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的自卑情结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nhai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卑感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长期过度的自卑感是导致自卑主体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但自卑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还易导致自卑感的增加,自卑感的不断积累启示我们寻找克服自卑的解决路径,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自卑成因 积累 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 12-0236-02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最初研究精神分析学,之后侧重研究个体的心理学,他提及普遍的即为万事成因皆出自于对自卑及克服自卑,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1]通过个体的努力有所进步即可一定程度消解自卑情结,但是若努力最终变成无用功,则会放大自卑情结,并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此时个体将会采取措施去应对甚至解决这一现象,即克服自卑。
  一、自卑的成因分析
  “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2]当未成年人个体面对无法应对的问题时会表现出无所适从,会出现诸如委屈、胆怯、忧伤等情绪,这些都可看作自卑的情绪表现,因为自卑会造成个体优越感缺失的心理特征,所以当自卑情绪形成时,必然会有个体为消解自卑情绪而作出的努力。例如阿德勒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粮商家庭,家境相当的富裕,且阿德勒从小很聪明,但是他自小患有驼背,各种先天性的器质方面的缺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心理发展,对比之下,他哥哥的蹦跳歡跃等行为表现便会使他自惭形秽,更加不幸的是他五岁时患上一场几乎致命的疾病。这些先天的原因都会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缺陷性的气质的原因。所以面对这些先天的情况必然还会有后天的一系列补偿,在此之后的一生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状况,都是超越自卑的努力在各方面的反映。人们常谈的过分的自卑有时也以过分的自尊表现出来,其实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反而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个体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业绩、相貌等不出类拔萃,故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怯懦、不自信甚至故步自封,自我麻痹,但是事实上越是封闭的空间越难以克服自卑的心理,因为不与人交往就不能吸取别人的优点与长处,自然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二、自卑感的积累
  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自信心的缺乏,而自信心的缺失恰恰是自卑的最大成因。生活与成长环境的不同势必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特点,自卑感的存在是没有年龄的限制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都可能成为滋生自卑的个体,且造成自卑的原因除去外在的器质型成因外,内部的心理机能占绝大部分影响,它的积累会使一些人自惭形秽,在忧郁的情结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也可能会激发个体的潜能,因受到不满足感的刺激而寻求超越之道。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人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对自卑感的补偿和超越,是自我的实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都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来。”[3]
  自卑感的存在具备普遍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4]我们可以以青春期的学生为例,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群体,自卑情绪甚至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因未踏入社会,思维狭隘,见识略微浅薄,各方面信心十足,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发展必然势态良好,同时又因为刚迈出象牙塔、经济等方面的局限原因导致自卑怯懦,这种状况下的大学生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学习问题,而且还要直接面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内心冲突,从身体与心理、外在与内在等各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因为学生群体是个性较为突出的群体,他们产生自卑感的原因主要有几点,在生理素质方面,他们会因为外在的漂亮与否、体型的优美与否、肤色的好看与否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比如有的女同学常常因为自己长相不够漂亮,或者略微发胖的体型而感到苦恼甚至自卑,特别是那些先天性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自卑情绪更加显著,长时间的积累都会促使自卑感的增加。
  另一原因即为认知偏差,学生个体易于忽视对同一类群体的比较,这恰恰展现了器质缺失导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个体往往对自身冠以高标准与严要求,不承认自身的短板。但是个体由于自身的不足,必然会有见识、阅历等方面的缺失,自然而然会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具体、深刻,那么失败势必会如影随形,个体的不良性格特征也易于导致自卑感增加,有自卑心理的人,自信心存在缺失,极易造成情绪的不稳定,部分个体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通过比较发现自身的优点严重不足,通过自身的努力又克服不了,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自卑感会积累得越来越多。此外家庭因素也会导致自卑感的增加,部分学生会由于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影响,比如食物没有别人丰盛,衣服没有别人华丽而产生自卑;另外有学生因家长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超过自己能力范围而觉得自卑,这些原生家庭带来的生活或者学习方面的影响更易于导致自卑情感的增加。
  三、自卑心理的应对策略
  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第一种可以采用补偿方法来克服这种心理,此种心理其实可以理解为内部气质失衡的状况,故而可采用补偿方法来加以调适,即为了使体内气质达到平衡的状态,不断地调整各方面生理机能,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补偿也有好坏之分,所以我们要注意在运用补偿方法时不可追求不能实现的补偿目标。增强自信是一种最有效的补偿方法,要做到自信首先要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尊自强。其次对有意义的事情要抱有积极的态度,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挫力,要多与人交流,要建立符合自己抱负的远大目标,这些措施都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第二种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克服自卑,即心理学上运用的认知情绪疗法。自卑实质上是一种过低地评价自己而导致的低沉情感体验,此种心理与人的认知有关,因此认知情绪疗法对于改变自卑者过低的自我认知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认知理论认为情绪上的困扰会使人们对事件持有不合理信念,所以我们要改变认知者的不合理信念,其中我们可以培养自卑者的心理状态,诱导其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原因,包括后天自己的努力、能力强、聪明等,诱导个体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
  第三种可采用家庭疗法与行为疗法。在改变自卑者本身时,不能忘了他所处的原生家庭的环境,即要让家庭保持一个紧密的整体的情况下,又容许每个人能各自独立,父母、子女之间关系要保持和谐一致。也可运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中有对个体的强化作用,它能促进人行为的积极性的发挥,故而大多数行为学家认为,对人最好的是只奖不罚,而不是一味地处罚或奖励,只要合理安排,自卑者一般都会慢慢地接近要改变或者克服的目标,虽然赏与罚有时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研究表明奖励的办法会对行为的影响更大。
  第四种即支持疗法。自卑的人因为对社会交往的退缩而产生孤独感,所以身边的人更应帮助他们面对挫折。自卑感并非是种变态的表现,恰恰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表现,例如科学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对自己无知的认识,包括对未来认知的意识,且每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努力保持优越感的目标等。各种病人身上都可以折射出受控制的影像,正如在口吃者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做事犹疑不决的态度,他所存在的整体感官迫使他同社会中的其他人进行交往,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对自身缺陷的鄙视与不自信。我们处于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做好战斗的重要因素,生活中的个体都会有相应的自卑感存在于体内,这是人类追求自我发展的表现,不断地改变,那么自卑情结也将会被不断地改善。
  参考文献:
  [1](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0:60.
  [2](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47.
  [3]刘雄平.自卑与超越——沈从文创作心理浅探[J].湖南大学学报,2001(12):82-83.
  [4](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李心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46.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摘要:将察哈尔部落的历史由来以及服装服饰的主要特点为教学案例运用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拓宽本科院校学生的设计思路,在民族文化传承设计方面做到追本溯源,有据可依。  关键词:历史由来 旅游名片 服装特点 配饰地位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072-02  一、探究如何将民族元素以及设计理念贯穿在艺术设计课程中  在贯彻实施自治区“中华优
摘要:在关注农村问题时,有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即对彩礼的研究。近年来对彩礼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此前的研究与调查大多集中在彩礼的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本研究深入彩礼问题突出的陇东地区,对农村地区的彩礼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彩礼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本次调查立足老百姓生活的切身问题,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入手,同时从与彩礼有关的新婚家庭,新郎父母与新娘父母三个家庭方向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总的来说随着彩礼的升高,家
摘要:近些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保持在高位数上,大学生就业,特别是高职校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一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角度出发,观察高职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创业项目“玖 Daily Sun 手工珠宝定制坊”为例,探索总结自主创业的指导策略,以促进高职生自主创业走向更高的台阶。  关键词:
摘要:句末语气表达范畴作为在日语中比较难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わけだ」和「はずだ」两个语法被频繁使用,从意义以及用法两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わけだ」和「はずだ」翻译成汉语的话都可以译为“应该”。所以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而言,对「わけだ」和「はずだ」之间的区分难以明确。在对「わけだ」和「はずだ」的分类中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极容易引起混淆。本论文主要使用问卷调查和语料库调查的研
摘要:青岛黄海学院开启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同创办企业课堂,通过企业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实习就业结合等途径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锻炼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 “企业课堂”为例,探讨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摘要:当前特大城市老旧小区的治理问题是当今政府治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为了摆脱老旧小区的治理困境,研究出适合老旧小区的治理模式,从影响老旧小区治理最关键的因素——产权结构入手,认为产权与治权复合统一才是老旧小区有效治理的最终出路,通过对新型商品房和老旧小区就产权结构和治权职能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探寻适合老旧小区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老旧小区 产权结构 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政政治素质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保障。从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民族文化认同感、思政教育满意度、网络运用状况六个方面进行了调研,认为地方高校应占领思政课的主阵地,加强分类引导,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相结合,在专业和社会实践中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修养是大学的必修课,华南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有着自己的特色,教师在课上以“电车难题”对法的起源的探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对道德、伦理的衡量标准的思考。人们思想的判断准则,是功利还是道义?当教师将我们置于具体情境中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衡量的标准出现了变化。  关键词:电车难题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
摘要:以衡水学院为例,探索了分级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改创新模式和路径。就如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分级教学教师团队、构建模块化个性化课程体系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分级教学 大学英语 应用型人才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20-0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指南》颁布实施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
摘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迫切需要党和人民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究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进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