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这几个句子要细细品读,但不知道应该怎样品读,于是只好叫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男声读,女声读,全班读,个别读,教师自己也示范着读,以为这就是品读。知道这里是个文本空白,可以充分开掘,但不知道怎么开掘利用,于是,只好笼统地说: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拿出笔,把它写下来,由学生天马行空。知道文本情景体验的重要,可不知道哪些情景可引导学生体验,哪些情景无法让学生体验,于是,只好随心所欲,想着体验就体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课堂教学现象,相当普遍。知其然,这说明教师们在理念层面已经认识到位了,教学思想和观念已经更新了;不知其所以然,这说明教师们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不得要领,或者说还没有方法和窍门,还不娴熟。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粗糙、粗疏、粗浅,就像烧菜,烧是烧熟了,作料也加了,但不入味,不美观,没香气。对于许多青年教师来说,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从“粗糙”到“精致”,不但要知其然,而且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阅读教学才会实在而有效。本文就当下阅读教学中的两种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进行分析。在着重分析症状的同时,也将举出一些具体改进的方法。
品读语段——简单重复
品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品字三个口,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读、思考、咀嚼,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温度与情感、哲理与魅力。选择文本中的典型语段或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既有助于理解的深入,也有利于阅读方法的掌握。许多语文教师都清楚,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应该挑选部分段落进行品读,但是,对怎么带领学生品读,往往束手无策。例如《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选择这段文字进行重点品读,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段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嘎羧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内心世界,其语言张力十分庞大。怎么品读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生朗读一遍后)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嘎羧始终不忘象鞍。
师:说得很好。这段文字说明嘎羧对象鞍有很深的感情。下面请×××再朗读一遍,要求读出感情。(生读)那么,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嘎羧对谷种和玉米像丢垃圾似的丢了,而对象鞍却如获至宝。
师:说得非常好。请×××再读一遍,要求读出不同的感情来。(生读)课文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嘎羧对象鞍有着无比浓厚的感情,虽然二十六年过去了,但它依然念念不忘,全班同学再读一遍。
这样读读讲讲,算不算品读呢?似乎可以算,因为也是边讲边读。但我以为,这是停留于文字表面的分析,是过于理性的拆解,它没有引导学生触及语言的温度,没有咀嚼出语言蕴藏着的浓浓的滋味。虽然在形式上有不同方式的朗读,但在实质上是简单重复,没有梯度。品读应该有提升,应该有理解上的深入,情感上的推进,语言上要能咀嚼出独特的滋味来。同样是上面这一段文字,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生朗读一遍后)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嘎羧的什么情景?
生:写了嘎羧见到象鞍时的激动情景。
师:激动情景,“激动”一词概括得很好!你能读出激动来吗?(生读)激动的情景通常应该读得高昂而热烈,而你却读得低沉而缓慢,为什么?
生:这是对嘎羧的动作描写,而不是嘎羧的语言。
师:是通过动作来表现嘎羧内心的激动,而不是通过语言的描写来表现的,是不是?
生:对。
师:好。我们用低沉而缓慢的语调来读一遍。(读后)最能表现激动的是哪几句?
生: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为什么是这几句?
生:这里的许多动作都可以说明嘎羧当时的激动。
师:为什么它“一下子安静下来”,好像不激动嘛?
生:嘎羧表面安静,内心却心潮澎湃。
师:“摩挲”是什么意思?摩挲,一般用在什么时候?久久地库挲表明了什么?
生:“摩挲”是抚摸的意思。一般用在亲人之间。这里说明嘎羧见了象鞍就像见到了亲人。
师:为什么“眼睛里泪光闪闪”呢?嘎羧想到了什么?
生:嘎羧一定是想到了惨烈的战斗,想到了壮烈牺牲的战友。
师:是的,正是惨烈的战斗和壮烈牺牲的战友让它激动不已。让我们带着这种深切的缅怀之情,再朗读一遍,要求读得深沉一些。
这里,教师从情景描写的特点入手,先引导学生感悟情景的激动,再引导学生把握这个激动的特殊性:表面安静,内心激动。然后深入到关键性的词语——“一下子安静”“摩挲”“泪光闪闪”等,一一品味。从宏观一中观一微观,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每推进一步,或全体,或个别,朗读一遍,一遍有一遍的具体要求。
从上述例子中也许我们可以看出分析与品读的区别:分析侧重于内容的概括和语言形式的指认,是比较理性的梳理或拆解,是站在文本的岸边指指点点:而品读则是侧重于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品读先是进入文本之中的亲身沉浮,然后再爬上岸,说说议议,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空白开掘——嫁接舛错
文本有空白。越是凝练的优秀作品,其空白点往往越多。开掘文本空白,是阅读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事情,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空白的文本相当于浓缩的干枣,让人一下子看不透彻,一开掘,犹如干枣浸涨了,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此,许多教师都有足够的认识。但是,怎么做到有效开掘,有些教师往往不得要领。
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被选入教材(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后,经常可以听到有教师执教这篇课文。课文后半部分在写到母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后,有这样一句: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这是一处文本空白,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一些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往往这样安排:“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后,“我”是怎么想的呢?然后交流点评。
生1:妈妈,你真是世界上最慈爱的母亲,我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师: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 子。
生2: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为母亲争光。
师:你有远大的理想,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3:妈妈这么艰难挣到的钱,还给我买书。等我以后赚了大钱,一定要买很多山珍海味慰劳母亲,让她能安度晚年。
师:你看到了母亲的艰难,你也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希望你能永远孝顺你的母亲。
空白的开掘,不是随意的填充,必须吻合文本的原意,必须气脉相通。嫁接上去的语言必须血肉相连。《慈母情深》中的空白开掘,表面上看,学生写出来的这些话都围绕着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但实际上,它和原文的气脉不相通,语意不顺畅。“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时候的“我”,怎么会想到全世界的母亲呢?怎么会想到以后一辈子呢?怎么会想到山珍海味呢?怎么可能还会想到要为国家、为人民好好读书呢?课文接下来不是有这样一句吗?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想得很现实,想的就是眼前的东西,一点也不高大,更不长久,因为那时的作者还是个似懂非懂的大小孩。那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崇高和博大”呢?主要是教师缺少引导,没有结合上下文:学生没有进入角色,只能借助惯用的思维和口号,写些大而空的话。有一位教师讲到这里时是这样引导的:“‘我’为什么拿着钱不去买《青年近卫军》而是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切口小,针对性强,又结合了下文,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写出来的感想,文脉相通,贴切自然。比如:
以前我不知道,妈妈的活原来这么苦!我太不懂事了!
真的,我不该只想着自己读书,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啊!
书,不买了,以后总有机会的。听说罐头有营养,还是给妈妈买听罐头吧。
要是妈妈的身体垮了,那我们的日子怎么过啊?妈妈,你也得补补呀!
这些语言,没有高调,不是大话,却十分符合此时此境此人,与原文血脉相通。这样的开掘,才是有意义的。
开掘空白,需要想象,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需要联系上下文,否则,就没办法开掘。这好像有一个窟窿要填充,总要先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采用恰当的方式。寻找填充的材料,就是想象力的发挥。
从粗糙到精致,需要有一个“琢”的过程,“磨”的过程。“琢”什么?琢文本的主旨、情感,琢事件的前因后果,琢人物的个性特点,琢彼时彼地的生活环境;“磨”什么?磨文本的语言特点,磨出语言的韵味来,磨出语言的色彩和性格来。只有细细地“琢”和“磨”,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精致。
品读语段——简单重复
品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品字三个口,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读、思考、咀嚼,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温度与情感、哲理与魅力。选择文本中的典型语段或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既有助于理解的深入,也有利于阅读方法的掌握。许多语文教师都清楚,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应该挑选部分段落进行品读,但是,对怎么带领学生品读,往往束手无策。例如《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选择这段文字进行重点品读,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段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嘎羧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内心世界,其语言张力十分庞大。怎么品读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生朗读一遍后)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嘎羧始终不忘象鞍。
师:说得很好。这段文字说明嘎羧对象鞍有很深的感情。下面请×××再朗读一遍,要求读出感情。(生读)那么,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嘎羧对谷种和玉米像丢垃圾似的丢了,而对象鞍却如获至宝。
师:说得非常好。请×××再读一遍,要求读出不同的感情来。(生读)课文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嘎羧对象鞍有着无比浓厚的感情,虽然二十六年过去了,但它依然念念不忘,全班同学再读一遍。
这样读读讲讲,算不算品读呢?似乎可以算,因为也是边讲边读。但我以为,这是停留于文字表面的分析,是过于理性的拆解,它没有引导学生触及语言的温度,没有咀嚼出语言蕴藏着的浓浓的滋味。虽然在形式上有不同方式的朗读,但在实质上是简单重复,没有梯度。品读应该有提升,应该有理解上的深入,情感上的推进,语言上要能咀嚼出独特的滋味来。同样是上面这一段文字,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生朗读一遍后)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嘎羧的什么情景?
生:写了嘎羧见到象鞍时的激动情景。
师:激动情景,“激动”一词概括得很好!你能读出激动来吗?(生读)激动的情景通常应该读得高昂而热烈,而你却读得低沉而缓慢,为什么?
生:这是对嘎羧的动作描写,而不是嘎羧的语言。
师:是通过动作来表现嘎羧内心的激动,而不是通过语言的描写来表现的,是不是?
生:对。
师:好。我们用低沉而缓慢的语调来读一遍。(读后)最能表现激动的是哪几句?
生: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为什么是这几句?
生:这里的许多动作都可以说明嘎羧当时的激动。
师:为什么它“一下子安静下来”,好像不激动嘛?
生:嘎羧表面安静,内心却心潮澎湃。
师:“摩挲”是什么意思?摩挲,一般用在什么时候?久久地库挲表明了什么?
生:“摩挲”是抚摸的意思。一般用在亲人之间。这里说明嘎羧见了象鞍就像见到了亲人。
师:为什么“眼睛里泪光闪闪”呢?嘎羧想到了什么?
生:嘎羧一定是想到了惨烈的战斗,想到了壮烈牺牲的战友。
师:是的,正是惨烈的战斗和壮烈牺牲的战友让它激动不已。让我们带着这种深切的缅怀之情,再朗读一遍,要求读得深沉一些。
这里,教师从情景描写的特点入手,先引导学生感悟情景的激动,再引导学生把握这个激动的特殊性:表面安静,内心激动。然后深入到关键性的词语——“一下子安静”“摩挲”“泪光闪闪”等,一一品味。从宏观一中观一微观,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每推进一步,或全体,或个别,朗读一遍,一遍有一遍的具体要求。
从上述例子中也许我们可以看出分析与品读的区别:分析侧重于内容的概括和语言形式的指认,是比较理性的梳理或拆解,是站在文本的岸边指指点点:而品读则是侧重于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品读先是进入文本之中的亲身沉浮,然后再爬上岸,说说议议,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空白开掘——嫁接舛错
文本有空白。越是凝练的优秀作品,其空白点往往越多。开掘文本空白,是阅读教学中十分有效的事情,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空白的文本相当于浓缩的干枣,让人一下子看不透彻,一开掘,犹如干枣浸涨了,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此,许多教师都有足够的认识。但是,怎么做到有效开掘,有些教师往往不得要领。
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被选入教材(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后,经常可以听到有教师执教这篇课文。课文后半部分在写到母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后,有这样一句: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这是一处文本空白,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一些教师在讲到这里时,往往这样安排:“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后,“我”是怎么想的呢?然后交流点评。
生1:妈妈,你真是世界上最慈爱的母亲,我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师: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 子。
生2: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为母亲争光。
师:你有远大的理想,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3:妈妈这么艰难挣到的钱,还给我买书。等我以后赚了大钱,一定要买很多山珍海味慰劳母亲,让她能安度晚年。
师:你看到了母亲的艰难,你也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希望你能永远孝顺你的母亲。
空白的开掘,不是随意的填充,必须吻合文本的原意,必须气脉相通。嫁接上去的语言必须血肉相连。《慈母情深》中的空白开掘,表面上看,学生写出来的这些话都围绕着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但实际上,它和原文的气脉不相通,语意不顺畅。“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时候的“我”,怎么会想到全世界的母亲呢?怎么会想到以后一辈子呢?怎么会想到山珍海味呢?怎么可能还会想到要为国家、为人民好好读书呢?课文接下来不是有这样一句吗?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想得很现实,想的就是眼前的东西,一点也不高大,更不长久,因为那时的作者还是个似懂非懂的大小孩。那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崇高和博大”呢?主要是教师缺少引导,没有结合上下文:学生没有进入角色,只能借助惯用的思维和口号,写些大而空的话。有一位教师讲到这里时是这样引导的:“‘我’为什么拿着钱不去买《青年近卫军》而是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切口小,针对性强,又结合了下文,学生有了明确的指向,写出来的感想,文脉相通,贴切自然。比如:
以前我不知道,妈妈的活原来这么苦!我太不懂事了!
真的,我不该只想着自己读书,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啊!
书,不买了,以后总有机会的。听说罐头有营养,还是给妈妈买听罐头吧。
要是妈妈的身体垮了,那我们的日子怎么过啊?妈妈,你也得补补呀!
这些语言,没有高调,不是大话,却十分符合此时此境此人,与原文血脉相通。这样的开掘,才是有意义的。
开掘空白,需要想象,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需要联系上下文,否则,就没办法开掘。这好像有一个窟窿要填充,总要先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采用恰当的方式。寻找填充的材料,就是想象力的发挥。
从粗糙到精致,需要有一个“琢”的过程,“磨”的过程。“琢”什么?琢文本的主旨、情感,琢事件的前因后果,琢人物的个性特点,琢彼时彼地的生活环境;“磨”什么?磨文本的语言特点,磨出语言的韵味来,磨出语言的色彩和性格来。只有细细地“琢”和“磨”,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