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覆盖对果园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农村科学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果园基地生长杂草土壤覆盖施肥技术应用,是一项对于提高果园土壤综合肥力项重要性的土壤资源管理关键技术,其意义在于生草覆盖可以满足培肥地力和生产绿色果实的需要,是施肥制度改革的需要,是旱地果园蓄水保墒的需要,是果园简化管理的需要,更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需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早已开始采用果园生草技术,这项技术百利无一害,使果园能够处于长期发展的状态,能够促进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更高质量、更高产量的果实,对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生草覆盖对果园环境影响展开了研究,提出了生草栽培的应用技术,旨在通过生草覆盖有效改善果园环境.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了当前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其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增加森林资源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业育苗技术是林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当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加快推进本地区林业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升级和革新,全方位提升苗木培养的质量,把握关键环节,从而提升育苗技术的质效.本文基于这个背景,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实践工作展开相关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林业育苗质效的提高.
为了解决现有的输电线路山火风险评估方法中风险指标单一、过于依赖主观经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元可拓的输电线路山火风险评估模型.首先,收集对山火发生概率产生影响的人为、地理、气候以及线路4大类共15个风险指标,构建了输电线路山火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形成主观赋值权重与客观计算权重结合的评估指标组合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物元可拓评估模型,计算风险指标关联度,基于关联度大小确定最终输电线路山火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对南方某省份输电线路工程进行实例分析,对其山火灾害风险等级进
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由多个虚拟电厂介入的配电侧市场运营机制日趋复杂.研究了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侧市场交易策略,进而构建了一种用于动态定价和市场出清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最小化配电系统运营商成本为目标,计及潮流和运行安全约束;下层以最大化虚拟电厂收益为目标,求解经济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化技术和互补原理将下层问题转化为均衡约束,进而基于强对偶理论将原始非线性双层优化模型转化为单层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算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的影响下,社会居民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明显提升.为此,我国大规模开展园林工程建设.但在园林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受到施工方法与技术水平等限制,管理质量较低,难以保证园林工程建设效率.为此,本文分析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方法、管理问题与管理过程有效措施,以保障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质量.
无人机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之一,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在众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林业事业发展非常重要,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而且在林业虫害调查防治、森林火灾监测及防治等工作中都得到了有效运用.本文针对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对促进无人机技术在林业事业发展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思路.
为了证明腐熟剂在稻草还田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水稻的株高和千粒重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选择三种腐熟剂,对比分析对照组的差别,来重点研究腐熟剂对稻草还田腐熟程度、土壤内部理化性质、水稻生长发育和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施用不同腐熟剂对稻草还田腐熟效果影响比较明显,能够进一步缩短腐熟时间,高效改善土壤结构,有效降低土壤内部酸度,增加土壤内部有机营养物质和养分含量,水稻产量显著增加,产量增幅达到了近9%,但不同类型的腐熟剂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明显.
1)自2011年7月22日始,洪灾过后改种玉米播每推迟期1d,成熟期平均推迟3.62d,吐丝期推迟2.25d;2)秋玉米生育期内日均温每下降1℃对产量灌浆结实的影响表现为,吐丝至成熟的历期则延长3.43d,成熟期推迟10.02d;3)灾后不同播期影响秋玉米产量构成,表现为每推迟播种1d,每穗结实粒数平均减少13.9粒,千粒重平均减少6.71g,理论单产减少51.83kg/667m2;4)随着生育期内日平均温度的下降,对灾后改种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表现为日均温度每下降1℃,每穗减少实粒数40.16粒,千粒重
项目前期,工程技术人员常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初步判断采用太阳能供暖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但是传统太阳能资源评价方法忽视了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能季节性波动的巨大差异,且未反映太阳能设备的实际使用时长,不能客观表征太阳能供暖设备投资收益,导致评价结论失真.提出以项目所在地供暖期的太阳辐照量指标为基础,通过计算太阳能设备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建立了太阳能供暖适宜性区划方法,为太阳能供暖工程前期决策提供了相对准确的评价依据.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太阳能的能量密集程度(强度量)和可利用的时间长度(广延量),具有较
系统梳理了包括WHO手册、美国手册BMBL-6、加拿大标准CBS-2、澳/新标准AS/NZS 2243.3及我国标准GB 50346、GB 19489在内的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领域重要的标准或指南.重点介绍了标准或指南中关于实验室全面性能检测、认证方面的要求或规定,并对各标准中关于检测、认证方面的具体参数、指标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全面叙述了柞蚕生产的起源、历史、传播、柞蚕生产的技术进步、发展柞蚕生产的意义、发展前景、蚕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