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原人才高地实现百年河大振兴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教育(高校版):娄校长,您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就“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这个话题和您对话。3月2日,您第六次将“关于均衡高等教育资源”的提案带上全国“两会”,堪称“最执着”的委员之一,在为您的执着感动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您作为河南大学校长为办好河南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责任。这次河大入选此项工程,应该说距离您努力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您怎样看待这次机遇?未来的五年怎样把握机遇促进学校发展?
  娄源功: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已成为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自然也包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如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归纳为16个字:数量满足、质量达标、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然而在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严重不均衡:在中西部地区,有13个省(市、区)目前仍然没有一所中央财政直接供给的高校。河南尤甚,没有一所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没有一所“985”高校,也没有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研究院(所),是真正的“四无”省份。
  我6年执着于中西部高等教育均衡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尴尬的事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整体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年,国家主管部门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快速、协调、均衡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包含“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和“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这两个工程和一个计划,是中央政府继“985工程”“211工程”后为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而实施的重大建设专项工程,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历史性遗留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河南省有7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位列全国第一,但若按实际人口比例,此数量仍显不足。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部地区14个省(市、区、兵团)的关心和支持。省委、省政府对河南大学提出明确目标,即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入选本次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也是我们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将结合省政府下发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0—2020年)》,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实施师资队伍攀登工程,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素质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实施学科振兴工程,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实施服务社会发展工程,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河南教育(高校版):这项工程的目标是要中西部部分学校发挥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对地方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使广大本科生受益,推动整个中西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个目标,您有哪些思考?河大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娄源功: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实施,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我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借助“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有利平台和资金支持,河南大学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本科生教育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办学内涵建设,为河南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软硬件的国际化标准建设。积极与国外开展合作,按照国际模式和超前建筑设计理念,修建和打造适宜思想碰撞、激发思维活跃的研究型、开放型、人文型建筑空间,同时做到现代信息系统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二是积极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2012年,河南大学国际学院在郑州市龙子湖畔成功奠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利用传统办学优势和郑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学校将全方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迈阿密大学等世界100强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中原国际教育高地,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使本科生在省内也能享受国外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是科学调整专业学科结构。根据我省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与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学科专业,建立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更加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四是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要坚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对接,构建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基础理论系统厚实、专业口径宽、方向灵活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河南教育(高校版):您曾说,大学是个“泡菜坛子”,学生是“熏”出来的。“你是北大的,毕业后就带着北大味儿,你是河大的,毕业后就一定能带着‘河大味儿’”。我很赞同您的这个形象的描绘。也就是说,一个学生身上必定要打上母校的烙印,而这烙印就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带给学生的终身的收获。我想听一下您概括的“河大味儿”。
  娄源功:“泡菜坛子”是个形象的说法,实际是指大学要办出特色,坚持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河大味儿”就是百年河大精神的一种典型表征。作为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启者,河南大学在百年发展中,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铸就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每逢机遇降临,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河南大学自强不息;每当危难来临,总有一种意志在支撑,使河南大学百折不挠。这种河大精神,是百年河大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河大味儿”也是河大学子的集体精神面貌。河大学生喜欢称自己为“铁塔牌”,依傍河大明伦校区的北宋铁塔,历经千年风雨和炮火洗礼,坚韧挺拔、不屈不挠,早已成为百年河大的象征。在学校培养的40余万名被誉为“铁塔牌”的河大人中有56位成为院士或学部委员,150余人担任或曾经担任过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一如铁塔的稳重、正直、坚毅,他们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关键时刻敢为天下先,独领风骚,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河南大学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河大味儿”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目前,社会上评价河大学生经常提到两个字:“好用”。当下的河大学子国际化方面英语精、信息化方面电脑通、社会化方面素质高、专业化方面能力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受到社会普遍肯定,也对“河大味儿”进行了新的诠释和注解。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具有“河大味儿”的“铁塔牌”学子,都将一直坚持勇担天下重任的责任感和信念,坚持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无私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河南教育(高校版):您曾把高校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您称之为国家队;一类是通过地方财政和多渠道获得支持的高校,您称之为地方队。按这个比喻,河大应该算是地方队。我们知道,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核心理念在于“提高质量、内涵发展”。那么,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未来如何发挥地方队的特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让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再上新台阶?
  娄源功:河南大学作为一所在我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百年老校,虽然经费支持属于地方队,但很多学科一直处于国家队水平。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把“学科上的国家队”作为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当前,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我省的核心任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必由之路。河南大学按照“坚持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突破,实施五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努力实现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力的重大突破,坚持用国家队的学科实力服务于地方建设。具体思路和做法是:坚持三个融入,即融入国家战略、融入中原发展、融入行业进步。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大行业、面向大事业、面向大企业。打造四个高地,即打造育人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集聚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集聚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打造创新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先进技术支撑;打造服务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文化引领。
  河南教育(高校版):河大是百年老校,在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我们也期待她能跻身全国一流大学,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请您寄语河大的莘莘学子。
  娄源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河南大学这句校训传承了一百年,践行了一百年。衷心希望河大的莘莘学子坚持百年河大精神,追随前辈奋斗足迹,坚守铁塔风骨,自强奋斗不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原梦、河大梦”:肩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成为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树立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中原崛起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道德上坚持独立人格,学术上坚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行动上坚持脚踏实地和开拓创新,实现河南大学百年名校的振兴。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以及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好地实现大学“育人”的最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郑州大学3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样本调查分析可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应该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心理及价值观,树立感恩意识,实现由“他助”转变到“自助”再到“助人”,进而实现“育人”这一最终目标。  关键词:家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学生对宿舍有正确的认识,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需要大学生克服自我服务偏见,进行换位思考等。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印象管理理论;自我服务偏见理论  2013年年初,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将社
期刊
河南教育(高校版):张校长,您好!您认为河南工业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对学校的发展规划有着怎样的影响?  张元: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加明显。2012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缩小中西部
期刊
百年风雨回望眼,今朝春光倍还人。  2012年7月6日,是河南农业大学人的节日。  河南省人民会堂。河南农业大学百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回良玉、刘延东等时任和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题词、贺信,温家宝同志亲笔题词:“扎根沃土、厚生丰民,中国要有最好的农业大学。”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到会并讲话,省四大班子领导共同出席,32所中外农业
期刊
提高教育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当下中国,既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因为历史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稀缺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资金、学科门类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式发展,迅速从“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完成了一次历史跨越。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在很多研
期刊
创建于1973年的周口师范学院坐落于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历史文化名城周口市。吮千年文化滋养,依厚重历史沉淀。建校40年,周口师范学院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秉承“尊道贵得,博学善建”的校训,潜心践行现代大学职能,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兴校育人之路。2002年3月,学院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普通高校。升本以来,学院办学成就斐然,先后被授予“省
期刊
十年弹指挥间。周口师范学院升本10年来,一直努力推进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的转型,单一教师教育专业向教师教育专业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转型,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在实践发展中进一步明晰,学院的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更加符合自身发展实际,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各项事业全面、协调、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探索中,周口师院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特色办学,努力提
期刊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化内涵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遍地开花,趣味盎然,润物无声。近年,周口师范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思政课教学为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全面成才为根本,以特色品牌活动为引领,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文化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意识和首推意识
期刊
“好学力行、勤勉求是”的学术氛围,风格典雅、景色宜人的校园环境,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演绎着这所大学的勃勃生机。近日,记者走进百年学府——河南理工大学,深深地被她浓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校园环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所感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开启了高等教育发展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新征程。”河南
期刊
从成长经历和发展走向看,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高、大、快、强”。所谓高,就是开放程度高;所谓大,就是信息量大;所谓快,就是思想变化快;所谓强,就是个体意识强。  当代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观点的多样性。他们注重自我感受,善于独立思考,希望在平等交流中追求真理,喜欢在对社会现实思考中选择真知。在行为上,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在生活中,追求自立自强;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