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基础之我见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t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现代篮球技术,人们经常会惊叹不已,这不仅是教练员,而且是运动员们日以继夜努力的结果。对于日新月异的篮球技术,进行与此相适应的练习,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对于球队和个人来说,良好的技术和过硬的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基础。一提起青少年篮球训练,我们自然会说要重视基本功,要为将来打好基础。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与积累提出以下拙见。
  
  一、基本功与基础
  
  如果你去了篮球比赛现场,你一定会听到这样的话:“他没有掌握基本功”,“由于没有掌握基本功,所以那个球失误了。”那么,篮球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个人技术,还有人把它作为投篮、运球、传球来叙述,可见,意见各异。但一般都认为是“基本的”或“基础的”。笔者以为,在篮球运动中,对于运动员在要求技术和素质的同时,应该考虑一些精神上的内容。
  
  二、精神方面的基础
  
  当一个运动员的场上表现,被说成是欠缺基本功的时候,人们都不会注意到其他的情况,例如,基本功中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是占有大部分因素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传球、接球错误、带球走等等情况,甚至有时完全是由于精神的原因所导致的。
  如果把投篮就应该起跳这一问题作为基本功的一个内容考虑,把即使投篮也不起跳的队员看作是缺乏基本功的话,那么,这里面的精神因素就可以分为懂得投篮就应该起跳而不起跳和由于不懂得这一知识而不起跳两种情况。后者能否做出反应,取决于运动员是否掌握这一知识;但前者,则是由于虽已掌握这一知识却不行动。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尚未具备对于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射性反应的基础,可以把它称为缺乏精神基础。例如,“掩护”由于也是运动员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动,与进行掩护有关的手、脚的角度动作方法等因素无关,而是与“是否有意识进行掩护”相关联。概括起来说,以投篮就应该起跳的意识来行动,或者靠无意识来行动,两者都是可以的。所以,把为了获得篮板球就要起跳,并包括正确的采取为进行掩护所做的姿势,叫做“精神基础”。
  
  三、身体方面的基础
  
  依靠有意识进行的技术动作,一方面会成为好动作,一方面也可能会成为不好的动作,通常会反映出运动员的技术优劣。那么,一个技术动作的好与坏,都取决于哪些要素呢?通过总结,笔者把身体基础分为视野、站立姿势、速度、动作等方面。如果没有动作机能上的连续性,就不会产生好的动作。
  1.视野
  运动员的视野对于篮球运动非常重要,对于其它运动也是如此。参照技术图解,按照其练习就会有进步吗?这里可以举出“视野”这一要素作为最大的理由来说明。由于在任何一种技术的说明中,关于向那儿看、看什么的说明甚少。因此,无论怎样进行身体机能上的练习,也不管动作看上去怎样得漂亮,如果眼睛注视的地方不对,其技术就不会成功。同时,在直接指导篮球技术和进行练习时,教练员常常把向哪里看这一基本的视野问题忽略了。正如拳击比赛那样,如果目光只是一瞬间离开对手,那么,其后果可想而知,篮球运动中同样如此。
  2.站立姿势
  所谓良好的站立姿势,就是在做某一动作时所必须的好的预备姿势。由于良好的姿势而产生的技术动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运用,进而给比赛的胜负带来良好的影响。假定某一队员能够出现的“a=50%,b=30%,c=20%”这样的比例所获得的技术动作,那么,这一队员就应该对a50%概率的技术进行预测并对此采取最容易对付的姿势。事实上,事先有准备的技术和事先准备好的技术是第一步。在比赛中,任何时候都要对可能性最大的技术集中注意力。勿用置疑,这对于比赛是非常有利的。
  3.速度
  所谓速度,是指速度的变化和绝对速度。为了发挥技术,一般是速度越快越好。为此,能够以运动员拥有最高速度进行比赛是最理想的。与此同时,在比赛中,由于速度过快而出现的技术失误也不在少数。为了避免失误,控制速度的能力至关重要。为了完成动作,运动员要以完成该动作所必须的速度来做,将自己所具备的动作速度,提高到比赛所要求的速度水平,并训练自己以更快的速度来完成。此外,另一个问题就是速度的变化,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突然发生速度变化,为此突然的启动和急停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4.动作
  人体的肌肉活动是由神经系统支配,并通过反射而准确地得以调节。动作是否协调,不仅取决于动作本身,还取决于良好的循环技能、有力的肌肉和柔韧性。在篮球运动中,有一些错误认识,即认为投篮所需的肌肉力量在于下肢,而上肢的肌肉主要用于投篮时精确的调节。此错误观念应于纠正。事实上,无论怎样锻炼肌肉也不为过。在训练中,要特别重视体力练习,并在比赛期间也绝不间断。忽视这一练习的运动队,必是正在走向衰退之途。
  总之,在训练与比赛中,身体基础与精神基础必需相结合,并运用到技术基础之中去。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技术。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在宽综合波型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最重要的 是确定是否有室性心动过速(VT),因为此型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差。由于诊断VT的标准非常复杂,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得到准确满意的答案。
【正】21世纪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面临巨大冲击。职业院校作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场所之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QT间期离散度(QTcd)指心电图(ECG)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与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有关。QTcd与各种心脏疾病的关系时有报道。本文测量4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
今年 43岁的徐敏利在荻港村拥有一片自己的鱼塘。靠着卖鲜鱼,徐敏利今年就能收入近 100万元,可这并不是她收入的大头。池塘边上一块占地 300亩的地方,曾经是块荒地,现在成了徐敏利的最大赚钱平台 ——一家投资4000多万元的渔庄。渔庄每天游客的接待量为 1500人,平均每天每人在餐饮、住宿、土特产上的消费在 200元左右,一年就带来 2000万元的财富。    荻港村位于浙江湖州和菱湖之间的古运河
混沌控制及其应用前景ChaosControlandItsProspectsforApplication¥//方锦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2413)从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混沌现象以来,迄今整整30年了。他首先发现了所谓“混沌...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ityNetwork¥//谢蜀生(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教授北京100083)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即稳态(Homeostosis),是生命体存在的基础。稳态是机体通过对体内外各种刺激的...
为评价Q-T离散度对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观察心尖肥厚性心肌病(n=10)和高血压伴左室肥大患者(n=20)并与健康成人(n=25)对比,结果显示:心尖肥厚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
豆科和非豆科植物的结瘤和固氮作用OnNodulationandNitrogen.FixationofLeguminousandNon—leguminousPlants¥//单雪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44)荆玉祥(中国科学院植物...
1 心电资料 患男,58岁。反复发作心悸8年。体表心电图(ECG)有时正常,有时呈阵发性房颤,其他辅助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1992年12月11日,因工作紧张,心悸加重,ECG示:各导联P波
自90年前(Einthoven 1903)心电图开始应用于临床,当时只有3个标准导联,30年代Wilson倡用“单极”心前及肢体导联后,记录手段的改进其诊断价值已得到最广泛的认可。心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