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文化力提升问题与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新时代民办高校文化力建设中办学思想错位、组织建设失衡、形式主义严重、人文精神缺乏、文化活动有待丰富等问题,提出新时代民办高校要通过确立优质办学目标、塑造独特大学精神、加强“三风”建设、建树先进办学理念、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校内外合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等措施,生成民办高校文化的指引力、核心力、凝聚力、创造力、管理力、助推力、作用力、影响力。
  【关键词】新时代 民办高校 管理 文化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103-03
  高校的文化力是高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高校发展的动力,是一种以师生教学精神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价值链条。它主要包括思想建设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具体表现为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学行为、师生关系、环境营造、形象树立等内容。高校的文化力自学校创建之初就开始产生,始终贯穿于高校的长期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中,是一所高校长期的文化积淀,一种集体意识与价值认同。
  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教育市场竞争加剧,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民办高校以文化力为核心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还要突出实力较强的教研科研团队、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然而,众多民办高校长时间以来不能很好地解决影响自身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的文化力建设。
  一、新时代民办高校文化力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办学力量的薄弱,民办高校在办学效益、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教育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以致办学活力没有得到真正地激发,办学特色不能凸显,综合办学实力和文化作用力不能持强,服务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有限。
  (一)办学思想错位。作为社会力量办学,民办高校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诸多努力和贡献。民办高校的举办者也因其实实在在的投资办学行为,获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但学校创办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很少能够合理地分离开来,其结果往往是二职一体,这样会给学校的管理决策和正常运作带来极大的弊端。因为教育是谋远利好的行业。很少有学校创办者不顾利益而全力发展学校的,过多地看重近期利益,实在很难筹谋学校的长远发展。如此,学校很难营造其良好的氛围土壤,进而培育强盛的学校文化力。
  (二)组织建设失衡。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发挥强大的建设力量。可由于办学、办公条件的限制,民办高校的职能部门设置往往不够完善,许多职能部门岗位不常配置人员或多有兼职。师资队伍和中层干部队伍不够稳定,师资队伍中年轻教师占主体,高职称、骨干教师偏少。这样的状况,严重影响着学校的集体合力强度,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很多民办高校不重视教职工队伍、党团工妇群组织对学校文化力建设中产生的作用,随意分割学校文化力工程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文化力的功用。
  (三)形式主义严重。多数民办高校创建时间短、又没有很好地构建价值体系,学校文化显得浅薄。有的学校管理者急于求成,就制作了一些“墙体文化”,编写一批校本教材,搞几项特色活动,就自以为是“学校特色”“学校文化”。这样做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不能产生文化力量,无法成为师生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形态,不能实现集体精神的共同体,更谈不上学校的文化作用力。很多民办学校没有对图书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藏书、阅书数量偏低,图书更新速度过慢,类型单一;教学场所建设、设备设施投入不够,学生活动场所及设备不足;整体文化育人功能弱小。
  (四)人文精神缺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物质条件丰富,却充斥着浮躁的风气。一些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过分关注土地和建筑的面积、学科专业的设备、校园环境的美化、育人条件的健全等方面内容,严重忽视了师生的道德观念、文明礼貌、心理素养、素质拓展等思想文化工作。更有甚者是一味地追求学校的教学成绩、技能比赛、考试获证,完全无视教育活动中的“立德树人”和“人本”关怀理念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民办高校教职员工的待遇、福利、发展条件等与同類的公办院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归属感、幸福感不够强,满意度也有待提高。
  (五)文化活动有待丰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但很多学校只是把学校文化建设做在表面。开展校园文化工作也是局限在文艺表演、演讲、征文、球类比赛等单一层面的文体活动,缺乏对师生思想文化活动的广度、深度的考虑。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前后,缺少系统的策划和安排,常常是年复一年的简单轮换活动程序,不能真正体现高校师生的教学精神和价值观念。有的高校照搬照套一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样式如经典诵读、汉唐服饰演示等,没有深入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起不到真正的效果和意义。
  二、新时代提升民办高校文化力的对策
  探索一条稳健提升学校文化力的路径,有助于民办高校革新教育理念、师资匹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资源等要素,建设现代大学特色文化,持续增强学校竞争力。
  (一)确立优质办学目标,孕育民办高校文化“指引力”。高校愿景是高校对未来的理想和长远战略目标描绘的宏图,是高校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高校师生的共同愿望。一般而言,民办高校的愿景常表达为:逐步优化格局,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层次,打造教育品牌。民办高校应更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续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坚持以育人工作为根本、教学活动为中心、科学研究为关键、学生适应社会符合行业工作岗位为培养目标。通过全面综合改革,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和发展实力。
  (二)塑造独特大学精神,生发民办高校文化“核心力”。大学精神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引领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内外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根据学校性质、师生个性和地方特色等优势,把握学校的历史传承、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内在关系,进行集体深入研究,反复验证,造就符合学校实际并能起到良好促进学校发展的大学精神体系,以期形成强大的学校精神力量。   (三)加强“三风”建设,保持民办高校文化“凝聚力”。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风是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关联学校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生活风气等内容。校风培养要从宏观把控,更要往细微处着手,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二是强化教风,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建立了一支“有爱心会关爱、懂教书能育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推动教师整体水平的发展。三是要营造一种浓厚的高校学风。大学校园应该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学生求知、求学、学做人、学做事的风气越纯正,高校学生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营造并保持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展现大学精神的重要方式。
  (四)建树先进办学理念,增强民办高校文化“创造力”。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融入、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是民办高校办学的着眼点和落实点。当前,民办高校要坚持创新治校原则,坚持教育教学理念与现代大学教育对接、与国际先进挂钩,发挥办学特色;更灵活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不断探索开发慕课、微课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适应,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多种人才。以独特的办学特点、良好的人才培养水平保证学校稳定发展,彰显学校文化力。
  (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优化民办高校文化“管理力”。文治是方向,法制是保证。民办高校应构建新型体制,即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管理体系。在遵循教育教学、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行任期办学效益目标责任制。在遵守学校章程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根本,健全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界定责任、权利和利益,统一事权、财权,进一步改善“统一管理,分层领导”的管理体制内涵和实现方式。利用制度理顺各种关系,运用考核机制激励高效工作,形成学校文化力建设的保障。
  (六)加强校内外合作,提供民办高校文化“助推力”。通过主管单位统筹规划的力量、行业组织宏观调控的途径、技术专家优化细则的办法,使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切实推动企业与学校在生产和教学上的统一,真正解决“政府主导什么、怎么主导”,“行业指导什么、怎么指导”、“企业参与什么、怎么参与”、“学校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的问题。通过校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合作共建、产研结合,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有效提升综合办学能力,实现共同培养大量社会、行业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凸显民办高校文化“作用力”。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其科学性和长效性。根据高校师生的素质、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分类别地邀请学校内外有名的教师或专家开展主题学术报告、系列文化活动等,以增强高校师生的学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还要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法律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观念等思想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领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绘制校旗、编排校歌、设计校服、宣讲活动、广播网络媒体、主题班会、文体活动、国际互动交流等途径,大力加强大学文化教育。
  (八)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强化民办高校文化“影响力”。实施校园优化美化工程,完善公共、生活及教学基础设施,布置、添加高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浓郁文化气息的景观如校史馆、中华文化长廊、西方文化广场、东南亚国家风情馆,做到布局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品质提升。有條件的民办高校可规划做校园立体建设,实现中西融合的校园建筑风格设计,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大学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精神相结合的育人环境,把校园打造成一个相对完备的大学文化教育基地。可利用校训文化、教育教学理念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应的蕴含中西文化内涵词语给学校的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道路、亭阁、广场等建筑命名,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一所大学,一种文化。民办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应推动实现自身的特色文化力建设工程,正确领导全校上下,(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04页)组织和团结教职师生员工,形成一体合力,经过长期共同努力与顽强拼搏,将学校逐渐建设成为一所校园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内部管理规范、体制机制灵活、综合实力坚实、科研水平突出、专业设置优化、实验实训条件充足、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快、教学团队符合“双师”素质结构标准的品牌高校。
  【参考文献】
  [1]高田钦,平和光.大学文化力:从语义阐释到内涵界说[J].高等教育研究,2017(6)
  [2]何顺进,刘国新.大学文化力审视及构建[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10(4)
  [3]杨毅仁,刘树道.文化力是一流大学竞争的软实力[J].教育探索,2009(2)
  [4]王拴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
  [5]李林.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J].学理论,2016(7)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研究——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2017KY1451)成果
  【作者简介】李其军(1981— ),男,广西浦北人,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及其文化习用。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等方面问题,论述基于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职业核心能力来具体定位会计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二职分层+有效对接”的衔接新模式、实施“特训班+师生进驻”校企合作新模式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共享。  【关键词】职业能力 会计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
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
<正> YIG磁调滤波器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其通带中心频率fo与加到磁调滤波器中的YIG小球的磁场Ho的关系为:fo(兆赫)=2.8Ho(奥斯特)。根据这个关系式,只
本文论述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途径,即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丰满学生的数感;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描述了磁调器件(滤波器、信号源等)快速调谐能力的三个侧面:对阶跃信号的响应时间;线性扫描的动静态频差;恒定扫描电流下扫描范围的收缩(随扫描频率提高)。讨论了它们三者和
【摘 要】本文阐述创新创业教育对地方特色金融学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针对创新创业理念植入地方特色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融合度、创新创业教材、实践教学环境和教学环节、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研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产学研用”金融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氛围
艺术是个人情感的显现,和现实生活经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美感是作者性格的镜像反映,是情趣和物的交错回环。苏轼人生的三起三落在性情和生活上的表现多姿多彩,在其书法艺术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在反思的基础上,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是推进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总体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要坚
旅游景区“非生态化”问题实质是景区人地关系冲突的外在表现,警示景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处于不理想状态,走生态化之路势在必行。生态化是现代地理学的新趋势和主要特征之一,
"精神扶贫"最早被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直至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一方面物质扶贫取得了极大进展,另一方面精神贫困制约了脱贫的彻底性甚至导致返贫,成为实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