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痰”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ei8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痰 病因病机 治疗
  
  中医学认为痰是由于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停聚凝结而成,质地稠厚者为痰。正如《明医杂著•痰饮》所曰:“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变生诸病。痰之为病,其表现多种多样,古代医家,对痰致疾病非常重视,如《医门法律》曰:“痰饮为病,十人居其七八。”痰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反过来它又影响疾病的转归。结合现代医学有许多疑难杂症,用现代医学无法解释,按照中医痰的辨证施治,疾病出现明显良好的转归,故古有“怪病从痰治”的说法;因此痰在中医学辨症论治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必要认真研究。
  
  痰的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六淫之邪皆可生痰。《医学入门》曰:“风痰,外感贼邪……寒痰,因形寒饮冷……湿痰,或外感湿滞……”又曰:“痰者,津液所化,风伤肺,湿伤脾,凝浊而生……”《景岳全书》曰:“风寒之痰,以邪自皮毛,侵袭于肺,肺气不清乃至生痰”,即是指伤寒之类,总之,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皆可化而为痰。
  内伤七情亦可成痰。《丹溪心法》曰:“假如痫病,因惊而得,惊则神出窍,窍空则痰生。”《证治要决》曰:“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诞,迷塞心窍。”七情,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七情过用,则生痰,疾病乃生。
  饮食劳倦可生痰。刘完素曰:“酒性大热而引饮冷,冷与热凝结于胸中不散而成湿,故痰作矣。”《医学入门》曰:“热痰因厚味积热……食痰因饮食不化。”又曰“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再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人或暴饮暴食,或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起居失常,或房劳过度,均可引起体内痰的生成。
  总之,痰之生成不外乎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三种原因而致。
  病机: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通过三焦之气化,或化为津,或化为血,以营养全身,无用之物变为汗,或变为气,或变为溺而排出体外,所以无痰以生。《内经•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指的就是肺、脾、肾三脏在水液运行中的作用和水液运化的全过程。
  痰的产生是和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以及三焦决渎不利密切相关。因为肺主治节,肺为表脏,又为水之上源,外邪侵犯,肺已失于宣降,津液凝滞而成痰;若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不能输布水液,亦可聚而成痰。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故脾病则运化失职,水湿停蓄,凝聚日久转变成痰。古人曰:“脾为生痰之本,肺为储痰之器。”就是指肺、脾与痰的重要关系。肾脏寄元阴和元阳,职司开阖。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水湿上泛,可聚而成痰,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精微,亦可生湿成痰。肾阴亏耗,虚火内炽,以致灼津为痰。痰生成之后,又可成为导致各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痰的治療
  从古至今对痰的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千秋。《内经》中对痰的论述不甚明确,先谈到湿,后谈到饮,治疗亦较简单。直到《金匮要略》一书,不仅论述痰和饮,还提出了痰饮的治疗方法,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宋代庞安时曰:“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一身之津液亦顺矣。”元代•朱丹溪曰:“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明代•王肯堂曰:“痰之生于脾气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淤以成者也,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历代医家对痰的治疗都做出了精辟论述。古人治痰的基本原则经过不断发展,现有很多方法,如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法,润燥化痰法,祛寒化痰法和治风化痰法等,需灵活应用,关键在于调动“脾胃”这个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加强其“运化”作用。临床上常用的基本方剂是“二陈汤”。二陈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组成,此方取陈皮、半夏之陈久,能消除本身燥弊,故曰二陈汤。其作用之机理既合乎“不治痰而治气”,又符合王肯堂所说的“健脾之法”;运用二陈汤临证时,可酌情加减。
  二陈汤由《千金方》中温胆汤蜕变而来,即温胆汤去大枣、竹茹和枳实加乌梅;温胆汤,治疗胆虚痰热虚烦不得眠、惊悸不安、口苦、呕吐涎沫,有清虚热、化痰宁神作用;涤痰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胆南星、枳实、菖蒲、人参、竹茹、大枣而成,治疗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语之证;导痰汤由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而成,对顽固性胶结不化的老痰有效;金水六君煎,由二陈汤去乌梅加当归、熟地而成,专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的咳嗽、呕恶、喘逆多痰;半夏白术天麻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白术、天麻、蔓荆子和大枣而成,治疗太阴痰厥头痛。
  例1:患者,女,50岁。主症:咳喘、痰少而黏,自汗、心悸、气短,胸闷乏力。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略数。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内感染。中医诊断为咳喘。中医辨证:此患为脾虚痰湿内生而致。脾虚则气虚,故见自汗气短;脾为生痰之本,脾虚痰生,痰湿化热,则见痰少而黏,痰涎雍塞胸中,故见胸闷乏力等症。治宜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方用二陈汤加减,药用:陈皮15g,半夏10g,麦冬20g,茯苓15g,白术15g,党参15g,蝉蜕15g,川贝15g,五味子5g,补骨脂15g,桑白皮25g,杏仁15g。经治疗后痰转稀薄易咳出,喘逐渐减轻,咳嗽止。
  例2:患者,男,46岁。主症:胸痛气短,头晕恶心,呕吐痰涎,胃中不适,疲乏无力。查: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略数。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中医辨证:本例为气虚湿阻中焦所致。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脉淤阻经络,故见胸痛;脾虚无力运化水湿,则痰浊内停、上犯清窍,故见头晕;痰湿停于胃中,胃之升降失和故见呕吐痰涎。此为虚中挟实之证。治宜益气、活血、化痰。方用二陈汤加减。药用:黄芪30g,延胡索30g,陈皮15g,炙甘草15g,茯苓15g,半夏10g,莪术30g,神曲15g,麦芽15g,瓜蒌20g,菖薄20g,竹茹20g。经治疗后好转,症状逐渐消失。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体会,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其中,阅读能力
我科2003年8月-2005年6月应用腹腔镜切除阑尾31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本文介绍了德国“电子期刊图书馆”(EZB系统)的概况,分析了国内图书馆对电子期刊进行管理与利用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电子期刊集成组织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受损的发病因素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两耳分别测试。结果:筛查4713例,确诊听力障碍6例(0.127%),男4例,女2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无
目的探讨精索平滑肌肉瘤的影像、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收治1例精索平滑肌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男性患者,46岁,因无痛性阴囊左侧肿物13年入院。查体:
本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德育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更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内容。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德育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改善激
现实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总是表现为不同的媒体形态,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检索只是集中于单一媒体类型的检索以及关键词匹配方式的检索,为用户充分收集相关信息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本
目的: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避免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引发潜在的医疗纠纷。方法: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道德修养,培养“慎独”精神;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环节质量控制,建立“
论述影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因素,并通过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防护对策,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以达到保护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的目
精神科护士每天处于高度紧张高度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工作,因此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包括紧张、畏惧、消极、无助、抑郁等,对工作也会产生疲惫感.因此,通过护患及其家属的沟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