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深度复习的教学设计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原理,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复习为例,制定了复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并列出教学流程。分析了深究原理,促进深度理解;重视过程,促进迁移应用;角色对换,促进深度交流;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开发;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深度复习的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关键词:深度复习;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2-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布鲁纳指出:任何学科都具有其固有的基本结构,即知识的整体性和事物本身的联系,并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知识梳理一典例分析一练习巩固”这种传统的复习模式很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迸发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知识内在的原理和规律,也就难以进行知识迁移。高考复习课堂大多不够鲜活灵动,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灌输,不能主动地参与、思考和建构。因此,复习浮于表面,难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是一种培养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源于自身内部动机对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展开丰富的、深刻的学习。深度复习要求学习者对知识体系进行主动建构、拓展延伸,发展反思、整合、评价、应用等高阶思维,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1],并有效迁移到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深度复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相吻合,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从而提高高考复习效率[2]。教-学-评一体化是进行深度复习的有效手段,是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学习目标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学习评价达成一致性的教学方式。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的整体性设计,通过学生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方案设计等活动中的表现,运用提问、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给予准确的把握[3]。
  二、设计思路
  化學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安全进行是化学实验的首要前提,化学实验尤其是涉及到气体制备、气体收集、气体反应等装置都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因为漏气会影响实验目的或效果,若泄漏的气体有毒性或可燃性,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实验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是绿色化学的重要体现。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或者直接考查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或者考查利用压强差原理对装置进行洗涤等。由于不同装置检查方法不同,高一、高二的学习也比较零散,学生对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并无深刻理解。在高中化学备考过程中,以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深度复习,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复习目标
  (1)通过微热法检查圆底烧瓶的气密性,推出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并得出该方法产生压强差的条件和前提保障,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气密性检查产生压强差的各种条件和前提保障,掌握不同类型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通过习题的演练、评价和拓展延伸,进一步理解气密性检查原理,并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评价目标
  (1)通过微热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基本原理水平。
  (2)通过实验的探究、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化学实验探究水平和对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的认识进阶(基于实验探究水平、系统设计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
  (3)通过习题的演练、评价和拓展延伸,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探讨的能力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三、教学流程
  1.交流讨论
  [学习任务1]交流讨论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实验操作顺序的认识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实验安全水平)。
  2.巩固提升
  [学习任务2]巩固微热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并总结原理。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基本原理水平。3.实验探究
  [学习任务3]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实验探究两套装置的各种不同气密性检查方法,得出产生压强差的各种条件和前提保障。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化学实验探究水平和对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的认识进阶(基于实验探究水平、系统设计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
  4.练习巩固
  [学习任务4]进行习题的解答、互评、拓展延伸,巩固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探讨的能力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四、教学反思
  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实验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是绿色化学的重要体现,在学习乃至社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具有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这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深究原理,促进深度理解
  高考复习如果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浅层记忆,而缺乏基本原理的支撑,学生就很难进行知识迁移。大千世界变幻无穷,但总是服从于基本的规律,只有掌握其内在的原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
  这节课的复习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几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而是通过实验探究、拓展延伸、交流探讨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明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气压差产生的条件和前提保障。这样,以后不管遇到多么陌生或复杂的装置,学生都能举一反三,应付自如。
  2.重视过程,促进迁移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实验情境,设置实验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验仪器,自主选择实验方案,通过探究,得出实验结论。通过过程性的学习,深刻领悟原理知识,促进迁移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轻方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微热法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形成密闭体系一升高温度,该方法的前提保障是保持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不变,接下来让学生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推测其它改变压强的方法和前提保障,并根据所提供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并加以讨论。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探讨,认真实验,多方交流,得出结论。最后同学们发现,不同的化学实验装置有不同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同一套装置也有不同的检查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原理都归结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通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原理知识,并且能灵活地调用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触类旁通地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3.角色对换,促进深度交流
  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形成“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躁”的局面。在高三复习时,恰如其分地进行角色互换,由教师引导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形成“教师导得欢,学生学得乐”的局面,不但可以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塑造学生的个人人格魅力创造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这节课复习中,教师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通过微热法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自主总结归纳出实验原理,在实验探究部分,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最后通过交流总结出产生压强差的条件和前提保障。在接下来的巩固练习中,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得出每套装置的各种气密性检查方法,特别是在一道习题的讲评中,教师截取了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让其他学生进行评分,学生异常兴奋,争先恐后进行回答。角色互换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不仅给高考复习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使得课堂氛围生机勃勃,还使学生思维更加严谨,视野更加广阔,眼光更加敏锐,观察更加细腻。
  4.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开发
  拓展延伸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学生展示自我的环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学生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并在多种思想方法的碰撞中形成思想的共识。通过拓展延伸,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2017年全国Ⅰ卷26题(3)的复习讲评中,教师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领悟到本题表面上考的是仪器的洗涤,实际上考查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知识。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得出整套装置和部分装置的多种气密性检查方法。在这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活跃,回答踊跃,各种方法都应用自如,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高考复习中,通过高考题的拓展延伸,既突显本节课复习的重要性,又能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内容多维、主体多元和评价全程化。它在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不仅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注重学生对学生之间的评价,实现评价多元化,同时,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评价全程化[4]。
  这节课不仅诊断和发展学生的实验原理水平、发散性思维能力水平、实验探究水平,还诊断和发展学生的交流探讨能力水平、观察能力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多的是学生对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不断通过观察、交流和探讨,对其他同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问题解答的准确性等各方面进行即时的、全程化的评价。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不断收集、研判、运用学习信息来完成课程标准赋予本课程的教学使命。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深度复习,实现了高考化学立德树人的宗旨,完成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这节课的不足就是由于学生人数多,实验组数比较多,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未能对所有小组的实验过程给予充分的评价,大多只能靠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同时,每组学生人数也较多,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动手实验,因此,教师未能对所有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只能通过多次分组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陈新华.化学高考深度复习的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17(1):83-86
  [2]徐宇峰,彭小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的盐类水解复习教学研究[J].化学教学,2017(11):49-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唐云波.初中化學“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北学教育,2013(6):50-54
其他文献
摘要: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课题,分析探讨课题的教学难点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首先从文献研究入手,基于中国期刊网2000-2016年的49篇与高中化学“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对其研究概况中的研究趋势以及研究内容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深圳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级共88名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确立学生在本课时学习中的三个难点问题,即二氧化硅
摘要: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从生活走向科学的化学启蒙教学中,类比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策略,它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将复杂地抽象地难以理解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获得学习的兴趣和方法。本文在研究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应用具体事例分析了类比在化学启蒙教学中的积极效用。  关键词:类比;抽象
摘要:STSE理念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础上,以彰显STSE理念的“氯气”教学设计为例,提出“通过化学史让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通过社会或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其背后的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让学生认识其依据的科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氯气;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8
摘要: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再探究”为例,分析多元化评价手段在科学探究复习课中的作用,以提高科学探究复习课效率。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多元化评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3-006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3.020  化学科学探究题对
摘要:基于2017年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以“煤的综合利用苯”为例,以社会热点点题,巧妙设计引入一设计创新实验,探究物理性质一走进科学世界,探究苯的组成一建立认知模型,探究苯的结构一利用练习分析,猜想化学性质为设计思路,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实施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苯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9-0
走在土砖垒成的房子中间,鸡犬之声相闻,不知名的小花栽种在农舍的拐角处,熟透了的柿子无人采摘。经过一座房子时,三条正在嬉戏的小狗顿时停止了动作,不无警惕地盯着我,然后踱到墙角接着玩耍。    热心的杨堤司机  如果你是个没有主见的人,那你一个人在阳朔旅游,难免会无所适从,不知道选择哪一条路线、哪一种出游方式比较好。  事实上,在阳朔,往任何一个方向,选择漂流、骑车或者徒步,都会有不错的旅游体验。话虽
摘要: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概念教学可以与情境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實现“情境化”“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的思维培养路径,掌握概念的特征和本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从“情境化”到“去情境化”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情境归纳既有知识与经验,形成概念;从“去情境化”到“再情境化”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概念与迁移情境相结合,进一步对概念进行辨析和应用。概念的抽象性与情境的生动性有
我们都见过那些用来隔离马路上某条车道的交通警示锥,通常情况下,它们都需要工人们一个一个手动摆放,实在低效。现在,设计师带来的这款交通警示锥(Warning Cone),能让这个工作变得高效起来!  Sometimes we can see some traffic warning cones on the roads. It always takes construction workers lo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空气的组成”教学内容以空气成分发现史为主线,从“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探究氧气含量”“物质的分类”四个环节进行设计,表明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学中在切准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空气;教学设计;体验;合作探究
摘要:“认知模型、分析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是突破高考难点的重要路径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高三复习效率。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追踪错误的原因,精准把握教学评的难点,再顺应学生的思维和学情,顺势建构概念认知模型、理论分析模型、图表表征模型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突破难点;建构模型;粒子浓度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8-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