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复旦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说新语》辑录笔记轶事,以名士为主,千古流传。
  《复旦版世说新语》与此同例,网罗老先生之趣闻以飨读者。
  我们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能穿透一百一十年的时光,让人沉毅果敢奋勇前行;
  这种历久弥新的力量,来自一代代复旦学人,自然也来自下面这些老先生。
  会饮
  释名:借西人柏拉图之语词,述老先生饮酒之趣事
  朱明权为学生酿“儿女红”
  朱明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复旦的“儿女红”,产自美研中心406朱明权老师的办公室。
  一旦招到新的研究生,朱老就会利用出差的机会为他们每人准备一瓶葡萄酒,贴上标签,上书学生名字、学习周期和学位情况,一个挨着一个,摆在四层木质书架的顶端。“等到他们博士、硕士毕业举行庆祝会时再打开来喝!”
  学生陶韡烁记得一入师门,朱老就来了个下马威:“你的酒就在这里了啊,你自己看着办。”就连平日里常规的学术研讨会,“这瓶酒给你准备好了”之语亦屡被提起,一来一去成了师生间的郑重约定。
  毕业季是“儿女红”的大日子,朱氏师门内外十多人相聚庆祝。学生潘亚玲回忆,毕业这天朱老叮嘱她把酒带上,席间还让她亲手打开瓶塞,给所有人一一斟酒。平时不喝酒的她尝了几口,脑海里浮现的满是跟着朱老念书时的回忆。聚会结束后,空瓶又被朱老带回置于书架上。
  年复一年,这些酒瓶形成了今日六排三列的“儿女红生产线”。
  这一“习俗”自有其来历。起初,朱老听闻一英国教授在学生毕业答辩时开酒庆贺,想到中国浙江一带亦有“儿女红”习俗,遂生灵感,决定引进。每每有人讶异于这藏身办公室的酒瓶展,朱老总要羞涩地解释,既而一一点出学生名字,语气转为自豪。
  三酒徒往事
  章培恒、朱维铮、潘富恩号称“文史哲三酒徒”。
  章培恒(1934~2011),著名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家,复旦大学杰出教授
  朱维铮(1936~2012),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潘富恩,生于1933年,著名中国哲学史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1994年下半年,章培恒分得校第十二宿舍(博导楼)一套房,老友朱维铮、潘富恩前往新居道贺。三人从6点左右开始喝酒,你来我往,直至酒柜中名酒洋酒尽数喝光才罢手。
  凌晨两点左右,潘富恩往家走。鉴于以往自行车被偷过,潘老趁着酒兴,欲将放在过道里的自行车扛上五楼,怎奈酒力发作,腿软乏力,扛到二楼楼梯口时就倒了下来,睡将过去。恰有一邻居夜班归来,目睹此景,便上五楼敲门唤来其夫人。
  夫人推推其身,欲将其叫醒。潘老迷迷糊糊应道:“老太婆,今天被子怎么这么沉,拉也拉不动。”
  原来自行车压在他身上了。
  再说朱维铮先生,那天喝高了,先倒下了,章先生将他扶到自己儿子的新房床上躺下。为防止他半夜呕吐或者摔下,章先生披着大衣,侧坐他身旁看护。
  下半夜,朱老醒来,发现坐在身旁的章先生,便说:“老章,你怎么还不回去啊!” 这时,章先生不慌不忙站起身来,径直走到书柜旁,取出若干本书,仔细翻阅了一下,慢慢答道:“老朱啊,据我考证,这些都是我的藏书,所以这是我的家!”
  后人问及此事,朱老脸微红,哈哈大笑,说是那天酒类混杂,好酒劣酒皆有,否则他不会醉倒。
  巧艺
  释名:取《世说》之篇名,述琴乐之故事
  钟家栋高唱国际歌
  钟家栋(1953~2001),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于社科基础部,党史研究学者
  钟家栋早年插队落户云南,后求学于复旦历史学系并留校任教。钟家栋上课有两绝:头发锃亮,中气饱满,此其一;必弃标准教材,自己据史分析,甚至考证外滩黄埔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来历,此其二。
  靠着这两绝,钟先生愣是把思政课这一烫手山芋变成了香饽饽。
  2001年暑假,青浦某培训基地举行校党委扩大会。入夜,众人办起小联欢,卡拉OK包厢内,轻啜香茗者有之,谈天说笑者有之,不时有人上场点歌,亦不乏轻哼旋律者。
  倏忽间钟家栋起身,众人以为他要点歌,却见他摆摆手,竖起话筒,清唱《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面色微醺,而歌声激昂,似入无人之境。
  过两月,钟家栋不幸心疾发作,英年早逝。
  钟家栋先生究其一生研究中共党史,娱乐场合高唱《国际歌》,亲历者无不震撼,愈感佩其信仰之真。
  复旦帕瓦罗蒂
  郑祖康(1947~2011),著名统计学家,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堂堂复旦副校长却无本科文凭,说的正是郑祖康。高中毕业那年郑祖康想考复旦,却赶上十年“文革”。期间他上山下乡,做长江水手、当码头工人。
  直到1977年8月,复旦数学研究所的苏步青教授向邓小平提议召回他被打散的十八个学生,时称“十八罗汉”。顺势数研所重启研究生招生。郑祖康一举考取,虽无本科文凭而入读复旦研究生。
  郑家票友多,郑老自幼耳濡目染,清唱《空城计》不在话下,又擅诗词,文革中“大串联”时偶得王力《古代汉语》,从此对诗词爱不释手,大部分的船上时光,都被他写进诗词里。
  此外,旁人皆知郑祖康还热爱美声歌剧,却讲不清这爱好从何而起。只知其保留曲目乃是高音之王帕瓦罗蒂的《今夜无人入眠》。每逢院系联欢,郑老总会必献上一段。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2005年9月24日晚光华楼前的草坪上举行的百年校庆晚会中,郑老与当时另一位副校长徐忠演唱了一曲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惊艳全场。复旦“帕瓦罗蒂”当之无愧。
  (参考:郑祖康传记《希望、努力与机会》)
  识鉴   释名:借《世说》篇名,述老先生藏宝之乐
  加速器鉴定邮票
  杨植震,生于193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后转至复旦大学文博学院任教
  1984年,原来的核化学老师杨植震到郑州出差,途中得悉历史系要牵头建文博学院,随口说了句“我们的技术在考古学方面的应用非常突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文博学院筹备组负责人李华兴当即让杨植震列出提纲,看看可以开什么讲座。杨老兴致既至,刷刷几笔写下七八个主题。
  未曾想回校后“讲座”成了“上课”,讲授《核技术与考古学》等课,几年后人事关系亦转到文博学院。从此,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的杨植震开始专业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教学工作。
  既赴文博,始学集邮学。杨老少时尝集邮,及念书,专注数理化,集邮册亦赠与他人。然其夫人、儿子热衷集邮,杨老笑言:“我这是接过他们的衣钵啊。”后来杨老开设“集邮入门”公选课,开课教室常常一座难求。
  1996年前后,有学生在读书报告中提到瑞典人1989年就使用加速器鉴定邮票。这引起杨老兴趣,立志要做出中国版鉴定机。然老外语焉不详,杨老为此反复试验,烧焦两套邮票。最终的成果表明,加速器不仅能鉴定邮票,还能鉴定美金和人民币等有价证券,这可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今年杨植震筹划了校庆110周年暨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展,在复旦文科图书馆展出。
  私人档案馆
  郑宝恒,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郑宝恒也喜收藏。
  沪上、校内的大名人讲座、售书活动,他基本上一个不漏统统参加,还常逛旧书店,经过地摊也要多留个神。他屡次觅良机给名家写信,顺手保留下对方的底稿。
  名为“收藏”,“收”到更要“藏”好。怎么藏呢?郑宝恒的妻子倒也帮忙,专门让木材厂运来橱子,一排排放在家中大厅。每当又有斩获,郑老就用塑封装好,竖成排摆在一起,一道放进橱子,再稍加干燥剂,就不怕霉变了。
  久而久之,档案馆缺的资料,郑老那儿倒有。
  郑老不仅藏宝,还会制宝。郑老曾跟随谭其骧先生学编绘、画地图,字画功底佳,又好观察,爱跟着拍卖会上的名贵字画学落款、排版。日积月累,练就一手可以乱真的“印刷体”。
  他每年自制的新年贺卡堪称一绝:选古诗词一首,或自作诗词一首,亲笔抄录,以细笔勾画生肖,再用篆书或草书,甚至英、俄、法文写上贺年话,最后盖上自己的章、复旦的戳,可谓用心之至,精美之极。
  苏联档案卡片上暴风骤雨般的鼓掌
  金重远(1934~2012),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金重远留苏时习得法语。有人调侃其法语有大舌音,稍欠优雅。先生满不在意,逮机会就说,且乐于说,自身又精通俄、英、德语,一时为学校外事接待之首选。
  金重远先生留苏,却唯独不研究苏联史,至于个中缘由,有人猜:情还在。言及俄罗斯城市,金先生只称“列宁格勒”,拒称“圣彼得堡”,可见其情。
  金先生上课有独门秘诀——卡片教学法。讲苏共开会、斯大林讲话,他不用讲稿,只悠悠地从中山装的上插袋里掏出厚厚一摞扑克牌一样的卡片,不紧不慢地念起当年的文本。
  奇怪的是,金先生每读完一段,还会做出拍手、呼喊状,响动渐大。
  原来苏联的会议、讲话稿档案往往会有“鼓掌”“热烈鼓掌”“暴风骤雨般的鼓掌”以及“欢呼”“热烈欢呼”“排山倒海式的欢呼”之类的标注,金先生连这个也一并演示,惟妙惟肖。
  (复旦大学《九十九度》供稿)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可是大一第一个学期这个期待就幻灭了,基本上一切都和我预期的不一样。专业课有趣的不多,理论为主,我几乎翘掉了一半。我特想学的艺术史,我们学校居然没有开设,只有艺术系的学生才能修这个课。因为喜欢画画儿,也有过想去艺术系蹭蹭课的念头,结果被老师赶出来了,他们说:我们的课程不对其他学院学生开放。这一切都挺让我沮丧的。  大一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会在各处被塞一堆社团招新的传单,以及被拉去一头雾水地参加什么
“又红又专”的理念,辅导员制度,重视体育和文艺的作用……  清华的学生工作一直被大家追随。随着时代的发展,清华也不断出新,她的学生就业指导、心理辅导、资助和社会实践等也备受称赞。  眼下,创新创业、互联网教育和国际化等在校园不断起势,清华又应对以大手笔。  创业要结果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时代的呼唤,清华在十几年前就首创大学生创业大赛,当时是一些同学自发组织的,那时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创业环境,
与化石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4年9月,王威和李依蔓这对小情侣去台湾旅行。在离开台北的前一天晚上,两人无意中走进了一家叫做“石尚探索屋”的小店,店中除了可爱的毛绒玩具,他们发现居然有化石在售卖。俩人十分惊讶,因为印象里化石是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东西,平时都被放在玻璃柜子里展示,怎么能上手摸呢,更别说被买卖?!  店员解释,在台湾化石是允许被商业化买卖的。两个人又上网搜了好多法规资料,确认这确实在
台湾大学最近新开设了一门别开生面的课程——“爱情社会学”,由台大社会学系孙中兴老师执教。孙老师可是台大的名人,同时也是台大性别平等委员会的副主委,曾别出心裁地在校内举办台大“梁祝节”、“倒追日”等活动。他的课新奇搞笑又深入浅出,因此选修和旁听的同学总是让教室座无虚席。“爱情社会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当今社会对爱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概论,二是选取中西历史上经典的爱情故事进行分析,探讨其社会学意义。
日前,复旦大学一张打着“上课是一种态度,蹭课是一种追求”标语的蹭课地图走红网络,在这张复旦邯郸校区的校区图上,图文并茂地向复旦学子介绍了该校25门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体训练”、“中医文化”、“当代小说选读”等课程都榜上有名,地图上甚至详细列出了这些课程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地点、推荐人及推荐理由。  谁都不曾想,一张地图,激起了一番校内外的蹭课热潮,不少其他高校学子慕名而至并
摘 要:本文从河南省档案馆收集的马杰先生部分个人档案发现,马杰是当时花园口堵口谈判的重要参与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署長期间,作为一名爱国民主人士,为河南堵口复堤、灾民救济和工业振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花园口;堵口事件;档案价值;凭证作用;爱国民主人士;马杰  Abstract: Mr Majie part of this paper collected from he
编者按:每个清华新生入学时都会拿到一份地图,地图上清楚地标注着各大建筑的位置和每一条路的名字。但这幅地图省略了很多信息,比如清华大学,它究竟有多大?图书馆究竟有多少藏书?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隐藏在数字的背后。  Part 1: 一览清华晓天下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大清”之“大”,你真的了解吗?  Q1:清华到底有多大?  对新生来说,清华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这个迷宫占地面
我很早就确定了梦想:当一个记者。而且还很具体,当一名体育记者。我是人大新闻系广电专业的第三届学生。今年报道索契冬奥会的时候,我们四个同门在演播室一起合了张影。  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大家看了吗?体育频道的收视率当天居然低于新闻频道,我当时有从窗户跳下去的冲动。费了这么大劲儿、解说这么专业,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媒体生态的问题,与一个频道在观众群中的认同有关。今天咱们就说说体育报道,说说背后的故事。  
“大家520快乐噢,在这么有爱的节日里,我们有幸邀请赵文哲老师于今晚18:30在咱们的梦工场微信课堂开讲,题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出让行为及其后果》,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有爱的日子里,来一场说听就听的微课!”随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谢文娟老师发出有爱的上课通知,微信群里瞬时涌现无数“点赞”“鲜花”“鼓掌”等微信表情,学生们对开讲抱以热烈响应。  随后两个小时里,赵文哲副教授在家一
新飞人,好学生  2011年 9月8日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年仅22岁的苏炳添以10秒16的速度一举夺得男子100米的冠军。该成绩不仅达到奥运A标,让他获得了直通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门票,更是打破了沉睡13年的全国纪录。继刘翔之后,众人把“中国新飞人”这一瞩目称谓赠与了苏炳添。  其实,苏炳添的真实身份是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而成为“中国新飞人”后,现役运动员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无疑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