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灵魂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拓展性课程在集聚校内外资源、推动办学特色形成、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直受到广大基层学校的重视。我们课题组开发的《小学水科学》是浙江省第三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配套的4册校本教材《我们与水》被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省内第一套“水科学”教材,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的批示盛赞,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此课程带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打开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新局面,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典范。《小学水科学》课程的成功开发,进一步说明了选择、提炼和转化好课程资源是开发学校特色课程的灵魂。
  姹紫嫣红总是春——让课程资源从“素材”走向“题材”
  目标、资源、实施、评价等课程的基本要素中,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材料和条件。我们之所以选中“水科学”题材来开发课程,是基于学校传统、地域特点、学生需要和社会热点的综合把握,以期“激发学生了解水科学兴趣,实施水科学启蒙教育,培养爱水、爱乡情感,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一、由隐到显,选择“水科学”资源合学校办学传统之题。学校位于会稽山脚下,处于古代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的寝陵旁边,学校自建校伊始就以“传承大禹精神、培育会稽精英”为己任。“讲大禹故事、访大禹足迹、表大禹功绩、学大禹行范”是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大禹的功绩集中在“治水”和“立国”两端。学习“大禹治水”精神要“知水”,需要“了解水、亲近水、爱护水”,实施“水教育”的诉求和了解“水科学”的需求,已由“隐含”在背后移身至前台,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显性”要求。开发“水科学”课程,挖掘“水教育”资源,是基于学习“大禹治水”精神的传统教育所需,是来源于此、植根于此的必然选择。
  二、由近到远,选择“水科学”资源合绍兴地域特点之题。绍兴是著名的水乡,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万桥静卧,轻舟穿梭;绍兴的历史是一部治水发展史,继大禹之后,历代皆以浚河治水为治越首策:越王勾践建山阴古水道,东汉马臻营八百里鉴湖,晋凿运河,唐连海塘,明汤绍恩造三江闸……水利之业,代有所成;绍兴的经济与水密不可分,“鱼米之乡”的农业离不开水,“黄酒之乡”的工业源于水,“舟行碧波”的运输业赖于水,“万桥之乡”的旅游业兴于水……地域资源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首选,生于斯长于斯的水乡儿少,学习“水科学”,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有近水楼台的便利,更有义无反顾的内需。水乡泽国的绍兴呼唤“水科学”教育,水乡学校开发“水科学”课程势在必行。
  三、由小到大,选择“水科学”资源合当前社会热点之题。当前,经济发展了,但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水污染、水危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样不容乐观!浙江省适时提出了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新举措,绍兴也开展了“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两重”行动。“五水共治”和“两重行动”迅即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响应:“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用、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这些鲜活的时代资源和社会资源,必然跃入需要主动融入社会、开放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开发“水科学”课程是主动接轨社会、实施开放办学的现实举措,更是新时期学习“大禹精神”的实际行动。
  四、由散到整,选择“水科学”资源合学生学习所需之题。我们小学生天天见到水,时时离不开水,水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生活伙伴;但小学生真正了解水吗?真正知道保护水、节约水的办法和道理吗?他们面对这个熟悉的朋友似乎又很陌生。“似懂非懂、若即若离”的时候正是需要“跳一跳摘果子”的时候,正是需要学习并且恰好学习的时候。选择“水科学”的资源正是顺应并且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帮助他们去学习、探究,去发现、实践;推动他们去学习水科学的知识,探寻水世界的秘密。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开发课程的方向,这是开发“水科学”课程最大的价值选择。
  删繁就简三秋树——让课程资源从“题材”走向“教材”
  “水科学”的内容博大庞杂,丰厚精深。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拓展性课程的资源和材料,需要梳理、取舍和统整,进行题材的重组和编排,加以改写和修饰,需要将博大的素材简约化、条理化,将精深的题材浅显化、通俗化,将原始素材改造成适合学生探究、实践和学习的“教材”。
  一、将题材主线化整合。“水科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涉及到水的分布、运动、循环等规律,涵盖了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等知识。主要包括: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水教育等方面。作为对小学生的“水科学”教育,应是最基础、最基本、最常见的知识和最需要了解的现象。如何在有限的学段内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水科学”的庞大体系,我们设计了“主线化整合”的办法,确定“水文知识、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利用、水文化”等五条主线组织材料供学生学习探究和实践体验,具体内容为:
  二、将题材结构化梳理。面向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静态的单科的文本教育,需要组织大量适宜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识水、用水、惜水、护水、治水”等五种活动形式,纵向贯穿到三至六年级,分别在三、四、五、六各个年级横向铺展实施,形成纵横交织的结构化网络,既统筹兼顾,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确立相应的目标如下:
  三、将题材序列化编排。“水文知识、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利用、水文化”以明线陈列,“识水、用水、惜水、护水、治水”以暗线铺展,在四个年级中纵横交错,以“故事乐园、游戏天地、动手动脑、我的点子”等栏目穿梭交替,既避免重复、又克服遗漏,既考虑适切性、更关注递进度,既有涵盖面、更具平衡性,明暗交织,图文交响,编排成清新清丽、童言童趣的《我们与水》教材:
  1.《我们与水》各册主要内容
  2.《我们与水》各册栏目设置
  第一、第二册栏目为:故事乐园、游戏天地、动手动脑、我的点子、民谚诗谣、评价寄语。
  第三、第四册栏目为:阅读园地、尝试发现、考察探究、创新点子、歌曲诗文、在线充电、评价寄语。
  未成曲调先有情——让课程资源从“教材”走向“学材”
  课程开发的第一主体是教师,课程实施的第一主体是学生,编写的教材要为教师的即时开发预留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便,如此,才可望使资源由单向走向多向,由静态走向动态,由被动接受学习走向主动探究实践。我们将教材《我们与水》定位为兼具“集学、导、做、记于一体的汇集本,学习水科学基础知识的学材,进行水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指南,记录学生实践过程和探究成果的记载本”等功能的《“学与做”手册》,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在编排体例上,以主题为点,以栏目为线,分册呈现“学”与“做”的体系;在编排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生活性、兼顾应用性、体现开放性、落实体验性;在学习引领上,提倡自主学习、强调团队合作、促进成果共享、方便多元评价;在活动预设上,关注“学与做”一体、引导“知与行”统一,学以致用、用中明理。
其他文献
写作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写作水平也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体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基础知识,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而对写作的评价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学习的综合判断,好的写作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如何提高写作评价水平进行阐述。  一、写作的评价主体由教师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是所有的任课老师中最特别的存在,因为班主任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还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班主任不仅身负教育重担,还肩负着整个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班主任不好当,好的班主任更是难当,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懂得权力集中,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权力的下放,该放手时就放手,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更好地进行教学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  小学
期刊
【摘 要】  高三美术班基础弱、复习时间少,要想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名句默写要绝对重视。本文对考试中默写失分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备考对策。  【关键词】  高考语文 美术班 名句默写 对策  高三美术班,因其要专业训练和专业考试,基本要到12月8日之后才能正式进入文化课复习。他们高考文化课复习、任务重,时间少。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因较长时间未接触而遗忘。名句名篇默写是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
期刊
犹记得我在高中里第一次做班主任,那是中途接班,想想都是一部血泪史。那时的我,年轻气盛、急功近利、眼里容不得沙子,只知道蛮干而不懂得巧干,到最后就是很辛苦付出,却很难俘获学生的心。想起曾经的我,怎一个“傻”字了得?人真的只有接受教训后才能成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年复一年的实践中,我觉得离不开“真”和“实”,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反思。  对于一个刚组建的新班级来说,班级建设必须开好头,比如班规班
期刊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也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表达,表达出自己最为“本真”的想法,“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更是成为了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杆;作为学生,也越来越不迎合教师的“虚假”游戏,“以我眼观物,让万物皆著有我之色彩”更成了学生在课堂中追求自我存在的重要价值点。在教师的预设跟不上课
期刊
【摘 要】  文本细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策略,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一篇课文中,可进行细读的内容很多,学生可以根据文本的情感恰当选择内容进行细读,通过细读文本去理解课文情感。文本细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运用?本文从细读文本标点,精准感知文本内涵;细读重点词句,找准文本感知通道;细读背景资料,拓展文本理解渠道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细读文本 细读标点 细读词句 背景细读 
期刊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教师的着意引领下,发挥音乐独有的感染力,挖掘语文与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载体的共性,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音乐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音乐铺路,情境交融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语文课堂阅读教
期刊
【摘 要】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课堂出现“满”和“赶”的不良现象,对此笔者从课堂目标的精简和简练集中的教学过程两个角度阐述了课堂建构的简与繁,以期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角度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  简与繁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周先慎先生在《简笔与繁笔》中说,“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又特别提倡“简练为文”,反对“繁冗拖沓”的不良文风。这篇文艺随笔虽然指向文学创作,但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写对话的格式;  2.体会写对话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3.灵活运用三种对话形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养成认真倾听、细致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灵活的方式进行人物对话描写,塑造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是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绘本教学与游戏体验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原文再现,初步感悟  1.通过《陶罐和铁罐》一文,回顾文章抓人物特
期刊
【摘 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载体。好的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表达了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世界,它是学生独具匠心的“创作”。生本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将生本教育应用于作文教学中,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作文成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舞台。本文从以学生兴趣为突破点,释放生本教育魅力;以掌握技巧为爆发点,释放生本教育魅力;以挖掘素材为创作点,释放生本教育魅力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