论做人还是经商都坚持“诚信、利人、良知”,多行善举。
随着事业发展,李嘉诚开始热心公益,于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藉以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作更有系统的资助。历年来,李嘉诚捐款累积逾港币50亿元,其中约占70%透过李嘉诚基金会统筹资助,其余30%则在他推动下由旗下企业集团捐出。2006年,李嘉诚宣布将捐出自己资产的70%—大约350亿元股权。
李嘉诚曾捐资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做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屿山大佛,李嘉诚是一大功德主。李嘉诚有句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李嘉诚的夫人庄月明也虔诚信佛,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嘉诚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并葬于香港佛教徒坟地。多年来李嘉诚以身故妻子的名义捐出诸多慈善和公益的巨额款项,另外李嘉诚很多捐赠的建筑物也都以身故妻子而命名,例如:庄月明中学、佛教李庄月明护养院、香港大学的庄月明中心、庄月明科学楼、庄月明化学楼等等,包括李嘉诚基金会捐出巨款的李庄月明佛学研究基金等。李嘉诚的富豪佛教家庭,在港台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贵的内在必然联系,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举止是佛菩萨的特色。事实也证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业才能兴旺,社会才会祥和。
2006年3月28日,李嘉诚给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发去贺信,在贺信中,李嘉诚期盼在世界各国佛教代表的引领下,把佛教发扬光大,贯彻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宏愿,让广大群众得到佛法的滋润,以达到净化人心的目的,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李嘉诚还赞助兴建位于大埔的全球第二大户外观音像,以及在观音像旁建唐代建筑风格的寺庙。观音像较大屿山的天坛大佛还要高,将会是继海南岛三亚的海上观音后,全球第二高的佛像,较三亚的矮32米,并以青铜制造。
同时建设的佛寺名为慈山寺,是一座仿唐的木构建筑物,整个结构不会用上一口钉,柱和梁都是利用复杂的斗拱结构结合起来,是继志莲净苑后,香港另一座唐式建筑。慈山寺规模宏伟,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一座占地约9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300多平方米的观音殿及650平方米的法师宿舍,总楼面面积逾5000平方米。对李嘉诚来说,寺庙发展的目的并非为旅游,纯属弘扬佛法及佛学研究。
李嘉诚在回答记者采访时的语录,体现了他平和至善、慈悲智慧的心态,“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广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李嘉诚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李嘉诚的母亲庄碧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导下,李嘉诚从小“崇佛尚儒,善心无量”。佛教教义告诫世人,善恶必有报应,有因则有果,奉劝世人,崇善积德,多做善举。母亲就是以教义视为做人的准则,作为教育子女的宗旨。
作为母亲,她非常疼爱小嘉诚,但并不一味地宠溺、偏爱他,而常常传授以佛教的教义,教育孩子要以慈悲为怀、诚实待人。每到晚上,母亲庄碧琴都会教他读书写字,还经常给他讲述许多前朝文人墨客和民族英雄的故事,包括一心向佛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因此,李嘉诚无论做人还是经商都坚持“诚信、利人、良知”,多行善举。
随着事业发展,李嘉诚开始热心公益,于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藉以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作更有系统的资助。历年来,李嘉诚捐款累积逾港币50亿元,其中约占70%透过李嘉诚基金会统筹资助,其余30%则在他推动下由旗下企业集团捐出。2006年,李嘉诚宣布将捐出自己资产的70%—大约350亿元股权。
李嘉诚曾捐资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做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屿山大佛,李嘉诚是一大功德主。李嘉诚有句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李嘉诚的夫人庄月明也虔诚信佛,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嘉诚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并葬于香港佛教徒坟地。多年来李嘉诚以身故妻子的名义捐出诸多慈善和公益的巨额款项,另外李嘉诚很多捐赠的建筑物也都以身故妻子而命名,例如:庄月明中学、佛教李庄月明护养院、香港大学的庄月明中心、庄月明科学楼、庄月明化学楼等等,包括李嘉诚基金会捐出巨款的李庄月明佛学研究基金等。李嘉诚的富豪佛教家庭,在港台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贵的内在必然联系,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举止是佛菩萨的特色。事实也证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业才能兴旺,社会才会祥和。
2006年3月28日,李嘉诚给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发去贺信,在贺信中,李嘉诚期盼在世界各国佛教代表的引领下,把佛教发扬光大,贯彻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宏愿,让广大群众得到佛法的滋润,以达到净化人心的目的,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李嘉诚还赞助兴建位于大埔的全球第二大户外观音像,以及在观音像旁建唐代建筑风格的寺庙。观音像较大屿山的天坛大佛还要高,将会是继海南岛三亚的海上观音后,全球第二高的佛像,较三亚的矮32米,并以青铜制造。
同时建设的佛寺名为慈山寺,是一座仿唐的木构建筑物,整个结构不会用上一口钉,柱和梁都是利用复杂的斗拱结构结合起来,是继志莲净苑后,香港另一座唐式建筑。慈山寺规模宏伟,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一座占地约9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300多平方米的观音殿及650平方米的法师宿舍,总楼面面积逾5000平方米。对李嘉诚来说,寺庙发展的目的并非为旅游,纯属弘扬佛法及佛学研究。
李嘉诚在回答记者采访时的语录,体现了他平和至善、慈悲智慧的心态,“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广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