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术对初中学生的教养功能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武术无论是其自身的文化技术体系还是传授过程都蕴涵了丰富的素材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武德讲“仁”、“义”、“礼”、“信”,武术道德对初中生人格塑造、德艺双修、规范引导和谐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武术练习可以对不良情绪进行释放,从而达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武术;初中学生;心理;武德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具有强身健体、增强体魄、治安防身、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及培养高尚的品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功能。继承和弘扬中国武术也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因此,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武术的基础技能与知识、培养其终身从事武术锻炼的能力及优秀人格品质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始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进取、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的养成。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关于武术推广的10年规划,规划中明确武术要做到“六进”首当其冲就是进校园。因此,武术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在中小学实行是势在必行的。也为本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政策支撑。
  一、武术对中小学生的教养功能
  谈及武术的功能就有必要追溯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最早可能是在原始人类在狩猎活动以及部族战斗中萌生、发展起来的。武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防身、健身、修身三个阶段,如果技击是武术的灵魂,那么健身则是武术最本质的功能。
  (一)新时期下武术功能的转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武术作为生存、防身、杀敌的功能也不断削弱,也就是说武术的技击价值降低。在新时期下,武术的功能也随之发生转变。
  自从宋代出现“套子武艺”之后,中国武术则逐渐向“表现性技击”武术套路靠拢。至此,中国武术已不再是单纯地表现一些攻防技巧,“它的贯通的气势,飞扬的神采,生动的韵律,也在创造一种气势不断的战斗意境具有的美学价值”。武术的美学价值在众多的功夫电影体现的淋漓尽致,武术的“踢、打、摔、拿、击、刺”、“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以及“动静、起落、站立、转折、轻重、快缓”等表现方式凸显出武术独特的美感。因此,现代武术逐步走上表演的道路,武术套路逐渐的抛弃了技击,成为了一种中国式体操,这可以说是武术的不幸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但武术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种其在健身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二)武术的教养功能及教育对象的特征
  1.武术的教养功能
  “劳其筋骨”武术锻炼作为一种身体练习,它对人体的力量、协调、灵敏、柔韧、耐力素质有明显的增强能力,如;“蹲马步”可以发展股四头肌、髂腰肌、背肌的力量和耐力素質,“正踢腿、则踢腿”可以发展人体腿部的柔韧素质,“腾空、跳跃”可以发展下肢爆发力,“扣膝平衡、望月平衡”可以发展人体的协调性与耐力素质,“散打、拳击”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敏、耐力等素质。这些功能足可以完成体育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艰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拳以德立,无德无拳”、“浇花要浇根,教拳要教人”、“徒弟技艺高,莫忘师父劳”、“尊师要像长流水,爱徒要想利鸟哺雏”诸如此类的关于强调武德的谚语数不甚数。马国兴先生认为武德存在内德和外德之分,而“外德”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指本身形体的外德修炼,乃指形体柔若无骨的外部之修,一个是品性德行的修养而说的。”目前,我们通常指的武德是关于后者来说的。
  “品性德行的修养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疼爱兄弟、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和睦友邻,在人际交往中要谦虚为本、戒骄戒躁、仁义爱国”。习武之人只有这样才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此看来,对初中学生教授武术、培养武德有着积极意义。在当代社会日益凸显出的矛盾与不和谐正是在道德观念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如;“空巢老人”、“诚信危机”、“宿舍投毒案件”等正说明了世风落下、道德沦丧的现状。这些责任很大一部分要归根到教育上来,教育即教书育人,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么学校采用什么方法、运用什么手段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武术呼之欲出也可以说首当其冲。
  2.初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来看,这一时期是培育其品行德行的重要阶段,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所在。中国的初中生是13到16周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们,正是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他们的心理发展也具有一系列的矛盾特点:青春期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封锁性与要求交往的矛盾、言行不一的矛盾、自傲与自卑的矛盾等,这使得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三、结论
  武术具有强身健体、增强体魄、治安防身、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及培养高尚的品德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功能。武术道德对初中生人格塑造、德艺双修、规范引导和谐人生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习练武术,有利于初中学生完全人格的塑造,可以对不良情绪进行释放,从而达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文庆.武术教学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7).
  [2]郭小晶,等.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64-65.
  [3]孙成岩.推动武术进校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J].吉林体育学院,2014.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其他文献
【正】 鲁迅的散文《雪》,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作品,它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美艳的江南雪景和升腾的朔方飞雪,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歌颂和对冷酷现实的顽强斗争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武术更是全民健身锻炼的一种手段,武术具有修身养性、防身健体、防治百病、娱乐表演等功能。目前许多普通高校在体育课程中都比较注重武术教学,主要目地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自豪感,传承我国的特色文化。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措施;发展趋势  一、高校开展武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多年来,在新闻业界和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论争,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新闻价值是新近变动事实信息及时传播以适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运动友谊质量相关资料,分析概念和量表,确定量表测试的初步内容。本文研究对象为田径训练队和普通学生,经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训练队运动友谊质量水平高于普通学生;男生的运动友谊质量水平高于女生。  关键词:小學生;田径训练;运动友谊  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友谊责包含质量和支持两个要素。[1]友谊质量与友谊支持存在正相关的关系。[2]目前有国内和国外两种量
【正】 一、病句举隅有这样一个句子:"艺人在旧社会,时刻如履冰渊,动辄得咎。" 显然,作者的中心意思是要表达艺人在旧社会朝不保夕的苦难生活,用了"如履冰渊"这个成语来作比
期刊
【正】 鲁迅先生在谈写作经验时说过,拿大作家的定稿和未定稿作比较,"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方法。"可惜我国古代许多名作家的原稿已无法找到。但不少名作的原始创作素材还保存
期刊
【正】 文章有赖于修辞,修辞服务于文章,文章与修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文章,文章,就是要"文"其"章";不讲修辞的无文之章,压根儿就不能叫做文章。清代学者阮元就持
期刊
【正】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每每多相反相成之例,以质朴求斯文、以平淡显绚烂、以通俗现典雅者皆是也。白居易,苏东坡等都是精于此道者。李商隐诗以"绮密瓖妍"著称,但"绚中有
期刊
纤维织物中挥发性有机物(VOW)残留的持续释放在纺织品生命周期会持续地透过供应链、产品流和服务方式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健康安全已引起公众的关注。欧盟2002/3
企业是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的落脚点。如何实现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顺利转变?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对班级管理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