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再认:基于具象地理空间的身体提喻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yu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版图不再先于地图,也不会比后者更加长久。相反,是地图先于版图——这就是拟象的进程——是地图产生了版:图。”①在这个“合成图像”如此泛滥的时代,此种颠倒关系显得尤为直观,人们似乎不再对真实地理空间的“版图有所期待。虚拟的电子地图成为更加切合人类感知的范式,这种“速度的暴政逐渐剥夺了人类直观感受的能力,并以强大的吞噬性正在重塑人们的感官系统。然而,即使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电子地图也并非现实世界的真实映照,因为在真实的地理空间中,视域并非如地图那般平面而固定,“版图”的再认亟待进行。
  近年来,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基于对一系列具象“地理空间”的实地考察,如“四川齿轮厂”“德国波恩流浪者中心”“乐山大佛”“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等,发起了关注地域性文化差异的现场艺术项目。项目聚焦于多种艺术形式和现场行为在真实地理空间的情境式扩展,以及让此种扩展在真实的“版图”上展现出来的方式,以新的方法:论建构蕴含多元社会一文化价值的,具有“空间一地理意识”的项目实践机制。从社会场域到历史遗迹,再到文化场所,此种身体提喻式的原发性实践引发了对社会与文化关系的思考,勾勒了现实主体对人类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感知路径。
  马歇尔·莎琳曾言:“不存在无暇的感知。”②对于在特定剧本中进行主动识别和搜寻的现实性主体来说,“纯真之眼”就如同形式主义的自我指涉一般,被更为复杂的系统分析所取代,“艺术地理学”式的研究范式被运用于“物一形式”的感知激活中,这是“地理空间”所带来的“知觉扩张”。在“四川齿轮厂”的项目实践中,参与者们勾勒了两种主导路径:搜寻物件所呈现的形象化逻辑和身体姿态的荒野式表达,两种实践机制分别基于搜寻和置入的方式重构着“遗留物一空间”的视觉性情境。
  覃庆未的《墓地》以极具日常情感的鞋和衣物来回应被时代遗忘的现实问题,日常物的属性对抗着记忆的遗忘属性。郭俣的《熵状态》以旧物的双重显,现方式——实物与影像,激发了对真实与虚假边界问题的反思,话语的杂糅状态戏剧性地表征了不同主体的身份。在形象化的演绎逻辑中,处于历史维度中的搜寻者在“物一形式”的感知模式下激发了各自的注意力偏好,物件以陈旧、厚重又具有痛感的方式表征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经验。由此可见,基于真实社会空间的关照能让艺术形式的诸种要素获得一种广度,而非指向视觉形式的整一化表达。
  除了“物一形式”的感知带来的“知觉扩张”,”四川齿轮厂”项目尝试通过“介入事件”重新激活真实空间的原境性要素,实现主体对经验的再认。按照萨默斯的观点,人的视觉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空间是无内外、昼夜区分的,经纬线上一系列的点是排除了社会文化因素的抽象描绘,而以具象社会空间为依托的地理区域区别于理性的、人为的空间,这便是作为社会废墟的齿轮厂所带来的另一种感知方式:在“置入”式的肉身體验中,图像让行动可见,行动让感官在场。
  《探渊》是陈嘉和杨靠对于历史记忆的一次情感表达,是基于历史与现实弥合之处裂痕显现的物理性回应。“探”的行为显示出身体在场的救赎式自觉,同时也彰显着艺术家对肉身消耗的无奈。“沉重的肉身”反映了身体与泥潭之间的交错关系,这既体现为自我消耗,又隐射身份的追寻。与身体的焦灼形成对比的是另一种诗性的表达。魏震将肢体的诗性特征带入残破的废墟,以动态的“肢体雕塑”回应沉睡的历史现场,需要思考的是,这种灵动与死寂的对比如何释放出动人的悲剧性力量?看似悲观的表象实则彰显着艺术家极力构建另一个诗学空间的愿望。
  在四川大学美术馆与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合作的破隔性项目“视场边缘”中,身体提喻式的感知获得了独特的显现方式:参与者以对文化空间的“僭越式”反思为前提实施了另一种“版图”的再认。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分配的”文化空间隐含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视觉建制,作为客体的自然标本被封闭、收容在固定的“橱窗”中,形成了空间政治的完美布局。基于此种感知系统的危机,“视场边缘”项目以“倾听”的方式挑战了人类视觉系统中被注意力压抑的集中性视场,尝试在真正可动的视野中生成“新的观看”,为认识论和感受域之间的嫁接提供了参照性文本。
  此次展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空间的生成方式、观众的接受模式,以及学科的融合视野。作品在科学、自然与艺术的交合地带开发着流动的感知域:徐钰林用真实的体验重现具有回返性的目光;卜实在想象的自由维度下,挖掘着科学视角中感性的呈现方式;严俊雄通过改变“器具”的功能,探索着小说文本物化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乐山凤洲坝”项目基于对历史古迹的探寻勾勒了两种视域下的行动迹象——一种对话式的、超主体的移位状态。当肉身的尺度、姿势、朝向,以及控制力显现于现存的文化遗迹时,现今视域和初始视域的融合得以产生。此时,参与者并非单纯的“在场”,而是复杂的自我从经验中移位后达到全新视域的过程,这种移动的状态开启了身体的能动变形,实现了历史与现实、记忆与想象交杂的具象表达。
  四川大学美术馆的系列项目聚焦于异质的社会文化空间,以身体提喻的方式介入“地理空间”中的真实版图,实施一系列的原发性实践,不仅重新认识了经验性空间、场域以及事件,让隐性的社会文化因素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且使“感知”逐渐逃离经验的禁锢,实现了身体对空间的僭越式反思。
  在感官不断被景观建制所裹挟的今天,要夺回感知的主体性地位,便要使被动性的接受模式转换为批判性的“再认”。此种“再认”建立在有意识的感官逃逸之,上,四川大学美术馆的系列项目为“自我感官”的重新定位绘制了新的版图。
其他文献
多普达C750 RMB 3480    如果“时尚”已沦为一种俗套的说辞,那么也许只有暗藏的光芒才能体现自身价值与内涵。当智能电话以黑钻般绚目的外观来诠释活跃在简洁与随意间那激昂的灵魂,承载着Windows Mobile 6 Standard平台未来希望的多普达(dopod)C750应该有它独到的理解。这种理解能否顺应大众对智能电话的要求呢……  最新的Windows Mobile 6.0 Sta
期刊
拍好月景,准确的曝光十分重要.
期刊
2007年联想在手机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营销,其在国内市场上都表现出十足的"大哥"的风范.
期刊
80后一族选手机讲究的就是一个"玩乐",联想"乐"系列多媒体手机i909恰恰为此而生!
期刊
尽管农历新年还需稍待时日,不过2007年确实已经真正从指缝间溜走了,或许你已经收到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同学,朋友,亲人的新年祝福了,现在也回赠一个或者提前祝愿一下吧.
期刊
Shen Shaomin      一条鱼   我盯着盘子里的一条鱼看   看着   看着   就看成了活鱼   我再盯着盘子里的活鱼看   看着   看着   就成了大海   我再盯着大海看   看着   看着   就看成了一望无际的盐滩   ——沈少民   这是艺术家沈少民所作的一首诗,他进而把这首诗转化成了“中国鲤鱼”展览现场。2019年1月12日,他的个展“沈少民项目——中国鲤鱼”在深圳华
期刊
Bruno Walpoth  “这是一位劳作者,是位匠人,他拥有工匠的全部荣耀。”加斯东.巴什拉曾在描述雕塑家的手与物质材料之间斗争时写道。多年之后,我们发现这段话用在布鲁诺·瓦尔波特身上也很合适。  但在这个去技术化,而突出观念艺术的时代,这样来形容布鲁诺·瓦尔波特,尤其是去强调他的匠人身份,难道不是一种贬低吗?不,事实远非如此。在技术复制的时代,艺术家的手工创作越发成为一种珍贵的幸存之物,是被
期刊
Pang Maokun  庞茂琨先生的几个系列作品汇集在一起,汇成了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展览,展现出他多年来持续不懈、沉潜专致的艺术精神。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在教学和管理艺术学府的繁忙中画出那么多风格精微的作品,从中蕴含的首先是他沉浸于绘画劳作.的深度。但是,他的系列作品汇集起来的更是一个魔幻的世界,在那里,古今交错,实景与虚构交融,历史与当下交织,构成一种巨大的超现实图景。   经典是一种镜像,观看古
期刊
Miao Xiaochun      “01变量循环”个展选择的作品,全部是借助数字技术辅助完成的,作品跨度十二年,从2006年到2018年。自己主观上感觉从《虚拟最后审判》到《陀螺舞》,似乎有二十年之久,但实际上只有十二年。也许通过数字技术,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被加速和被赋能了。   想想自己在这三件事情上获得帮助最多:一是用软件制作静态和动态的影像;二是借助矢量线和刻字机,我能用一种与别人不一样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从个案入手,探讨了作为文化地域概念的“东南亚”的形成,以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投射与呈现。文章不仅揭示了东南亚当代艺术家身上地域因素与当代特质的杂糅,以及这种“后殖民特质”在东南亚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中的表现,也具体而微观地对如何更好地呈现、关注东南亚艺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艺术中“第三方力量”的非营利空间所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东南亚地域认同非营利空间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