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绣花鞋遇上超短裙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好多年没见了。就像平静的池塘里,忽然扔进了一个石子,雪的到来,让山平静的心再次荡起层层涟漪。
  那一年的夏天,一所古色古香的中学。那么多的女生,像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山的身边飞来飞去,雪是最安静的一只。山想,雪应该生活在唐朝、汉朝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如果时光回到几千年前,雪一定是最受男人欢迎的那种古典安静的女子。雪如其名,喜欢白色:白色的长裙,白色的凉鞋,白色的书包……每次看到雪的时候,山就想起了当时最流行的一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山想,要是雪去演白娘子,肯定比赵雅芝还要棒。
  当然,山不敢自比许仙。肤色黝黑瘦不拉叽的山只是来自边远山区的一个普通男孩,他所生活的那个村庄,贫困、落后,藏在深山峡谷中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山是第一个走出大山到这个小城的人,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在小城坚硬的水泥路上,山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鞋子,那种土得掉渣的布鞋。在学校班级里,山唯一的骄傲,就是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也是他的父母和整个村庄的骄傲。
  雪是山的同桌。《我是一双来自山里的布鞋》,有一天,雪看见了山写的作文题目,就呵呵呵笑了,露出一口好看的碎牙。“难道我不像一双布鞋?”山有些不好意思了。“像像像!”雪又笑了,递给山一朵白色的小花。“这是什么花?”“缅桂,家里栽的。”“哦。”他闻了闻,好香。山没见过缅桂花。在山的老家,没有缅桂,只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还有家门前的槐花,桃花,梨花……
  “喜欢吗?我家里很多,可以每天送你一朵。”山优异的成绩让雪羡慕,对山也就有了那么一份特殊的亲近感,两个人不由自主地走近了。然而,一天一朵缅桂花的日子过得很快,“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一曲陈淑桦的《滚滚红尘》还没唱完,那种蹲在街头花五毛钱唱一首露天卡拉ok的日子似乎一下子就过去了。初中毕业后,山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而雪却去了州里的重点高中。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尽管山也经常会想起雪,想起那些缅桂飘香的日子,但相见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山甚至觉得,雪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他了。
  中专毕业后,学医的山被分回了乡镇卫生院。雪呢,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省里的大学。雪经常给山写信,但山很少回信。山觉得,现实就是现实,自己本身就是一双土得掉渣的布鞋,土里来,土里去。而雪就像城市流行的超短裙,美丽而高贵……凭着高超的专业技术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山很快成为了卫生院的骨干,三年后,老院长退休,山成了全县最年轻的卫生院长。
  而就在这时,大学毕业的雪,通过公务员考试到了山所在的乡镇办公室工作。“这些年过得好吗?”雪到山工作的卫生院找他。“还算行!”快到山宿舍的时候,雪突然看到院子里有两棵缅桂花,可能才栽不久吧,尽管还没开花,却长得已是枝繁叶茂。“走吧,老同学。”看雪发呆的样子,山的脸刷地红了:“这是前久乡里统一搞绿化活动时剩下的树,我看到医院里有快空地,就拿回来栽了。”
  雪笑了笑,还是一嘴好看的碎牙。其实雪知道,乡镇里的绿化一般都不会用价格很高的树种,何况是缅桂,好几十元一株的。推开门,很简单的单身宿舍,一抬头,雪又愣了,怎么又是缅桂?在山的床头,挂着一幅很大很大的缅桂花图,与原本就很狭小的宿舍显得格格不入。那一天晚上,他们谈了很久很久,从那个古色古香的中学,到那个美丽的风花雪月的城市……只可惜,雪后来什么都不记得了,临出门前,雪暗暗骂了一句:这该死的缅桂。
  以后的日子,变得更加甜蜜又惶惶不安的起来。
  那时的乡镇,男女职工比例严重失调。雪的到来,无异于在原本就躁动不安的狼群里来了一只漂亮的羊。每天一下班,就有许多单身小伙有事无事往雪的宿舍跑,这当中,有学历比山高的,有长得比山帅的,那些父母在城里当领导的甚至许诺说只要她肯嫁,就马上把她调城里去……而雪总是一笑了之,在雪的心中,只有山一个,尽管山从没对她说过那三个字,但雪知道,山的心中有她。
  是啊,山也爱雪,却有太多的担心,就像别人说的:只有山上的石头滚下涧,没有涧里的石头滚上山。像雪这么年轻的公务员,不超过一两年肯定要调到县里的某个大局。山想,超短裙肯定要配性感的丝袜,高贵的高跟鞋,怎么能和一双布鞋在一起呢?“我就是一双布鞋,配不上你这条超短裙。”山说。雪不管,依然死心蹋地的爱着他。
  又是一个夏天,山和雪同时到县里出差,晚饭后,两个人一起上街,逛着逛着,雪忽然调皮地照他呶了呶嘴。山一看,只见前面有两个女孩,超短裙、黑丝袜,脚上穿着的竟然是一双绣了大红大绿花边的绣花鞋。雪笑了:“嘿嘿,你不是问过我自己像不像一双布鞋吗?你就是双布鞋,不过也是一双绣了花的漂亮的布鞋,现在的小城啊,就流行超短裙配绣花鞋!”
  山也笑了,是一种很轻松很开心的笑,因为他忽然间觉得,只要有爱,人世间没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就算绣花鞋遇上了超短裙,同样可以成为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山决定,当天晚上就向雪求婚。
  
  责任编辑 张乃光
其他文献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大理这块294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景名胜、亭台楼榭、殿阁庙宇、寺院古刹遍布,历代文臣武将、高人雅士、贤达名流、诗人联家、专家学者留下不少奇联妙对,给大理这块历史悠
期刊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     元夜燃灯处 张灯踏歌乐    “灯从唐王起,戏从唐朝来”。这是弥渡民间最为流行的传说,现今接灯时仍供奉有“唐朝
期刊
每年繁忙的栽秧时节后,居住在洱海北岸的白族人民都要到本主庙举办“晒嗯勾”(洗牛脚)的祭祀活动,这种民族习俗代代相传,年代久远。  春耕栽秧是决定一年收成好坏,关系着农家一年生活的重要农事活动。过去,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话叫做“皇帝老爷栽御秧”,充分说明历代春耕栽插在农民心中的重要位置和重视程度。栽插前必须先翻挖土地,长时期以来,耕牛担当翻犁土地的重任,成为农家的宝贝。我国人民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民间故
期刊
白乡月夜    白乡之夜,总是来得不知不觉。太阳下山好久了,天还是亮亮的,当你觉得眼前景物有些模糊时,月亮已经挂上树梢了。  这是一个远离苍山、洱海,居住在千米高峰上的白族寨子。60多户人家散布在向阳的一面山坡上。眼前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如果不是亲临,我想也想不到会在这二千多米高峰上,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白族寨子。  清幽无垠的月亮下,朦朦胧胧月色中,
期刊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大理古城走走。  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蒙蒙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身成一个环境典雅的购物、消遣场所。过去一直反感商业味太浓太重的地方,特别是把一个清悠的小城改装成一个市场更是厌恶,但随着世事的磨砺,渐渐接受了这一切。毕
期刊
岁末年首,我们回望走过的脚步,总会珍视那些来之不易的进步,以期以更稳健的步伐,向新的一年,进发!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大理文化》完成了从双月刊到单月刊的华丽转身;这一年,文联下属的十一个协会全部建齐;这一年,各个协会都凭着一股子勇气,在风云激荡的市场中,以文学、艺术的双重魅力,来向世人展示大理的种种特质;各个协会都努力创新工作,相互配合,一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气场,并向社会的各个层面辐射……这一切,
期刊
目 标  老高退休之后,很想将自己多年来写的文章结集成册,给儿女、朋友留个念想。在整理旧作的过程中,老高发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表的作品大多散失。他只好到图书馆查找,借阅、复印。但最终有几篇未能找到。于是,他便去找当时的文友,问问他们是否收藏下来?  老高最先想到的是喜欢收集文友文章的退休教师老谷。于是,便给老谷打电话。老高说了文章的篇名后,老谷说:“你的大作都有,但是全在剪报本上,等我去文印店
期刊
时间:2010年07月03日下午14:00  地点:大理州白剧团办公室  话题:大理白剧的现状和未来。  主持人:左家琦(大理文化编辑)  谈话人:  杨益琨:大理州文化局副局长、大理州戏剧家协会主席。  彭 强:大理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州歌舞剧院院长助理。  周美润:大理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弥渡县文体局副局长、弥渡县花灯剧团团长。  左家琦:在民间文化保护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作为州戏
期刊
山茶花    我的故乡在深山腹地。那里,有一片谦和美丽的山茶,总是灿烂在我的记忆深处。  从小就喜欢山茶花,喜欢它的平静和从容,更喜欢它的耐寒和谦和。每年的春节前后,正是风干物燥之时,许许多多的野花还懒洋洋地沉浸在往年的旧梦之中,山茶却已经在寒风中悄然吐蕾、绽放,即使没有一个观众,它也在蓝天之下不卑不亢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它那么平静,那么从容,只要是扎根在土壤中,即使再贫瘠,也要绽放一次,就美丽一次
期刊
吴哥是一段历史,吴哥是一个象征,吴哥是一个符号。  作为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柬埔寨吴哥窟,是世人向往已久的地方,许多人向往归向往,却一次也没有去过。而我,却因为工作的关系,从第一次到吴哥起,迄今已近十年,至于去过多少次,我已无法记清。那些著名景点,什么巴戎庙、斗象台、大法庭,什么女王庙、巴肯山,什么小吴哥等等,我都熟之又熟,甚至哪里有一个弹坑,有一段游击队写的文字,我比当地导游还清楚。但是,对于我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