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丽宏文集第一卷《遗忘的碎屑》中的第一篇,是写于二○○三年一月的散文《童年的河》,这远不是他最初的作品。他的创作生涯开始得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已陆续发表作品,收在文集中的《生命草》、《小鸟,你飞向何方》等,就都写于一九八○年。可见,他对这篇《童年的河》是相当珍视的。我读下来,也觉得此篇隐隐暗示着作者风格上的一种转变。
童年的河,即横贯上海的苏州河,作者从小在河边长大。儿时常看到船上的人在穿过桥洞时,手忙脚乱并紧张呼喊,这让他想到《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木船过桥洞的画面,于是常常想象自己也是船上的孩子……然而,记忆中,更多的却是不美好的,甚至阴森可怕的东西。他记得儿时曾羡慕地看着孩子们在苏州河里你呼我喊快乐游泳的情景,但有一天却看到了他所羡慕的一个孩子淹死了,被人拉上岸来,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死去的人。上小学时,他们几个同学常到河畔垃圾码头的翻斗上玩,这翻斗被他想象成古时城门前的吊桥;一天早晨,系住翻斗的两根钢索断了一根,一群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被倒进苏州河,一下子淹死了好几个,从此他们再也不敢到垃圾码头玩了。在那吃不饱饭的年头,一天他正观看河栏杆上一只美丽极了的喜鹊,忽然从河边的木船上蹿出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以极快的速度抓住喜鹊,迅速拔掉了它身上的羽毛,美丽的鸟瞬间变成一团蠕动尖叫的粉红肉团,那女人眼里闪着饥饿的光……
作者早期的作品中,很少直写如此不美好的事物,即使有,也总是让一种美好的呼唤或期待将此笼盖,而不愿让它赤裸地露出水面。如《小鸟,你飞向何方》,写“文革”动乱年代偶尔在旧书店里看到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一个美丽的女孩也抢着要,但结果,还是让给了他;从此,那位女孩的身影一直在他脑际,总希望什么时候还能再遇;动乱年代是漫长的,生活在发生变化,他所看到的女孩们不再像过去那么单纯了,好几次见到模样相似的女孩,但那份俗气或自以为时髦的造作,令他闭上了眼睛;新时期来临了,他考上了大学,在报到的人流里,他真希望能遇到她,然而没有;但他看到春天的晴空一群又一群鸟儿从远方飞来……这是一篇很优秀的散文,可说是唱出了“文革”过后的一种时代心声。生活变化了,女孩们长大了,一切都不会跟过去一样了,作者发现了人生可悲的一面,眼见许多女孩不再是他理想中的异性,但他下笔时,却只写她们过去的美的一面,并仍怀着积极、乐观、美好的愿望。就文学表现来说,这里有多年来形成的一种默默潜存的共识,即不去渲染失望乃至绝望,让文学给人以希望,要把人的目光引向美而不是丑,即使看到的不是美也要靠作者内心的美来溶化它。这种文学观和作者年轻的心态是吻合的,和新时期之初蓬勃向上的总体气氛也是吻合的,这就是这篇作品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今天读来也让人喜爱的原因。
可是,如果今天再写出一篇《小鸟,你飞向何方》,我们会怎样看?至少,我更宁愿读《童年的河》,我觉得后者更自然,更真实,也更真诚。并不是说前者不够真诚,但那只能是那一时代的产物。时代气氛变了,作者的年龄和眼光也变了,而且,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这里蕴含着一些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从现实中看到了太多的黑暗和不美好,也尝到了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这时候,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散文的读者,已经不需要从文学中获取那一番积极、乐观的感召,他们只需从中读出一种真实,一种可以与自己的观察体验相呼应的真实,这能给人的心灵以某种慰藉。这呼应里并不包含教诲和启示,但却未必消极,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向上的,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心灵波动中,他会感到温暖与自信,这抵消了世间的寂寞孤独,因此,也会使向明天进发的愿望悄悄上升。然而“生活在目前还是出色的匠师的不成功的作品”(高尔基语),所以,在这种“真实”中,悲苦的、消极的、惨痛的记忆,有时会占很大比重,但描写消极并不等于走向消极,在阅读中获得“掐臂见血”的痛感之后,人恰恰可以充实和振作起来,这就是艺术的奇妙之处了。当然,一味渲染黑暗和一味歌唱光明一样,都不能给人以“真实的呼应”,真正高层次的读者是一眼就能看出此中有无“真实”的。顺便说句与本文无关的话,我以为,张爱玲的《小团圆》如此纪实,却仍然感人,有时还给人以一种难得的文学震撼,我以为,其奥妙,也就在这样的“真实”中。
丽宏的这种风格的转变,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开始了。正如书中一篇《太阳鱼》开头所说:回忆往往使人伤感,于是有哲人出来讲话,让你关上回忆之门,朝前面看,“然而怎么可能呢,回忆之门常常会在你自己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打开,你根本无法挡住它”。作者就凭自己的回忆和他所收集的他人的回忆,写出了《秋风》、《死之余响》、《削发》、《童心》等描写动乱岁月的散文,后来结集为《岛人笔记》。很多人认为,这是丽宏几十本散文集中最见精彩的一本,我也持这一看法。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人们普遍回避人生和历史中的那段真实,作者却做出了拒绝遗忘的选择。当然,此中的作品和后来的《童年的河》还是有不同的,这里仍时有启示、感召甚至教诲,有些篇章也还有高昂的结尾。鲁迅曾说:“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这主将,其实正可理解成“时代”。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社会生活的变迁,也随着作者年齿与心境的变化,以及读者阅读心理的迥异,他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上的转变才真正完成。写于一九九八年的《亲婆》,也许可以看做他创作上的一个新的标志。“亲婆”也就是祖母,这是他们家乡的叫法。他的祖母去世时他才十岁,他回忆这位裹小脚的亲人的种种琐屑的故事,有的有意思,有的并无多大意思,然而它们真实,这让我们读到了孩子眼中一位真实的老人。作者最后写道:“记忆使时光倒流,记忆也使亲人死而复生。”我们不是这位“亲婆”的亲人,但,我们同样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呼应。
童年的河,即横贯上海的苏州河,作者从小在河边长大。儿时常看到船上的人在穿过桥洞时,手忙脚乱并紧张呼喊,这让他想到《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木船过桥洞的画面,于是常常想象自己也是船上的孩子……然而,记忆中,更多的却是不美好的,甚至阴森可怕的东西。他记得儿时曾羡慕地看着孩子们在苏州河里你呼我喊快乐游泳的情景,但有一天却看到了他所羡慕的一个孩子淹死了,被人拉上岸来,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死去的人。上小学时,他们几个同学常到河畔垃圾码头的翻斗上玩,这翻斗被他想象成古时城门前的吊桥;一天早晨,系住翻斗的两根钢索断了一根,一群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被倒进苏州河,一下子淹死了好几个,从此他们再也不敢到垃圾码头玩了。在那吃不饱饭的年头,一天他正观看河栏杆上一只美丽极了的喜鹊,忽然从河边的木船上蹿出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以极快的速度抓住喜鹊,迅速拔掉了它身上的羽毛,美丽的鸟瞬间变成一团蠕动尖叫的粉红肉团,那女人眼里闪着饥饿的光……
作者早期的作品中,很少直写如此不美好的事物,即使有,也总是让一种美好的呼唤或期待将此笼盖,而不愿让它赤裸地露出水面。如《小鸟,你飞向何方》,写“文革”动乱年代偶尔在旧书店里看到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一个美丽的女孩也抢着要,但结果,还是让给了他;从此,那位女孩的身影一直在他脑际,总希望什么时候还能再遇;动乱年代是漫长的,生活在发生变化,他所看到的女孩们不再像过去那么单纯了,好几次见到模样相似的女孩,但那份俗气或自以为时髦的造作,令他闭上了眼睛;新时期来临了,他考上了大学,在报到的人流里,他真希望能遇到她,然而没有;但他看到春天的晴空一群又一群鸟儿从远方飞来……这是一篇很优秀的散文,可说是唱出了“文革”过后的一种时代心声。生活变化了,女孩们长大了,一切都不会跟过去一样了,作者发现了人生可悲的一面,眼见许多女孩不再是他理想中的异性,但他下笔时,却只写她们过去的美的一面,并仍怀着积极、乐观、美好的愿望。就文学表现来说,这里有多年来形成的一种默默潜存的共识,即不去渲染失望乃至绝望,让文学给人以希望,要把人的目光引向美而不是丑,即使看到的不是美也要靠作者内心的美来溶化它。这种文学观和作者年轻的心态是吻合的,和新时期之初蓬勃向上的总体气氛也是吻合的,这就是这篇作品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今天读来也让人喜爱的原因。
可是,如果今天再写出一篇《小鸟,你飞向何方》,我们会怎样看?至少,我更宁愿读《童年的河》,我觉得后者更自然,更真实,也更真诚。并不是说前者不够真诚,但那只能是那一时代的产物。时代气氛变了,作者的年龄和眼光也变了,而且,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这里蕴含着一些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从现实中看到了太多的黑暗和不美好,也尝到了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这时候,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散文的读者,已经不需要从文学中获取那一番积极、乐观的感召,他们只需从中读出一种真实,一种可以与自己的观察体验相呼应的真实,这能给人的心灵以某种慰藉。这呼应里并不包含教诲和启示,但却未必消极,因为人性本身就是向上的,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心灵波动中,他会感到温暖与自信,这抵消了世间的寂寞孤独,因此,也会使向明天进发的愿望悄悄上升。然而“生活在目前还是出色的匠师的不成功的作品”(高尔基语),所以,在这种“真实”中,悲苦的、消极的、惨痛的记忆,有时会占很大比重,但描写消极并不等于走向消极,在阅读中获得“掐臂见血”的痛感之后,人恰恰可以充实和振作起来,这就是艺术的奇妙之处了。当然,一味渲染黑暗和一味歌唱光明一样,都不能给人以“真实的呼应”,真正高层次的读者是一眼就能看出此中有无“真实”的。顺便说句与本文无关的话,我以为,张爱玲的《小团圆》如此纪实,却仍然感人,有时还给人以一种难得的文学震撼,我以为,其奥妙,也就在这样的“真实”中。
丽宏的这种风格的转变,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开始了。正如书中一篇《太阳鱼》开头所说:回忆往往使人伤感,于是有哲人出来讲话,让你关上回忆之门,朝前面看,“然而怎么可能呢,回忆之门常常会在你自己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打开,你根本无法挡住它”。作者就凭自己的回忆和他所收集的他人的回忆,写出了《秋风》、《死之余响》、《削发》、《童心》等描写动乱岁月的散文,后来结集为《岛人笔记》。很多人认为,这是丽宏几十本散文集中最见精彩的一本,我也持这一看法。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人们普遍回避人生和历史中的那段真实,作者却做出了拒绝遗忘的选择。当然,此中的作品和后来的《童年的河》还是有不同的,这里仍时有启示、感召甚至教诲,有些篇章也还有高昂的结尾。鲁迅曾说:“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这主将,其实正可理解成“时代”。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社会生活的变迁,也随着作者年齿与心境的变化,以及读者阅读心理的迥异,他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上的转变才真正完成。写于一九九八年的《亲婆》,也许可以看做他创作上的一个新的标志。“亲婆”也就是祖母,这是他们家乡的叫法。他的祖母去世时他才十岁,他回忆这位裹小脚的亲人的种种琐屑的故事,有的有意思,有的并无多大意思,然而它们真实,这让我们读到了孩子眼中一位真实的老人。作者最后写道:“记忆使时光倒流,记忆也使亲人死而复生。”我们不是这位“亲婆”的亲人,但,我们同样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