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劲增,催生跨国人才需求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海外投资的增大,中国也给海外创造了无数的就业岗位,并因此激发跨国人才的兴趣,他们将是在华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中重要的中高级人力资源来源。
  海外投资与跨国人才需求双向增长
  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经连续10年保持增长,2016年达到1701.1亿美元,是2006年的8倍。基于对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动向的长期跟踪,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力度加大,在一批已经实现海外业务拓展的企业的带动下,中国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我们的调研,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在接受调研的企业中,表示“计划未来三年内开拓全球业务”的企业高达66.67%;表示“没有计划”的仅为17.95%;表示“不清楚”的为15.38%。
  从人力资源角度,在华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不同的国际市场环境,为了迅速、有效地与海外市场接轨,聘用具有专业能力、管理经验的跨国人才,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人才策略之一。
  我们的调研反映,大量在华企业计划在未来继续大力引进跨国人才。如针对“未来12个月中,预计公司跨国人才的总数增加与否”的调研中,高达54.17%的在华企业表示将“增加”跨国人才,表示“保持不变”和“减少”的企业分别仅为37.50%和8.33%。
  总体而言,预计未来在华企业的海外业务拓展与跨国人才招募将持续保持双增的积极态势。
  跨国人才专业背景与实务经验匹配度更受青睐
  人力资源是参与全球经济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要素。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也将从人力资源的竞争开始拉开帷幕。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按照通行的企业管理理论,衡量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一是雇员的总量;二是雇员的技能。按当今企业的要求,雇员的能力远比雇员的人数更重要。
  在我们对国内上市企业近年来雇员情况的追踪中显示,在那些有较大部分业务来自海外的企业中,具海外高学历及拥有西方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的跨国人才,占員工总数的比例相应较高。对此,华德士东南亚及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总监蔡艾婷女士通过研究认为:“大多数500强公司及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对于深谙中国国情的人才会相当重视。同样,在华企业在其拓展海外业务的时候,跨国人才实际起到了‘桥梁’作用,他们可以帮助在华企业迅速、准确了解到特定海外市场的现状。”
  根据我们的调研,高达81.48%的企业表示,雇用曾在西方跨国公司工作过的专业与具实务经验人才,对其开拓全球业务具有“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仅有3.70%的受访企业表示“微乎其微”。
  同时,对跨国人才“价值”的认识,主要基于跨国人才职业背景及其与企业海外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换言之,在华企业更看重跨国人才具有的先进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丰富的跨国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希望跨国人才帮助企业迅速了解海外市场,并借助他们将跨国公司中成功的商业模式引入本企业。
  跨国人才竞聘在华企业热情高涨
  面对在华企业对跨国人才的渴求,跨国人才同样给予积极回应。
  根据海外媒体今年公布的全球500强排行榜,在上榜公司数量上,今年中国公司达到了120家,稳居第二,接近美国(126 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锐意进取的中国企业已经和美国企业形成了全球两强的局面,因此跨国人才的适时流动,将成为常态。
  根据我们的调研,高达61.39%的受访者((跨国人才)对于加入在华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持“积极”态度:选择“可以考虑” 的为31.19%;选择“否”的仅为7.42%。
  为什么跨国人才愿意加入在华企业?根据我们的调研,以下四点为重要的驱动力:
  第一,在华企业能够提供较可观的薪酬;
  第二,在华企业具有发展前景,以及具备创新和实践新理念;
  第三,在华企业给跨国人才提供了后者在西方公司中所得不到的施展其能力的机会;
  第四,跨国人才有意愿为自己的国家和企业贡献知识和才能。
  其中,有关第三个“驱动力”相当重要。在华企业在其海外业务拓展中,事先设置了或集中或分散的组织架构,其国际化业务的管理职能往往分散在各业务板块中。这意味着,在华企业能够为跨国人才提供可供后者发挥专长的更大平台和空间。
  另一个尤其值得企业关注的因素是,有超过一成的跨国人才表示,能够更好地回馈本国/本地社区也是促使他们选择在华企业的动力。因此,积极打造根植本地的企业文化,将有助于帮助在华企业更好地吸引跨国人才。
  对此,华德士上海及苏州分公司总监王颖女士根据研究表示:“除了希望回馈自己的国家之外,对于加入在华企业,大部分跨国人才的真实想法是,并不只做一个职业打工者,更多的是在做自己的一份事业。所以,他们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求职态度。”
其他文献
主书名:《意志力红利:让你说到做到的底层逻辑》  作者:高太爷著  ISBN:978-7-115-56627-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研究发现,意志力是除智商、情商外,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核心因素。本书重点阐述了意志力的三个逻辑。  意志力红利的逻辑:意志力是一种与智商、情商并驾齐驱的核心素质。学习并掌握意志力逻辑、提升意志力水平,势必会获得生活和社会给予的丰厚奖赏,甚至是超额奖赏。  
期刊
近幾年,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调整和分化,这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破局突围?逆全球化的挑战  目前,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遏制打压中国,通过发动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等多种方式削弱中国的发展趋势。  这种逆全球化的行径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多重冲击,造成各种不利的影响,例如
期刊
经济学家Aghion和Howitt把“企业家”定义为创新活动的实施者,企业经营的背后更是企业家不断进阶的过程。工业化时代,产品为王,大部分企业家不愿走到镜头前,对于企业家的创业过程我们只能从名人传记里了解一二。  但是,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和社交网络的兴起,用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用户迫切需要和企业有“人”的情感链接,也越来越依赖“人”的信任背书。传播学的认知平衡论说,如果公众对一
期刊
“只要内容、商务能力强,旅行达人可以很轻松达到年薪百万,即便他在抖音上的粉丝仅有50?80万。而拥有千万粉丝的头部旅行达人,年收入应该可以达到千万元级别。”抖音服务企业五百英里创始人左诚透露了目前抖音上旅行达人的年收入情况。  在外人看来,旅游达人可以到处旅行还能赚钱,看上去是一件“美差”。  旅游达人在《孤独星球》(1972年成立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时代就存在。随着内容载体的变化和内容制作工具
期刊
新技术不断诞生并渗透教育行业,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立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完善,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将有望得到改善。如何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育行业,实现更加高效的赋能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前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间接辅助型”,即是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效率、及其自主学习能力,此类教育包括了自适应教育、VR/AR教育、在线教育以及体感
期刊
随着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后继续发展为强大的经济动力,深圳的业务领军者对于今年的业务前景抱有十分积极的预期,从而引发企业对各行业中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的需求。  深圳是现代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地,中国计划在2035年将中国南方塑造成为全球技术和创新的中心,而深圳正是这一计划的关键动力。这块中心被称作大湾区,由11个城市和地区组成,人口总量达到6700万人。这里去年产生的GDP超过了1.5万亿美元,经济
期刊
一般来说,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是不予支持的,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在期限届满前未足额出资的股东不用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但是公司无法清偿债务时,实务当中却操作不一。  《九民纪要(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明确:原则上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对公司债
期刊
自中国2000年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距今已有18年时间。期间,无数的中国企业参与了这场向海外市场的投资运动,比如美的、海尔、三一重工、华为、联想、好孩子等等。  另外,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更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44%,位居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
期刊
过去,聚焦是管理学的核心。今天,因为时代发生巨大变化,一旦聚焦,可能会错失掉机会。最大的悲哀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得最好后,却被迅速淘汰。  2002年,我进入互联网后,意识到跟我曾经学过的很多关于管理理论都不太一样。以前,我总认为有条理的管理才是核心。后来,我发现互联网的管理特别乱,没什么流程或文档,几个人合伙就能做出一个产品,产品成长也非常快。所以,我就放弃了考MBA的想法。我算是有幸搭上了互联网这
期刊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在华企业在海外拓展中择取跨国人才,以及跨国人才择取企业,变得极其简便,但是为了彼此迅速了解、沟通,以及避免录用后的矛盾,仍需要通过专业招聘服务公司有效服务。  招聘渠道:主要委托于专业招聘服务公司  根据德勤的研究⑤显示,在华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时主要面临三项挑战,即:风险、监管、人才。其中,在人才方面,德勤表示企业将面临“争夺国际化人才的激烈竞争”。  我们认为,产生“激烈竞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