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备点检是利用人的五感或简单的仪表工具,按照预先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的管理方法,“预知状态,超前管理”,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尽可能地维持在最低水平。
关键词:设备点检, 实施
Abstract: the equipment is used to tally the five senses or simple instrument tools,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inspection of equipment,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predicting state, advanced management", the equipment failure rates and maintenance cost as far as possible to maintain the minimum.
Keywords: equipment tally,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设备是车辆段重要的生产手段,必须管好、用好、维修好、改造好,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业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设备状态监测就是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物理现象的变化进行定期检测和点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车辆段就已经建立了设备巡检制度,随后也试行过点检制度。由于各方面原因,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设备巡检、点检成效不大。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点检作业不认真,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对点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掌握设备状态、指导设备维修工作,这也是目前企业推行设备点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过分强调个人经验,认为:我就是点检仪,什么样的故障都可诊断出来。 有的对用螺丝刀顶住颤动部位凭经验判断故障方法津津乐道。对于设备点检,怕麻烦,敷衍了事。
如何开展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工作?这个问题将是摆在设备管理工作者、企业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在即,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开展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工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关于设备点检和点检制
通过人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的规定部位(点)进行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通过点检,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叫做设备点捡制。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设备点检制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全员、全过程、动态管理,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适时适度地维修,实行点检定修,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其实质就是以预防为目标、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度。
三、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的依据
绝大部分机械、电器和任何连续运转的机械设备的故障形成以前,都会有充分的时间通过特征参数的变化表现其故障特征,也就是征兆。設备的劣化趋势多数是缓慢的,渐进的,有规律的。
根据对设备点检、监测到的异常变化规律,预知设备状态,及时采取管理维修手段可预防事故发生,这就是常说的“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也有一些特殊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等,因其故障特征参数的变化迅速和数据采集困难,其技术状况的控制除通常的点检外,还必须定期安排技术监督检验;另外,还有些故障是操作不当造成的,必须通过加强规范操作来避免。
(一)设备故障率特性曲线之——浴盆曲线
通过跟踪、记录设备运行的特征数据,绘制成设备劣化趋势可生成设备故障率模型,如图1。因其形如浴盆,故也称浴盆曲线。
图1浴盆曲线
A段:早期故障期(磨合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开始很高,随后迅速下降。早期故障是由于设计、制造缺陷,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B段:稳定期(偶然失效期)
特点:故障率处于稳定状态,偶然会发生某些机构元件故障。稳定期故障是由于设计隐患、使用不当、维修不力造成的。
C段:损耗期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开始上升。损耗期故障是由于设备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疲劳、磨损、老化造成的。如能够预知磨耗损坏的开始时间,并在此时间前加以维护,可使故障率下降,延长设备的有效寿命。
(二)劣化趋向图
点检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尽力做到对设备实施“预知状态、超前管理”。从图2中的“设备劣化趋向”来看,点检工作就是要通过不断努力,改变传统设备管理把 E点作为管理点的旧观念,而是要把点2作为超前管理点,预知状态,对设备进行劣化倾向管理。
图2设备劣化趋向图
(三)设备残存寿命计算
(T2-T1)
式中T为时间(单位日), V为劣化度(如振动值,单位㎜/S )
例:某设备某日(即T1=1)的劣化度V1=4㎜/S
第11日 (即T2=11) 的劣化度为V2=8㎜/S
设该设备的劣化度的限值为VE=20㎜/S
则该设备的寿命为
(T2-T1)=(11-1)=30(日)
四、消除两种模糊认识
传统设备巡检和现代设备点检、传统设备维修和现代设备维修,同样是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两者的区别在于:
传统设备巡检是对设备进行的粗略巡视检查,“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缺乏严格规范的检查和综合分析,不能有效指导设备维修,
现代设备点检管理则是全面掌握设备的各种状况,揭示其状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预测设备进行劣化倾向,实现预知性维修。
传统的巡检工作主要由维修人员担任。而现代设备点检是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点检人员担任,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量化和标准化的作业制度。 传统的设备维修大多采用计划维修,或事后维修与计划维修相结合,维修方法比较单一。如果设备在计划检修以前出故障,企业就会面临停机抢修的威胁,如果设备能挺到维修期,要么设备损坏已经很严重,一些部件已经失去了修复的价值;要么设备技术状况尽管还不错,但也得按计划维修。不管设备是维修不足,还是过剩维修,都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
五、开展设备点检的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职工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安于现状的心理因素,可能会对设备点检的开展缺乏信心和动力。因此,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但是,设备点检有时要采用数量较多的检测工具仪器,同时技术更新需要资金,又要经验积累,不能盲目冒进。因此 ,开展工作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二)做好十项基础工作
1.定点——凡A、B类设备与C类设备的重点部位,都列为点检对象。检查点一般包括: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工件接触部位、荷重部位、受腐蚀部位。检查点选择数量过少,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检查点过多,会造成点检工作量增大和经济上不合理。
2.定项——通常把压力、温度、流量、泄漏、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等作为点检内容。
3.定标——确定每个检查点的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应根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本单位的实践经验,制定出判定标准。标准要尽可能定量化。
4.定期——点检周期过长,设备异常和劣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失去了点检的意义;点检周期过短。会加大工作量,增加费用支出。一般情况下,日常点检1周以内 ,定期点检1月以内,精密点检按预定计划。
5.定法——规定检查的方法,是凭人的五感检查还是用工具、仪器检查;是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是停机检查还是不停机检查。
6.定人——规定由谁来点检。日常点检一般由操作人员负责,因为他们比较熟悉。同时,操作人员的参与也有利于推行设备全员管理。定期点检由于技术要求高,由没备维修人员和点检入员、设备管理专职共同负责。
7.记录处理——检查时作好记录,通过记录找出设备劣化规律。
8.分析——点检记录每月分析一次,重点设备要每一个定修周期分析一次。每个季度要进行一次汇总整理,并存档备查。每年一次总结。
9.改进——对检查、分析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消除或改进。
10.评价——每半年或一年要对点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计划。
(三)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
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维修技术标准、點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
(四)培训点检员
点检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点检人员。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要求设备操作、检修、点检三方人员共同组成设备维护的保证体系。该体系是设备大小事“一竿子插到底”的“管家”,点检员处于“设备管家”的核心地位。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是设备管理者、设备的直接负责人。操作人员是设备的使用者和日常管理者。检修人员是设备检修者。企业领导处于监督地位,实施“设备管理重心下移”策略。
点检员是既懂得操作、又能进行管理的多能、复合型人才。点检员的日常工作是:上午现场点检设备,下午要实施管理。也就是说,除点检外,点检员还要做:制定点检计划、制定点检标准和检点卡、提出修理项目、协调修理、准备备品配件和图纸、组织验收、资料归档等七件事。
点检员必须是责任心极强的人,是企业信得过的“管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点检工作。点检员是要靠企业自己来培养,熟悉企业内部情况。中专毕业生是点检员的基本来源。候选点检员进入企业后,先要从事设备的维修工作,经过一定时间的维修实践后再优选出来。不少人在设备维修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和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乐于向上。这为点检员在好中选好提供了条件。点检员的岗位,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兴岗位,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点检员必须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只要经过认真的选拔和培训,一定会有优秀的点检员在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在车辆段,设立点检员不一定要另外增加定员,在设备车间内部编制中调剂即可。
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点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点检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点检人员也要利用各种办法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点检人员只有认真严格执行点检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建立以点检员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一名合格的点检员必须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维持在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明星,基于点检制的设备状态维修探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 刘艳梅,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模式探讨,机车车辆工艺,2004年
3. 任日国,如何做好设备点检工作,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0期
4. 张宝艳等,浅谈设备点检工作的开展,生产技术与工艺管理,1999年第10期
5. 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国务院,1987年7月28日
6. 机械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定,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1988年4月1日
7. 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1989年1月
8. 刘治平,机械设备管理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之家,2009年10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设备点检, 实施
Abstract: the equipment is used to tally the five senses or simple instrument tools,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inspection of equipment,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predicting state, advanced management", the equipment failure rates and maintenance cost as far as possible to maintain the minimum.
Keywords: equipment tally,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设备是车辆段重要的生产手段,必须管好、用好、维修好、改造好,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业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设备状态监测就是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物理现象的变化进行定期检测和点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车辆段就已经建立了设备巡检制度,随后也试行过点检制度。由于各方面原因,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设备巡检、点检成效不大。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点检作业不认真,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对点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掌握设备状态、指导设备维修工作,这也是目前企业推行设备点检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过分强调个人经验,认为:我就是点检仪,什么样的故障都可诊断出来。 有的对用螺丝刀顶住颤动部位凭经验判断故障方法津津乐道。对于设备点检,怕麻烦,敷衍了事。
如何开展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工作?这个问题将是摆在设备管理工作者、企业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在即,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开展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工作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关于设备点检和点检制
通过人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的规定部位(点)进行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通过点检,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叫做设备点捡制。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设备点检制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全员、全过程、动态管理,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适时适度地维修,实行点检定修,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其实质就是以预防为目标、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度。
三、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的依据
绝大部分机械、电器和任何连续运转的机械设备的故障形成以前,都会有充分的时间通过特征参数的变化表现其故障特征,也就是征兆。設备的劣化趋势多数是缓慢的,渐进的,有规律的。
根据对设备点检、监测到的异常变化规律,预知设备状态,及时采取管理维修手段可预防事故发生,这就是常说的“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也有一些特殊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等,因其故障特征参数的变化迅速和数据采集困难,其技术状况的控制除通常的点检外,还必须定期安排技术监督检验;另外,还有些故障是操作不当造成的,必须通过加强规范操作来避免。
(一)设备故障率特性曲线之——浴盆曲线
通过跟踪、记录设备运行的特征数据,绘制成设备劣化趋势可生成设备故障率模型,如图1。因其形如浴盆,故也称浴盆曲线。
图1浴盆曲线
A段:早期故障期(磨合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开始很高,随后迅速下降。早期故障是由于设计、制造缺陷,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B段:稳定期(偶然失效期)
特点:故障率处于稳定状态,偶然会发生某些机构元件故障。稳定期故障是由于设计隐患、使用不当、维修不力造成的。
C段:损耗期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开始上升。损耗期故障是由于设备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疲劳、磨损、老化造成的。如能够预知磨耗损坏的开始时间,并在此时间前加以维护,可使故障率下降,延长设备的有效寿命。
(二)劣化趋向图
点检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尽力做到对设备实施“预知状态、超前管理”。从图2中的“设备劣化趋向”来看,点检工作就是要通过不断努力,改变传统设备管理把 E点作为管理点的旧观念,而是要把点2作为超前管理点,预知状态,对设备进行劣化倾向管理。
图2设备劣化趋向图
(三)设备残存寿命计算
(T2-T1)
式中T为时间(单位日), V为劣化度(如振动值,单位㎜/S )
例:某设备某日(即T1=1)的劣化度V1=4㎜/S
第11日 (即T2=11) 的劣化度为V2=8㎜/S
设该设备的劣化度的限值为VE=20㎜/S
则该设备的寿命为
(T2-T1)=(11-1)=30(日)
四、消除两种模糊认识
传统设备巡检和现代设备点检、传统设备维修和现代设备维修,同样是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两者的区别在于:
传统设备巡检是对设备进行的粗略巡视检查,“观察”设备是否正常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缺乏严格规范的检查和综合分析,不能有效指导设备维修,
现代设备点检管理则是全面掌握设备的各种状况,揭示其状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预测设备进行劣化倾向,实现预知性维修。
传统的巡检工作主要由维修人员担任。而现代设备点检是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点检人员担任,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量化和标准化的作业制度。 传统的设备维修大多采用计划维修,或事后维修与计划维修相结合,维修方法比较单一。如果设备在计划检修以前出故障,企业就会面临停机抢修的威胁,如果设备能挺到维修期,要么设备损坏已经很严重,一些部件已经失去了修复的价值;要么设备技术状况尽管还不错,但也得按计划维修。不管设备是维修不足,还是过剩维修,都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
五、开展设备点检的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职工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安于现状的心理因素,可能会对设备点检的开展缺乏信心和动力。因此,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但是,设备点检有时要采用数量较多的检测工具仪器,同时技术更新需要资金,又要经验积累,不能盲目冒进。因此 ,开展工作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二)做好十项基础工作
1.定点——凡A、B类设备与C类设备的重点部位,都列为点检对象。检查点一般包括: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工件接触部位、荷重部位、受腐蚀部位。检查点选择数量过少,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检查点过多,会造成点检工作量增大和经济上不合理。
2.定项——通常把压力、温度、流量、泄漏、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等作为点检内容。
3.定标——确定每个检查点的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应根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本单位的实践经验,制定出判定标准。标准要尽可能定量化。
4.定期——点检周期过长,设备异常和劣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失去了点检的意义;点检周期过短。会加大工作量,增加费用支出。一般情况下,日常点检1周以内 ,定期点检1月以内,精密点检按预定计划。
5.定法——规定检查的方法,是凭人的五感检查还是用工具、仪器检查;是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是停机检查还是不停机检查。
6.定人——规定由谁来点检。日常点检一般由操作人员负责,因为他们比较熟悉。同时,操作人员的参与也有利于推行设备全员管理。定期点检由于技术要求高,由没备维修人员和点检入员、设备管理专职共同负责。
7.记录处理——检查时作好记录,通过记录找出设备劣化规律。
8.分析——点检记录每月分析一次,重点设备要每一个定修周期分析一次。每个季度要进行一次汇总整理,并存档备查。每年一次总结。
9.改进——对检查、分析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消除或改进。
10.评价——每半年或一年要对点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计划。
(三)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标准
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维修技术标准、點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
(四)培训点检员
点检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点检人员。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要求设备操作、检修、点检三方人员共同组成设备维护的保证体系。该体系是设备大小事“一竿子插到底”的“管家”,点检员处于“设备管家”的核心地位。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是设备管理者、设备的直接负责人。操作人员是设备的使用者和日常管理者。检修人员是设备检修者。企业领导处于监督地位,实施“设备管理重心下移”策略。
点检员是既懂得操作、又能进行管理的多能、复合型人才。点检员的日常工作是:上午现场点检设备,下午要实施管理。也就是说,除点检外,点检员还要做:制定点检计划、制定点检标准和检点卡、提出修理项目、协调修理、准备备品配件和图纸、组织验收、资料归档等七件事。
点检员必须是责任心极强的人,是企业信得过的“管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点检工作。点检员是要靠企业自己来培养,熟悉企业内部情况。中专毕业生是点检员的基本来源。候选点检员进入企业后,先要从事设备的维修工作,经过一定时间的维修实践后再优选出来。不少人在设备维修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和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乐于向上。这为点检员在好中选好提供了条件。点检员的岗位,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兴岗位,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点检员必须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只要经过认真的选拔和培训,一定会有优秀的点检员在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在车辆段,设立点检员不一定要另外增加定员,在设备车间内部编制中调剂即可。
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点检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点检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点检人员也要利用各种办法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点检人员只有认真严格执行点检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建立以点检员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一名合格的点检员必须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维持在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明星,基于点检制的设备状态维修探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 刘艳梅,设备状态维修管理模式探讨,机车车辆工艺,2004年
3. 任日国,如何做好设备点检工作,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0期
4. 张宝艳等,浅谈设备点检工作的开展,生产技术与工艺管理,1999年第10期
5. 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国务院,1987年7月28日
6. 机械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定,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1988年4月1日
7. 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1989年1月
8. 刘治平,机械设备管理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之家,2009年10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