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的意义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的意义。主要有:是强化装备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是检验装备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提高;装备;经费;效益
  
  装备经费使用效益是装备经费消耗与所取得的装备建设成果之间的对比,是装备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在装备经费供给不足的条件下,牢固树立效益观念,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消耗,逐步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对有效缓解装备经费供需矛盾,提高装备经费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强化装备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现阶段,装备经费存在供不应求的矛盾,装备经费使用的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在装备建设目标既定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对装备经费的占用和耗费,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就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尽可能多地节约财力资源。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服从于国家建设。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物质基础,军事力量是经济力量的转化,两者之间是源与流、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离开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财政收入是有限的,装备经费支出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支出情况。财政支出中装备经费拨款多,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资金就会相应减少。为突出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任务的重要性,装备建设应注重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有限装备经费的效用,以集中更多的财力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从而达到装备建设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装备经费总规模一定的前提下,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就能取得更大的装备建设、作战成果。使有限的装备经费更有效地满足装备建设的需求。装备经费总规模一定的装备经费分配,必须以维持和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根本依据,按照装备建设的轻重缓急项目,科学合理地确定装备经费分配比例和分配结构,使有限的资源供给,实现充分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保障力。
  
  二、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装备经费规模也随之愈来愈大,装备建设对经济的依赖关系愈来愈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都已转移到军队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方面。随着军队需求种类的增多,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维修的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不断加快,使得现代武器装备的造价成几何级数剧增。如何以尽量小的耗量获得最大的军事成果,关系着未来战争中双方力量的消长和结果,也是关系着现代化建设和部队战斗力提高的大问题。
  当前,就我军而言,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是加快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而武器装备的改善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一般地讲,增加转化经济量,可以增强战斗力。因此,通过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就可以提高战斗力。减少无效耗费,也就等于相对地扩大了装备建设的财力投入量,从而起到促进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效果。
  
  三、是适应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
  
  现代战争的耗费愈来愈大。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直接战争耗费只有几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总耗费达40000亿美元以上。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平均每天耗费6亿美元。1991年的海湾战争总耗资650亿美元,战争中美国部署在海湾的武器装备总价值约为1020亿美元,为维持这支部队的正常生活,每天需支付4-5亿美元,而战争每打一天美国就要多耗资10亿美元。伊拉克和科威特则动员了整个国民经济。现代战争耗费惊人,战争强度、破坏力空前。战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的比较。现代战争的这种“经济战”的属性,要求我们:一方面军队装备建设要服务并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以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应付现代战争。另一方面保障战争的资源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努力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才能有效地保障现代战争的巨大需求。
  
  四、是检验装备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标志
  
  在装备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矛盾。一个是装备经费供与求的矛盾,另一个是钱少与浪费的矛盾。由于钱少与浪费矛盾的存在,加剧了装备经费供求矛盾的尖锐化。钱少与浪费矛盾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识上没有经济效益观念,在财务管理上措施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认为军队是一个消费集团,实行供给制,供多少用多少不必算经济账;还有的认为,战争高于一切,装备建设发展都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不该算经济账。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使得在装备建设过程中存在忽视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的现象,导致一些部队或部门经费管理水平落后,装备财务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效益观念。诚然,就总体而言,军队是一个消耗集团,而且军队消费有其特殊性,但这只能说明军队消费效益有其特殊的要求和计算方法,丝毫不能说明在装备建设中可以忽视效益问题。事实上,装备财务管理活动是否有效,关键是看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如何,管理活动有效,则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就高;反过来讲,只要装备经费使用效益高,就可以说明财务管理活动有效,大量的实践活动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讲,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就是检验装备财务管理效果的尺度或标志。
其他文献
纵观我国烹饪技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重模仿轻发挥、重传统轻创新、重口味轻营养、强调循规蹈矩忽视开拓进取、强调经验忽视规律是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弊端,束缚了学员的创新能力,影响了烹饪技艺的发展。笔者就如何在烹饪实验课的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技能教学的比重    目前我国烹饪专业技能教学的比重普遍偏低,只占总课时量的45%~60%,有的甚至不到45%,而国外烹饪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对我国刑事程序中的检警关系进行检讨并加以改造是优化刑事司法职权配置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现行检警关系的检讨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现行刑事程序中检警关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检警"分工负责"。公安机关负责绝大多数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本文从词汇积累的三个层次贯通课内外的阅读,探索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语言积累;理解;运用;阅读。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新课程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析,要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课程目标给每个语言教师提出了
期刊
绘画艺术无外乎形体和色彩,两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有机的统一于绘画艺术之中。在这里仅就色彩问题,结合十几年来的绘画与教学实践谈一下我个人粗浅的认识。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也是美术学科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色彩写生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的强有力的手段,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引导学生对写生色彩客观规律的认识,推动学生色彩写实能力、创造能力的开发,掌握色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媒体的作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教学媒体的运用。本文作者认为,不同的教学媒体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媒体;语言材料;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媒体的运用。    一、引言    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一种多感官的体验过程,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感官渠道传输语言信息,因此在高中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语言形
期刊
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主要介于翻译和写作之间的一种测试形式,它是一种指导性的或控制性的写作形式,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认识能力和遣词造句、组句成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目前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学生写作水平不高,而且有些学生惧怕写作,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学生的习作头痛"的现象,在写作中主要存在无话可说,语法错误百出等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學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实验推行,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同系列的改革,有待于深入的探索,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政治教学,本文就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及在教学中重点问题的设计、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氛围的营造、摆正教师的置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实践;启示。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和探索,发现问
期刊
一、数学实验是一种数学活动,这一关于数学实验。  点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比较明确,实验就是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某种组合的仪器进行测试,这里的操作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仪器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组合操作,二是对组合的仪器进行测试。由此可知,数学实验也要这两步组合而成,不过数学实验没有明确的实验仪器及专用的实验室,而理化生实验有明确的实验要求和专门的实验室,由此也有专门的实验员。有实验员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所占比例较大,但学生往往对此不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是学好古诗文的一条捷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文中浅析了几条比较可行见效的方法:利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板书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教师的教态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兴趣;激发;捷径。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浓缩的
期刊
所谓“中国学”简单的来讲就是中国以外的各国学界对中国各个领域进行的学术研究总称,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研究的主体是外国学术界,多为西方国家的学者。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其企图支配世界的野心膨胀,导致了美国学界加大了对中国的研究,中国学在美国蓬勃发展。但长期以来美国的中国学界充斥着狭隘的种族主义偏见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美国人是他们(中国)的救世主”成为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