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中国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2008,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常的年份。
  继年初发生的低温冰雪灾害之后,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不期而至——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 4度,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 0级地震……
  这场无情的灾难,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两周多来,我们被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着、感慨着、感叹着。尽管抗震救灾行动还在继续,尽管对这场斗争进行全面深刻总结尚需时日,但凝望汶川,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不屈,什么叫尊严,什么叫信念,什么叫担当,什么叫坚强。
  从惊天地、泣鬼神的救灾实践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传承升华,看到了华夏儿女不可战胜的力量,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国家挺直的脊梁!
  
  一
  
  自然灾害——人类从远古以来都会面对的挑战。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无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比文字记载更早,我们民族就有了关于灾难的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的神话,寄托着远古时代人们战胜各种灾害的信念和期望。
  《左传·昭公四年》早就说过:“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当国家民族处于多灾多难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激起人民发愤图强的精神和气概,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因而使国家更加强盛。
  “多难”能够“兴邦”,但并不意味着“多难”必然“兴邦”。古埃及只留下金字塔在诉说当年的辉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成了遥远的传说,曾记载佛经的梵语在它的故乡印度早成了固化的语言,古罗马帝国也已化作了历史的尘迹。因此,在灾难面前,做何种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坚强而坚强,选择怯弱而怯弱。
  北川——英雄大禹的故乡。大禹治水,在灾难中开启了古老中国的文明秩序。而大禹“徒居山野”、“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传承的源头。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杰作。这项建于公元前256年、地震中岿然不动的伟大水利工程,维系着“天府之国”两千余年的安宁富庶。而李冰父子带领百姓“以火烧石”、“凿山穿水”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抗击灾害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的象征。
  可以说,灾难始终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繁衍、成长。经受一次次浩劫,一场场灾难,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从未中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地震灾情时所说,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历磨难而不衰,遭挫折而不馁,临逆境更坚强——靠着这种特有的性格、勇气和毅力,靠着这种特有的民族精神,我们这个民族一次次化险为夷,战胜困难,并在五千年后依然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汶川大地震的突然降临,使我们这个经历过无数次灾难考验的民族,又一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在地震灾害面前,我们又一次选择了挺住,选择了坚强。
  
  二
  
  选择坚强,是因为我们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快速反应和正确指挥,有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和应急能力。
  人们关注到,灾情发生半个小时后,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两个多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就从北京飞赴灾区;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并迅即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胡总书记亲临一线指导救灾工作;社会救援应急机制迅速启动,各部门、各行业、各省市紧急行动,各路救助大军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迅速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动人局面。
  党的“坚强领导”不是空洞的口号、抽象的说教,而是有着具体、实在而又与时俱进的丰富内涵。
  坚强领导,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能不能有效应对危机,是检验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联系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家越发展,越繁荣,安全需求越强烈,危机管理要求越高、越迫切。汶川大地震,其震级之高,破坏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数十万计人员伤亡,无数房屋倒塌,灾区道路被毁,电力、通讯完全中断……一旦应对不得当、不及时,现代危机可怕的“传染效应”、“连锁效应”就会显现出来。在这场空前的抗震救灾中,我们党和政府表现出非凡的反应能力、决策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交出了一份令世人赞叹的答卷。
  党的坚强领导,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源于我们党是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人们不会忘记,在震区的废墟上,“政府要管你们的生活”,“我们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这洪亮的声音穿透了震区大地,响彻了半壁河山。这不仅是对灾区民众的承诺,也是对国人和世人作出的庄重承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动凸显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政治学原理:执政党和政府领导有其权力,就有其责任,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当人民遇到自然灾害危害时,应当责无旁贷地确保遇险公民“享有免于匮乏、免于恐惧的自由”。勇敢地担起为生民立命之任,解民于倒悬之责,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和政府的表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个人博客上撰文指出,“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的专注和积极的态度,更值得所有外国朋友尊重和赞扬”。
  是的,在灾害面前,我们党的领导核心是坚强的,各级党委和党的基层组织是坚强的,作为党的细胞的党员个体是坚强的,真正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不愧为国家、民族的“顶梁柱”和“主心骨”。
  
  三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历史时刻——5月19日14时28分,在汶川大地震发生7天后的同一时刻,国旗低回,警报拉响,汽笛长鸣,路人止步……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举国上下肃立默哀,为地震遇难同胞哀悼。
  汶川大地震之举国悲痛,以国家意志和最高仪式抒怀表达,使人无不意识到,降下的是国旗,升起的是人的生命的尊严;俯下的是头颅,腾起的是人性的光辉。
  珍爱人的生命,把抢救人的生命作为头等大事,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凝聚举国之力的最大亮点。从胡总书记深情亲吻震区受伤的小女孩,到温总理向遇难遗体三鞠躬;从“首先救人”、“救人第一”、“救人仍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的真诚表达,到救援人员千方百计、分秒必争的自觉行动……这一切,无疑是这次抗震救灾给出的又一个历史性标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站在当代世界文明的制高点上。
  中华民族向来就有重视人的生命和以人为本的传统。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管子曰:“夫王霸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无疑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得十分明白:“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人是一切社会的本源,因为有了人,有了万家灯火、袅袅炊烟,才有五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社会。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无疑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性标志。民之难,国之难;民之伤,国之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人的生命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执政者把人的生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什么样的高度,其自身就站立在什么样的高度。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够像对人的关怀那样体现一个民族的文明,也没有哪个政党或政权能够像对人的关怀那样展示它的价值和魅力。中国共产党人打天下是为了人民,治天下同样也是为了人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作为一切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
  抗震救灾无疑升华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态度。以人为本,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核”。坚持以人为本,保护每一个生命,爱护每一个公民,我们的爱国主义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园。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大的。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视生命高于一切,视人民高于一切,不仅诠释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宪法精神,而且昭示了普通国民在国家政治天平中的分量,使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得以张扬。
  营救每一个人,就是营救共和国的每一滴血液;关爱每一个人,就是关爱共和国生命的每一个细胞。无比珍惜每一个国民的生命和权利,把每一个国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这正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伟大之所在!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大爱无疆,仁者无敌。这种出自人类本真而又高度自觉的大仁大爱,是比地震、洪水、病毒更强大的力量!
  
  四
  
  兵强安国。一个坚强的国家,不能没有一支坚强的军队;一支坚强的军队,是一个坚强国家的最有力支撑。
  突发的地震灾害,考验着我们的国家,考验着我们的人民,也考验着我们这支军队。
  灾情就是命令。就在震后不到半小时,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中国军人闻震而动,从大江南北的一座座军营、内地边疆的一处处练兵场火速集结,在余震不断、房倒路绝之时,义无反顾向着灾区开进!开进!开进!
  震后,韩国《朝鲜日报》记者发自都江堰的一篇报道说,为了解救受灾群众,解放军和武警10万官兵背着铁锹和救急粮食,徒步走向震区。中国军人为了和灾难搏斗“开始展开第二次长征”。
  这是一次人民军队史上罕见的大进军,这是一场与死神展开殊死搏斗的“生死大营救”,这是一场演绎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品格的大爱壮举,这也是一场检验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特殊考场。
  同样的血肉之躯,与废墟瓦砾进行着血肉之争;同样的骨肉亲情,在大灾面前让位于大爱大情。余震袭来不却步:“我还能再救一个”;失去亲人不回家:“救人是对亲人最好的怀念”;身体受伤不离队:“我还能坚持”……这就是被人民群众称之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红军当年长征走过的四川大地上,抗震救灾官兵一次次奋不顾身的救援壮举,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人们在唐山抗震时看到过,在’98抗洪时看到过,在今年年初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时也看到过,但今天再次看到,人们依然被这些场景深深地感动着。
  人民子弟兵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过硬的本领,来自于人民军队的宗旨、使命,来自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来自于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热爱。我军是以“人民”命名的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始终不渝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与人民血脉相连,人民的安危疾苦是子弟兵最大的牵挂。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急人民群众所急,解人民群众所难,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盼,也是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责任。胡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称赞广大官兵:“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救援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这样拯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的“主力军”身后,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傲然屹立!
  
  五
  
  在灾难面前,总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人让我们感动。
  北川县有这样一位村书记,家人几乎全在地震中身亡,而他自己仍然战斗在抢救他人第一线。他满眼含泪告诉记者,村里死了500多人,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妻子,还有他的两个孩子……
  看罢这篇报道,美国一位网民在网上写下这样的留言:“难以置信甚至令人感觉有些虚幻……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吗?”
  我们不会为这样的言辞而自负,但我们还是足以为是华夏子孙而自豪,为有如此的英雄人民而骄傲。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同胞亲情、人性之美,也看到了公民精神的成长,国民意识的重塑,看到了一个真正大写的“人”,而这才是中华民族脊梁的“脊梁”。
  在灾区,在全国,多少这样感人的场面让人潸然泪下:废墟中,母亲已经死去,乳头却还塞在3个月大的孩子嘴里;为了保护课桌下4个学生,老师的身体趴在课桌上;还有那撂下自己孩子将乳汁喂给得救婴儿的女民警;还有那把乞讨得来的105元钱投进捐款箱的老翁;还有那使得血浆“暴库”却还排着长龙等待献血的队伍;还有战斗在废墟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大军……
  山崩了,扑面而来的是爱的大潮;地陷了,喷涌而出的是情的暖流;楼垮了,笼罩天空的是义的云彩;家毁了,普照人间的是仁的春晖。
  震灾发生后,一句“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口号最为响亮。这不是平凡的声音,而是作为共和国的公民意识和国民素质的深情表达。是的,我们是炎黄子孙,也是共和国的公民。新时代的公民不应只选择权利,更要选择担当。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连绵不绝历史的民族,她为何能屹立五千年而不倒?对此,有人作了这样形象的思考,原来我们并非“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原来我们的血液里流传着优良美德的“因子”——无私、团结、友爱、和谐、坚毅、勇敢、善良、奋发、仁义、知恩、体恤。这些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契机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人文光辉,验证了公民精神的新高度。
  有人曾担忧,市场经济的大潮,淘洗去的是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沉淀的是纸醉金迷和唯利是图。而这次抗震救灾有力地证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人类最崇高的思想道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始终充盈在13亿中华儿女心中。当家国受灾、同胞有难之时,它就会唤起人们最强烈的道义责任和公民意识,凝聚起全民族的激情和力量。
  正如一家国外媒体在文章中所说:“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13亿中华儿女建立在自然灾害废墟上的道德文明与公民意识,不同样代表着一个民族崛起的希望吗?
  
  六
  
  这次抗震救灾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30年来改革开放所积累的雄厚实力,为战胜灾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
  中国五千年历史,大难、大乱总是与大灾相伴而生。清人所著《豫变纪略》中,有“上蔡地裂,洛阳地震,斗米千钱,人相食”的记载。此次震区茂县,1933年8月25日也曾发生过7.5级的大地震,而载入史册的是“陈尸百里,遍地哀嚎”的惨状……
  历史的悲剧没有在汶川震灾中重演,历史的宿命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被彻底击碎。
  大灾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天灾的壮举,看到的是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有保障、帐篷学校书声琅琅的灾区境况。
  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第一时间筹措调集救灾资金,迅速构建起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立体运输线,将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抗灾机械等,源源不断送抵灾区,并全面修复了电网、路网、通讯设施,创造了世界抗灾史的奇迹。
  现代化科技手段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大显神威。遥感飞机数字技术、海事卫星电话、生命探测仪、专业救助直升机、野战医疗救护车……种种科技装备的运用,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竞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灾区之外,当个人将成捆的人民币投进捐款箱的时候,当千万家庭送来新衣被的时候,这无疑也是“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生动见证。
  这一切,都因为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条道路是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坚强,离不开精神力量的凝聚,也离不开物质力量的支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32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威力,见证了综合国力的提升。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的话在此刻尤显振聋发聩。
  汶川是不幸的,一场惨烈的浩劫摧毁了曾经美好的家园,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但同时汶川又是幸运的,因为这次灾难发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尽管改革开放无法让我们完全摆脱灾难的浩劫,但却能够带给我们战胜灾难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这是汶川之幸,也是中国之幸!
  
  七
  
  “中国变了!”与前段时间不惜歪曲事实抨击中国政府不同的是,西方媒体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纷纷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竖起了大拇指。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开放透明、务实高效的作风。
  灾害刚刚发生,党和政府就在第一时间作出及时而透明的反应,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就开始全天候“现场直播”有关灾区的新闻……国内外受众几乎都能同步了解到在过去属于“内部消息”、“敏感内容”的灾情和救援情况。
  正是因为公开透明,我们用速度堵住了谣言的传播,让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使社会避免了大范围的人心恐慌;正是因为公开透明,我们及时把救援进展情况告诉外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抗震救灾工作的效率;正是因为公开透明,我们用坦诚扭转了西方一些人的偏见,赢得了世界的好感与尊重。
  当我们将地球称之为“村”的时候,“村民”就已经不再只是单独的个体。从唐山大地震不接受任何外来援助的“关门救灾”,到今天汶川大地震接受各国捐助、欢迎国际救援队伍参与救援的“开放救灾”,中国用了32年时间走过的这段从封锁到透明、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所展示出的是一个大国在应对灾难等危机时,前所未有的从容心态和自信胸怀。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它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着从容自信的心态和胸襟。
  从容和自信因何而生?是因为国家实力的增强,也是因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政治文明的进步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成熟。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巩固了中国抗击灾难的物质基础,更使中国政府和人民学会以更加宽广的胸怀与眼光面对世界,坦诚地融入世界。正如一位海外华人在《芝加哥论坛报》撰文所言:“虽然地震让我悲伤,但让我感到极大安慰的是,中国已不再是1976年的中国。”
  这场规模空前的“开放式救灾”,让一个开放透明、从容自信、以人为本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并用行动告诉世界: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这种心态和胸怀,是有信心的表现,也是有力量的表现!
  
  八
  
  恩格斯有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灾难是一种历练、一种洗礼。一个民族,只有向灾难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抗洪水、抗非典、抗冰雪,我们一次次地站立起来。空前规模的抗震救灾,使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升华。抗震精神。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是不屈不挠、顽强奋战的精神,是守望相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科学理性、开放自信的精神。英雄的抗震精神,必将镌刻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碑上,必将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灾难总会过去,我们所要做的是,将灾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理念长期化、制度化。
  我们所要做的是,在平时的日子里,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超越灾难,四川将再次“雄起”,中华民族将再次“雄起”!
  坚强与中国同在,希望与中国同在!
  
   (转自2008年5月29日《解放军报》)
其他文献
2008年8月,是一代“诗圣”泰戈尔逝世67周年纪念日(1941-2008)。泰戈尔,这位荣获诺贝尔奖文学奖的印度智者,以宣扬大爱、呼唤人类良知而享誉世界。他反对暴力,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然而,日本大举侵略中国之时,爱憎分明的泰戈尔没有沉默,而是选择了正义,对反人类的丑恶行径大加鞭笞。周恩来总理深情地说:“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
期刊
作为海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唐代美学史的专著,吴功正的《唐代美学史》以皇皇七十二万言,对唐代文学、绘画、书法、雕塑、乐舞、园林等不同门类的美学形态作了生动描述,展现出一幅阔大精微、鲜澄明亮的唐代美学全景图。美学著作本身首先应该是审美的,《唐代美学史》落笔神光离合,锦心绣口,读来如在诗画中行,令人神往。作为审美的实体,该书既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也可视为唐代美学的普及性读本。吴功正先生敏而多思,才
期刊
[编者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辽先生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广求资讯,殚精竭虑写了一篇大文章,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颇值得一读。21世纪的中国文学的新趋势和新问题,也是文学圈内外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本刊欢迎并期待有识之士为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登坛入室,各抒己见。    进入21世纪已有八年。抗日战争也只有八年时间,因此,可以对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文学作一次回顾。它有什么新趋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社会步入转型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化,从伦理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转化。”在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城市作为文明和繁华的化身逐渐凸现于人们——尤其是乡村人们的视野中。极大富足的物质享受、炫目的现代生活纷纷呈现出诱人的面目,世世代代安居于农村乐业于土地上
期刊
晚明首都南京的繁华,不过是大厦将倾的回光返照,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就是描写这种繁华的。去年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读到曹红蓓的《在烟花烂漫中坠落》一文,觉得她用这个标题来揭示这幅画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不仅很到位,而且发人深思。的确,事物的败落,尤其是人的精神的败落,往往都是在表面繁华的“热闹”中发生的。目前中国的学术界(我主要指人文和社会科学)不就颇有些“在烟花烂漫中坠落”的样子吗?至少在大学文科各
期刊
古塔多半与佛寺为邻或共生。江南多佛寺,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因此也多各式各样的塔,如南京灵谷寺的灵谷塔,镇江金山寺的慈寿塔等。  “塔”源于印度,名为“塔婆”或“浮图”,专门为存放佛骨而建。大多呈半圆形,译义应为坟或灵庙。这种建筑艺术于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中国。到中国后,经过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将其改造成下宽上窄的宝塔形,成为中国式的塔。中国最古老的塔建于公元250年前后的
期刊
家乡住房的前门都朝南开。乡里人说,向南开的大门,是开向阳光、开向粮仓。家乡住房的后门又都对着日夜流淌的秦淮河。乡里人也说,依水而茅,人畜兴旺。  从山头朝村里看,一幢幢住房像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在阳光和绿色的浸染下,像一块块墨色的翠玉。秦淮河好似一条银色的飘带,串连着这些散落的翠玉。走进村子,村妇们的捶衣声嬉戏声此起彼伏。虽然家家都有了洗衣机,但村妇们还是喜欢聚在一起洗衣,就像村里的老人们爱在村头的
期刊
拼凑生活    女儿翻出拼凑图案的玩具,五颜六色的拼块散落了一地。爷俩左拼右对,一头大汗,始终没有拼出一个完整的图案。望着无处安装的这些散件,有些沮丧。  妻忙完家务,一家三口围在那儿,开始新一轮的拼凑。很快,我们为这些散乱的拼块都找到它的位置,地板上出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其实,现实生活本来就是散乱的,平淡是真。一家人在困难面前同心协力,平淡的日子也会过得幸福美满。无数个平淡的日子,恰如这散
期刊
中国自古就不缺少流氓。有了流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流氓文化,也就会形成一种被流氓信奉的生存方式、生存手段,甚至思维习惯和逻辑。能够上升到一种思维习惯和逻辑,已是流氓文化的至高境界了。对于一般的流氓来说,这样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比如那些街头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心思去追求这种流氓的高级形态。这种高级形态只能存在于那些多少有一些知识、才能——比如能运用汉语写出“漂亮”文章的文化人
期刊
在西域,你总是能听到幽灵的絮语。   当我踏上河西走廊这片广袤的土地时,耳畔总有个声音在问我:“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这个声音时隐时现,微弱而苍老,似乎从混沌未开的远古飘来,从大戈壁荒凉的地心飘来。像一块辨别不清的古老化石,一块埋在流沙里的古陶碎片。   有时候,我经常想,这声音可能就来自古老的鬼魂吧?是西出阳关姗姗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远古幽灵吧?  这片空旷而荒凉的土地,太寂寥,太厚实,太沉重了。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