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集中分析解读了高中教材中的爱情诗,通过细读鉴赏,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发展健康的个性,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材 主题 爱情 诗歌
  
  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中外文学的永恒话题,现行的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和语文读本,一共收录了20余首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诗词。这些中外诗词,几乎涉及了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有情人多情而美丽的内心世界,由此织成了一幅幅最动人的画卷。如果语文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学生鉴赏这些诗词,那么这将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发展健康的个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8年秋季学期,笔者与学生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来集中学习第三册语文教材中的爱情诗,把它们当作一个专题来研究。我们查找资料,认真诵读,细细品味,热烈讨论,深刻地体味这些爱情诗优美芬芳的人文情怀,获得了巨大的美学享受和人生启迪。
  
  一、爱情是甜蜜的,又是痛苦的
  
  爱情是人生幸福的顶峰,热恋中的情人,长相厮守的夫妇,他们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语都是富有诗意的。
  裴多菲,这位高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匈牙利诗人,在给心上人的《我愿意是急流》一诗中,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巧妙地用五组富于诗情画意的意象构成一幅幅甜美爱情的解说图。
  出自《诗经》的《静女》,充满了爱情的浪漫和幸福。这首短诗所展示的形象生动逼真,情调欢快活泼:一个淘气的姑娘约好一个小伙子在城楼等她,却故意先隐蔽起来,逗着他玩,在他“搔首踟蹰”急得团团转时,才突然闪出来,给他一个惊喜,还给他两件礼物——一支红色的管乐器和一根茅草芽——当作定情物。
  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也把爱情带来的欢乐描写得淋漓尽致。词人先回忆两人当年初识,她“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轻歌曼舞,使他心醉;再写别后梦中的欢聚;最后描述重见时的皆大欢喜。
  爱情的甜蜜,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也许极少人注意到,抒写爱情之痛的诗词,比描写爱情之乐的要多得多,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更加丰富多彩。也许心之愈痛,愈显得爱之深刻爱之可贵。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恋人、夫妻之离别,又属最难堪者。妇女的闺怨离愁是爱情诗中写得最多的。在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中,秦娥与爱人是春天分离的,但清秋节登高游览的日子到了,他仍然杳无音信,怎么不叫秦娥牵肠挂肚;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妇人,鬓发缭乱,娥眉懒画,只因悦己者不在,独守空房,还不如罗褥上绣的双双金鹧鸪;苏轼和张质夫的《水龙吟》是写杨花,也是写思妇,游子在外,不知归期,妇人在家,泪流满面。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多情的男子,也一样会为想念心爱的人而以泪洗面,甚至悲痛欲绝。在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词人因仕途失意,心情抑郁,加上又要与心上人离别,自然悲不自胜。酒喝不下,泪流不断,话说不出,真是情深意苦,缠绵凄恻。
  苏轼在夫人王弗不幸病逝之后,悲痛欲绝,以至于在十年后的梦中见到她时仍然“惟有泪千行”。梦醒后,他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以寄哀思:尽管时过境迁,阴阳相隔,但他“不思量,自难忘”,年年都会因此而断肠。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诗词中,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是水乳交融的。
  在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中,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更撩动了女子的愁绪:那成双成对的鸳鸯,像是在讽刺她。她手揉花蕊,独倚阑干,无心梳妆,只因为“终日望君君不至”。相思最苦,但当猛一抬头看见喜鹊翻飞时,她不禁喜出望外:灵鹊报喜了,他快要回来了。再看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在凄清的秋日,借泛舟浇愁而愁更愁。闲愁“无计可消除”,令她痛苦难过,这“闲愁”是如此的缠绵、深沉,简直是拂不去斩不断的一缕情丝。然而,作者又想,这同一种相思,却有两处闲愁,我思念着他,他也在惦记着我,天高地长割不断我们的情丝。
  
  二、爱情是脆弱的,又是坚韧的
  
  爱情,需要男女双方的呵护,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否则爱情之花就有可能早早凋谢。古今中外,美好的爱情不少是以悲剧为结局的。
  《氓》的女主角,相恋之初,她以纯洁诚挚之心追求爱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结婚之后,她任劳任怨,却无辜被弃。那个虚伪自私的男子,在骗取了她的钱财和爱情之后,就无情地抛弃了她。更可悲的是,女主角在自己兄弟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她只能“躬自悼矣”,哀叹自己从如花似玉的少女成为夙夜劳累的主妇和悲惨无告的弃妇。
  那《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牛郎织女,为王母娘娘所设的盈盈一水所隔,可望而不可及。那《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夫妇,他们忠于爱情,却被活活拆散;最后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爱情,有时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但爱的种子却往往在有情人的心底坚韧地扎下根,一直到永远。牛郎织女,迢迢银汉隔不断他们的相思之情。只要两情久长,即使一年只能在“金风玉露”之时相会一次,“便胜却人间无数”了。焦仲卿夫妇,一个如同“磐石无转移”,一个就像“蒲苇纫如丝”,他们就是死了也要变成“仰头相对鸣”的鸳鸯,长相厮守。
  ★作者简介:李桂华,广西钦州市小董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下的高中学生阅读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及未来的发展。笔者以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粗读 细读 悟读    当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的客观因素之外,阅读教学本身的有效性备受质疑。阅读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什么样
【摘 要】“诗教”传统古已有之。我们可以利用古典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优势,使它服务于中学生品德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操、独立人格、积极进取精神、悯世仁爱之心、健康的爱情观等等。  【关键词】“诗教”传统 古典诗歌 德育功效    “诗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古已有之。最早提出“诗教”的是孔子。很多大学者也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如理学家朱熹认为诗歌可以陶冶“性灵”,使人“师善”(
【摘要】巧妙设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的原则和方法: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且难易适度;问题要有启发性;问题要有梯度和整合性。  【关键词】问题 指向性 启发性 整合性    最高效的课堂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设疑是关键。设疑巧妙、得体,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其
【摘 要】学生是培养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只要让语文教学着眼于“人”——学生,就能使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就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 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很无奈,因为语文学科已经被学生遗忘在寂寞的角落里了。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学习有很强的功利性,在他们看来语文这门学科学与不学在成绩上不会拉很大
【摘 要】记叙文波澜起伏的情节设计方法很多,误会法是其中一种。误会事件的选择、误会缘由的交代、误会心理的描写等是误会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记叙文 情节设计 误会法    所谓误会,即事件或人物行为等容易引起人们误解。这种方法该怎样设计?  一、看下面的文章  枪  [台湾]林双不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也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
【摘 要】汪曾祺的《老舍先生》通过几桩事情展现了老舍留在他心中的印象。初读文章会觉得此文十分浅易,并且亦如汪曾祺其他作品,少有感情的大起大落,但其实他的散文“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文中有许多潜藏的话语,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  【关键词】《老舍先生》 绚烂 平淡    汪曾祺散文文字雅洁,少雕饰,委婉恬淡,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他的记人散文涉及人物有父母亲、恩师沈从文,以及邻里、师长、朋友。《老舍先
【摘 要】高考作文中,学生认为最难的是积累的素材太小,不能充分地体现文章的主题。其实,在选材方面,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范例,不少作品都是以小见大的经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作文选材 课本 以小见大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等等名言学生如数家珍,但并不明白语言除了具有哲理性之外,在作文写作中同样适用。  高明的作者常常由一物
【摘 要】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创作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下水片段,渐进性地加以指导,采用课内片段与课外完篇有机结合的训练方式,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学会梳理整合课本知识并运用课本素材,化知识为能力,做到读写结合,最终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关键词】片段 下水 读写 论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摘 要】本文以一位同行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详细分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步步深入,层次清晰;巧妙设问,激励提问,注重创造性阅读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 思维分析    最近,听了我校语文组吴老师上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感慨颇多。吴老师标准的普通话,适当的语速,沉着的启发,充沛的感情,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让我反
【摘 要】对比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段。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巧妙地运用对比,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形象。  【关键词】对比 突出 人物形象  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贯穿全文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加凸显了蔺相如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首先,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样一个情形: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