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几十年前,语文大家吕叔湘先生曾有一问:“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问,引发了许许多多专家学者的争辩。争来辩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不愿意加入这种争辩的行列,但我想就自己从教初中语文的实践来谈一个信念:我坚持“文以载道”之说。
这个世人皆知的成语,以五千年中国文明史雄辩地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据我所知,直至今天尚无人质疑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词。它之所以被历史,被人们认可,是因为它的确符合客观事理:是“文”必含“道”、“道”的体现必靠“文”。于是乎,文道一体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说,便应运而生。
然而,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载体与内容的关系。举个例说:一批很好的货呆在仓库,人们亟需,必用运载工具输送出去,靠人背?靠车拉?靠人背,量有限,相当于没有“文”之前的“蛮荒时期”。靠车拉,量无量,相当于有了“文”之后的“文化时代”。因此,人类都可以得道:“道”的传播,既可靠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更需要靠“文”完成大面积、长时间的代代相传。我们的现代教育,具体说语文教育还是靠口口相传“做人之道”呢,还是靠“文”代代相传“做人之道”呢?如果是靠前者,那么还印发教材干什么?现实已经铁证:“靠文”传道。既然如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是不是就应该把工作重心锁定在“文”上呢?假设:我们每一个语文工作者在几千个课时内,都认认真真、实实在在,把力气花在提升学生关于“文”的把控能力,还会有“吕叔湘之问”吗?
古人云,人有三立:立言、立德、立功。我们语文教师是不是为孩子“立言”的主推手呢?如果是,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老师们会说:“我抓住了‘文’呀,分析内容、结构、条理、章法,乃至于人物形象、精神主旨,无一疏漏呀!”
哇塞!如此抓“文”虽不能说全错,但,问题出在“就文讲文”,“用教材讲教材”上。这正是吕叔湘先生质疑之症结。
那么要怎样抓“文”呢?我们还是回到“立言”上来说吧。
言,分两种,一为口头语言,一为书面语言。无论是哪一种语言都是表达自己思维的工具。有心理专家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说明:发展语言,也可以视为发展思维。可见“立言”之重要。
让我们回到课堂,眼下的初中生在课堂愿意用口頭语言表达思维的勇气或者叫欲望,几乎降到冰点的临界状态。愿讲的、能讲的在50个人的班级里,大约占五分之一,即十个左右,且“靠左”的可能性更为普及。再看初中生的作文,愿意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的比例,顶天与课上愿意发言的相当,“靠左”的面可能更大。稍作声明:利用微信在朋友间聊天者除外。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很自然地会问:“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立言”出了问题。也许,初中的语文老师会指责小学语文的基础出了问题,即使如此,我们用三年就补不了这个基础吗?应该能。问题在于我们补不补,怎么补?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三点补法,供各位同行指教。
一、字词教学不放松
谓之“不放松”,表现在两点上,其一,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嚼字”升华为“咬文”的学习方法。如《爱莲说》中的“独爱莲”之“独”。许多老师单单停留在因字释义上,理解为“唯独”“唯有”辄止。其实这是解全文之钥匙,“独爱莲”是“果”,莲的生性描写为因,又以“莲”通“君子”为“爱莲”之本质也是因。抓一个字以带全文,用因果的逻辑思维,达到一种全新的字词教学的新境界。有人说,这叫“牵一发以动全身”。我自以为,这不仅仅是咬文嚼字而已,而是在就一个字,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其二,教给学生灵活运用字词,即遣词造句。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的主旨句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句中“愧怍”一词的理解很容易,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使之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且应用自如。采用变序造句法,即要求将这个放在“句首”“句中”“句末”写出三个不同内容的句子。学生兴趣盎然。这不是普通词语教学,也是在进行思维训练,可定位于求异思维。
二、从复句习用中渗透逻辑思维
也讲两点:其一,从因果关系句入手。先理解为交代“因”即为罗列过程,再理解写出的“果”即为演绎过程后的结果,称为“演绎式”思维,反之,则为“归纳式”思维,常采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表达。这种训练,旨在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程度。其二,活用假设与条件关系。先理解这两种关系是可互换的,如:“假如没有自己的努力,就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可以换成:“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完《喂——出来》之后,要求学生用课中的内容先造假设句,然后改换成条件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训练表面看来是造复句,实际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活用,同时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以“批注”形式促个性化思考
进入初中学习,一定要降低朗读成分,强化默读训练。理由很简单,朗读费时多,且不宜深思;反过来,默读速度快,且容易同步深思。鉴于此,我在课文教学时,很少动用珍贵的时间去将就别人欣赏的“朗朗书声”,而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常常采用“在默读中思考并作批注”之根本大法。七年级起用一年教“批注”,共分六层次:
1.批注对字词的理解;
2.批注对句子的理解;
3.批注对段篇的理解;
4.批注读到某处产生的联想;
5.批注自己的认同,并联系实际简写感受;
6.批注自己的不同观点,并联系实际写批判言词。
重要的是:批注之后的评讲,先让批注自述批注时自己的思考,后组织集体评价交流,遇阻处,老师点拨,引领讲评的深入。布置学生进入默读一定要给足时间,视课文长短,难易程度来确定时间,至少十分钟以上。在这十分钟老师进行巡视,而要利用这十分钟与堂课重点去用耳语方式辅导问题学生。
当然,上述六个层次,可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进行快慢深浅的调节。进入八年级则巩固提升,逐步降低老师点拨频率,到了九年级可以让学生自己来。
这个世人皆知的成语,以五千年中国文明史雄辩地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据我所知,直至今天尚无人质疑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词。它之所以被历史,被人们认可,是因为它的确符合客观事理:是“文”必含“道”、“道”的体现必靠“文”。于是乎,文道一体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说,便应运而生。
然而,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载体与内容的关系。举个例说:一批很好的货呆在仓库,人们亟需,必用运载工具输送出去,靠人背?靠车拉?靠人背,量有限,相当于没有“文”之前的“蛮荒时期”。靠车拉,量无量,相当于有了“文”之后的“文化时代”。因此,人类都可以得道:“道”的传播,既可靠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更需要靠“文”完成大面积、长时间的代代相传。我们的现代教育,具体说语文教育还是靠口口相传“做人之道”呢,还是靠“文”代代相传“做人之道”呢?如果是靠前者,那么还印发教材干什么?现实已经铁证:“靠文”传道。既然如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是不是就应该把工作重心锁定在“文”上呢?假设:我们每一个语文工作者在几千个课时内,都认认真真、实实在在,把力气花在提升学生关于“文”的把控能力,还会有“吕叔湘之问”吗?
古人云,人有三立:立言、立德、立功。我们语文教师是不是为孩子“立言”的主推手呢?如果是,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老师们会说:“我抓住了‘文’呀,分析内容、结构、条理、章法,乃至于人物形象、精神主旨,无一疏漏呀!”
哇塞!如此抓“文”虽不能说全错,但,问题出在“就文讲文”,“用教材讲教材”上。这正是吕叔湘先生质疑之症结。
那么要怎样抓“文”呢?我们还是回到“立言”上来说吧。
言,分两种,一为口头语言,一为书面语言。无论是哪一种语言都是表达自己思维的工具。有心理专家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说明:发展语言,也可以视为发展思维。可见“立言”之重要。
让我们回到课堂,眼下的初中生在课堂愿意用口頭语言表达思维的勇气或者叫欲望,几乎降到冰点的临界状态。愿讲的、能讲的在50个人的班级里,大约占五分之一,即十个左右,且“靠左”的可能性更为普及。再看初中生的作文,愿意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的比例,顶天与课上愿意发言的相当,“靠左”的面可能更大。稍作声明:利用微信在朋友间聊天者除外。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很自然地会问:“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立言”出了问题。也许,初中的语文老师会指责小学语文的基础出了问题,即使如此,我们用三年就补不了这个基础吗?应该能。问题在于我们补不补,怎么补?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三点补法,供各位同行指教。
一、字词教学不放松
谓之“不放松”,表现在两点上,其一,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嚼字”升华为“咬文”的学习方法。如《爱莲说》中的“独爱莲”之“独”。许多老师单单停留在因字释义上,理解为“唯独”“唯有”辄止。其实这是解全文之钥匙,“独爱莲”是“果”,莲的生性描写为因,又以“莲”通“君子”为“爱莲”之本质也是因。抓一个字以带全文,用因果的逻辑思维,达到一种全新的字词教学的新境界。有人说,这叫“牵一发以动全身”。我自以为,这不仅仅是咬文嚼字而已,而是在就一个字,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其二,教给学生灵活运用字词,即遣词造句。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的主旨句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句中“愧怍”一词的理解很容易,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使之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且应用自如。采用变序造句法,即要求将这个放在“句首”“句中”“句末”写出三个不同内容的句子。学生兴趣盎然。这不是普通词语教学,也是在进行思维训练,可定位于求异思维。
二、从复句习用中渗透逻辑思维
也讲两点:其一,从因果关系句入手。先理解为交代“因”即为罗列过程,再理解写出的“果”即为演绎过程后的结果,称为“演绎式”思维,反之,则为“归纳式”思维,常采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表达。这种训练,旨在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程度。其二,活用假设与条件关系。先理解这两种关系是可互换的,如:“假如没有自己的努力,就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可以换成:“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完《喂——出来》之后,要求学生用课中的内容先造假设句,然后改换成条件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训练表面看来是造复句,实际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活用,同时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以“批注”形式促个性化思考
进入初中学习,一定要降低朗读成分,强化默读训练。理由很简单,朗读费时多,且不宜深思;反过来,默读速度快,且容易同步深思。鉴于此,我在课文教学时,很少动用珍贵的时间去将就别人欣赏的“朗朗书声”,而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常常采用“在默读中思考并作批注”之根本大法。七年级起用一年教“批注”,共分六层次:
1.批注对字词的理解;
2.批注对句子的理解;
3.批注对段篇的理解;
4.批注读到某处产生的联想;
5.批注自己的认同,并联系实际简写感受;
6.批注自己的不同观点,并联系实际写批判言词。
重要的是:批注之后的评讲,先让批注自述批注时自己的思考,后组织集体评价交流,遇阻处,老师点拨,引领讲评的深入。布置学生进入默读一定要给足时间,视课文长短,难易程度来确定时间,至少十分钟以上。在这十分钟老师进行巡视,而要利用这十分钟与堂课重点去用耳语方式辅导问题学生。
当然,上述六个层次,可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进行快慢深浅的调节。进入八年级则巩固提升,逐步降低老师点拨频率,到了九年级可以让学生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