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合:问题表征与调适策略——以社会学为例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蕴含的社会价值判断与德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政"教育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具有内在兼容性。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综合教学能力提升困难以及缺乏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课程"和"思政"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钩"现象。因此,应当从如何实现"课程思政"隐性融合的角度寻求解决策略:教师应适应新型课程观发展趋势,积极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发挥隐性教育优势,深化"课程""思政"协同性;多元融合导向,优化改革课程思政教学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从病原的分类地位与基本形态、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抗原结构与免疫反应和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记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特征描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从血清学检测、基因检测和病原学培养分离介绍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技术;从疫情监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叙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控制。从4个方面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同时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与思政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依据《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逻辑体系,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并以"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入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探索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群众观最重要的思想载体,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提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本文通过三个维度,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指南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群众力量和价值意蕴的内涵,体现了该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科学指南,为实现人民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为切入点,采取"阶梯进阶""螺旋进阶"两个教学策略,聚焦"党史观""群众观""法治观"等三个重要范式,对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有效衔接和作用进行实证探讨,使其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服务。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目标,高校应根据自身课程设置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施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逐步显现,课程思政建设也应逐步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教学模式转变。以税收实务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师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考核方式四个
义乌市是"浙江陆地交通"的重要枢纽节点,也是"一带一路"东部沿海与中亚和欧洲地区的重要连接点。"义新欧"专列的开通对义乌实现"买卖全球"的贸易环境形成重要的交通优势,对义乌打造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循环格局形成重要的基础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的响应,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其内容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结合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因此,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概念,把握其理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引言世界范围内,砂岩型铀矿的勘查深度大多为700m以浅,且主要赋存于河流相地层中(Adams et al., 1981; Hou et al., 2017; Jin et al., 2016)。而风成沉积中仅有少量小型铀矿床(点)的报道(Isachsen et al., 1955;李胜祥,2001)。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多种能源共生的盆地,在盆地周缘及内部侏罗系和白垩系内已经发现众多
会议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