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应渗入道德意识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yi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文章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如“文以载道”、“代圣人立言”。在素质教育日益推进的今天,道德教育作为战略性目标被摆上日程,作文作为人类文明和道德品质培养的载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校课题组以语文教学为契机,努力改变以往作文教学只重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的做法,提出:学生作文应渗入道德意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有价值的东西,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在作文中呈现人性的闪光点。
  一、课题阐述——作文教学为什么要渗入道德意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的国度,历来重视道德修养。纵观古今优秀文章,无不闪耀着崇高的道德理性光环。比如李密的《陈情表》表达了孝敬老人的拳拳之情,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岳飞的《满江红》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品质,并使之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渗入道德意识,它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国家的要求
  党和政府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也对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寄予厚望。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国家的要求和期望,应作为当前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作文理所当然的应担当起育人的任务。
  (二)社会的需求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的演员,作为演员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标准,即道德标准。人与人之间交往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国家,这就是我们在所生活的社会中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因而,学生要融入这个社会,只有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才能被社会所接纳。
  (三)育人的需要
  魏书生说过:“一位教师,要做经师,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要始终注意育人……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个悲观、自卑、落后、退缩、病态、懒惰的学生,怎能写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发展、勤奋的文章?一个心胸狭窄、思想偏激、观念片面的学生,又怎能写出开朗大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章?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必须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纠正其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要求他们要明是非,辨美丑,要有纯洁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做到在作文中守住道德的底线。
  (四)考试的要求
  国家考试中心把“思想健康”作为衡量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观察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一直重视思想感情及道德观念等方向的检测,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个人的世界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如“战胜脆弱”“心灵的选择”“诚信”“感情亲疏与认识”等都是检测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取向,道德意识仍将渗透于今后的高考作文之中。
  二、研究过程
  (一)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的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它、感受它。具体说来,就是要感悟自然、社会、人生。感悟自然,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悟社会,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人生,可以使之懂得人的价值。
  因此,我校课题组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并连年举办《走向生活》系列大赛活动。2011年11月大赛的主题是“感受亲情”,唤起学生对亲人的挚爱之情,增强自己对家庭社会的一份责任。2012年2月,我校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作为素质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上日程,课题组配合学校放手让学生勤劳动、爱卫生,培养他们勤劳的优良品质。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学生直接感受到的生活毕竟是有限的,而大量的知识是从阅读中得来的。读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读屈原、陆游,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读杜甫、白居易,可以让学生关心人民疾苦;读海伦、张海迪,可以使学生懂得热爱生命;读蒲松龄、鲁迅,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我们还指导学生读哲学、历史、科学著作,尤其是反映人文思想、科学思想的书籍,这对提高学生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
  为此,我们课题组经常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每学期写两篇读书笔记,一个月举办一次读报体会,一学期两次读书演讲会。此外,还办《山溪》文学刊物。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精神得到熏陶,文化修养得到了提升。
  三、研究结果
  (一)拓展了写作范围
  过去学生写作圈子很狭窄,仅局限于个人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上,表现的是个人的情绪。通过道德意识的引入,学生眼光敏锐了,眼界提高了,不仅关注个人,还关注集体、关注国家、关注自然。学生在写作文时再也没有以往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的情况了。原来不爱写作文的学生现在变得好像有灵性了,部分学生走出了咀嚼个人得失悲欢的小圈子,心系天下兴亡之责,写作的题材扩大了。
  (二)升华了人生境界
  1.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
  2.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趣。
  3.培养了良好的个性修养。
  四、研究的深化——后读性研究的构想
  回顾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宗旨,开拓进取,科研兴校的精神,积极探索,走教育改革之路,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道德意识渗入作文教学的理论,我们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以下构想:
  第一,把道德意识作为学生写作追求的一个目标;
  第二,把道德意识化作学生写作自觉行为;
  第三,把作文是否具备道德意识作为衡量作文好坏的标尺。
其他文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写作而言,也是这样。从历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考生若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阅卷老师的肯定,那就必须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处理,尤其是文章开头,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便源于此。人们常用“凤头”来形容好作文的开头,意即好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端庄美丽,吸人眼球。  的确,好的开头能让人眼前顿时一亮,不知不觉便提高了印象分。如2011年高考安徽卷的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作者是这样开头的:
期刊
现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有秩序有规则,一切与我们的姓名挂钩。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没有姓名,社会将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虽有“名字”这一概念,但实际上是“名”存“字”亡。之所以今天把姓名称为名字,是因为古时(严格说一直到建国以前)凡有文化者,几乎都是既有“名”又有“字”。而“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又都有联系,这种联系给我们提供了多种极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是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
期刊
记叙文讲究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也是记叙文感染力之所在。如何化解记叙文平淡乏味如同嚼蜡的不足呢?笔者认为,一是要选好、写好细节,一是抒情、议论要及时准确,有力度有高度。  一、选好、写好细节  想必每位读过朱自清《背影》的读者,都对“父亲”蹒跚的背影印象深刻。通过背影这一细节,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的温馨画面便定格为永恒。在日常写作中,如果能选好、写好细节,同样可以感人至深、创造永恒。  一个人、
期刊
白驹过隙,高考的脚步声愈来愈近。备战2013年高考的莘莘学子,在象牙塔里上下求索,在书山题海披荆斩棘。如“苦行僧”一般只管赶路导致的封闭,让他们与鲜活的世界有了隔膜。大量的强化训练,模拟考试让他们心神疲惫,无暇深入思考。不了解社会,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思考和成熟的看法,这是备战高考的一个薄弱环节。  高考语文一直以来都是与时俱进,与时代同呼吸。如今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地球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
期刊
随着课改的浪潮,“有效课堂”一波又一波上演着。何为“有效课堂”?有人认为 “有效课堂是使学生从中得到发展,同时也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课堂,让课堂中的参与者尤其是学生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我觉得这样的课堂离不开有效性教学,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本人认为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而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又有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语体,各有不
期刊
语文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十分卖力地讲,讲得口干舌燥,忙得不亦乐乎,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无动于衷。如何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诗意语文,让学生感受真情  语文课堂应该始终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
期刊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好题目如美目流盼,艳光四射,整篇文章也因之熠熠生辉,未读时已心驰神往,及读后,经久不忘。所以,给作文起个好名字是我们写作的首要任务,好题目的拟定方法有多种,我这里谈几点:  一、拟题的基本原则:  1.简洁,就是精炼,题目不要过长,过长则显得松散。  2.准确,就是紧扣考题或提示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我校教师主动申报科研课题,积极实行课堂教学改革,推出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常常让人感到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击节赞叹。试看小说《边城》一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师在对作者及相关资料作简要提示后,便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分析翠翠的形象美。假如你是导演,你会选择谁来演翠翠,为什么?2.编写课本剧。3.为翠翠命运设计不同的结局。4.以十年后傩送的
期刊
在一年又一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中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尽如人意。高中生阅读质的低下和量的不足使他们在语文学习时屡被掣肘,严重影响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提高高中生阅读质量首先应该从阅读量的积累上下功夫。要想在语文学习时如鱼得水,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只是空中楼阁。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寻求突破: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