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 做好扶贫“水文章”“精准滴灌”润民心

来源 :今日重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l20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武隆,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于一体。这里生态优良、风景绝佳,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块金字招牌的地区。
  然而,这让人神往的喀斯特地貌,却也给武隆带来了蓄水保水的难题。有雨遍坡流,无雨水无踪,当地不少村民都身处“吃水难”“因水贫”的困境。
  为尽快打破这一瓶颈,在水利部的对口帮扶下,武隆区大兴水利建设,将水源精准引入全区每个山村的“毛细血管”,用汩汩清水将“贫穷”冲走,为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今年10月,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优异、成绩斐然,武隆区水利局被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20年度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为武隆全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真情引来“幸福泉” 饮水安全润万家
  11月1日临近中午,在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水竹坪,村民余乾勇拄着拐杖来到自家院坝小憩。几个月前,他不幸遭遇车祸,折了腿。
  余乾勇身后,妻子正忙着洗菜做饭。听着哗啦啦的水流声,余乾勇不禁感叹:“家里原本就我一个壮劳力,要不是村里接通了自来水,最近我家可就‘断水’了哟。”
  荆竹村海拨1100米,地表无长流水沟渠,季节性缺水明显。多年来,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着靠天喝水的日子,一旦遇干旱,余乾勇就要和村民们徒步2小时,到6公里之外的龙洞挑水喝。
  和余乾勇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荆竹村水竹坪农业社社长余乾隆。1996年夏季大旱,余乾隆每天顶着烈日往来挑水,挑了整整两个月,那时他特别羡慕家里通了自来水的亲友。“前几年,听说政府来给我们修水厂,想到终于要通自来水了,我高兴得骑着摩托到处给人说这事。”余乾隆回忆。
  在荆竹村铺设自来水管网,只是武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
  经过武隆区各级水利部门干部职工的奋力攻坚,2016年至今,武隆全区已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094处,总投资2.75亿元,新建、维修水池2246口、过滤池250口,安装管网5788公里,覆盖全区27个乡镇(街道),巩固提升3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实现农村供水入户率100%。预计到今年底,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将达到95%以上,供水水质将明显提高。
  如今,武隆区水利局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推进,决心交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的“水利答卷”。接下来,武隆还将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对小型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性投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克服地方债务障碍,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同时,武隆正在改革运行管理模式,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基金或补贴机制,进一步将农村饮水安全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建立规模化水厂“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维护”的管理模式。
  此外,对于老百姓关心的水价问题,武隆也在积极开展供水成本核算及论证工作,科学、合理制定供水水价,为供水企业良性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强化水质监测检测方面,武隆建立了水质监测检测联控联管体系,提升乡镇、街道水质检测能力;健全了水质检测制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合力拧开“水龙头” 助推产业大发展
  武隆区双河镇荞子村村民张文生种了三十亩大棚蔬菜,有番茄、甘蓝等,由于品质好、卖相佳,这两年常常供不应求。“商家们就上门采购,还争抢着付定金,生怕买不到。”张文生预计,今年可收入20万元。
  换作几年前,这样的情景张文生做梦都不敢想。那时候,荞子村易旱又易涝,村民多是靠天种菜。“蔬菜品质不好,没有销路,不少都烂在了地里。”几年前,政府部门给群众建起了山坪塘、蓄水池、排涝沟、放水桩,种植大户王合兴又义务传授起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张文生和村民们的生活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合兴是重庆市渝蔬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十多年前,有着丰富高山蔬菜种植经验的王合兴看上了武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从湖北来到双河搞起了高山蔬菜种植基地。
  双河镇地处武隆、涪陵、丰都三地交界,境内溪流湖泊极为稀少,长期处于严重缺水状态。“种一季番茄,一亩地就要用80多立方水。搞农业离不开水,做规模化农业,没水更是不行。”王合兴在双河镇木根村承包了4800多亩地,灌溉水源成了横亘在了他面前的大问题。
  2012年,水利部门和双河镇政府主动作为,为王合兴的蔬菜基地配套修建了两口大型蓄水池,铺设了输水管道,水池蓄水量近8万立方米。“有了这些水利设施,就可以实现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浇地灌溉就有了保障。”


  事实上,为了助力双河镇发展,武隆水利部门在2011至2017年期间,就为双河镇建成标准化水厂2个、2万立方米的山坪塘2个、人饮池159口,铺设人饮管道280公里,彻底解决了全镇群众“靠天吃水”的难题。
  此外,为了解决種植生产用水,武隆区还在当地实施小农水项目、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等各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10个,共投入水利资金0.6亿元,有效整合农业、以工代赈、农机、国土等各类涉农资金1.2亿元,建成6处1.2万亩“蓄引结合、旱涝兼治”的农田水利示范片,引领打造出高山蔬菜核心示范基地1万亩,高效节水大棚蔬菜基地4个、2500亩,新增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受益群众达7000余人。2017年,该镇种植高山蔬菜5.5万亩(含复种),共涉及种植农户2436户,实现产值1.86亿元,户平均收入7.6万元。   水利设施的改善,就像拧开了幸福生活的“水龙头”,成为双河镇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2017年,全镇参与旅游接待的农户达到462户,共接待游客3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25万元。2017年,双河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2元,总量在26个乡镇中位居第一,比2004年增长2.5倍,双河人民彻底告别了贫困。
  “十三五”期间,武隆共实施大中小型灌区项目5处,整治和新建渠道113公里,新增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0万立方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412;整治病险山坪塘414口,新增和恢复蓄水4.63万立方米,新增和恢复灌面140万亩。
  如今,遍布全区的山坪塘等“小农水”设施串点成线,为武隆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筑起发展“聚宝盆” 定点扶贫注活力
  近年来,武隆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正悄然改变着山村的面貌。同样因水获益的,还有仙女山街道明星村的村民。
  大约5年前,一个工程队来到明星村建设核桃水库。2017年,水库建成。经过管网输送,原水进入两公里外的核桃水厂,经过多道工艺处理后的汩汩清流由此依山就势,流入当地居民家中,满足了海拔高差从350米至1100米的周边6个村上万群众饮用水需求。
  在核桃水库和核桃水厂建成之前,这里的村民只能喝“天落水”,耕地灌溉更是无法满足。
  武隆是水利部定点扶贫帮扶区县。自2016年以来,水利部部长3次来到武隆开展扶贫调研,其他部领导10余人次到武隆开展扶贫工作,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6亿元支持水利项目建设。特别是2019年,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会在武隆召开,水利部长鄂竟平走进武隆村户调研,部、司局领导先后68人次到武隆督导指导脱貧攻坚和定点扶贫工作,协调安排中央资金2.27亿元支持武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自2016年至今,武隆共推进14座中小型水库项目建设,其中开工建设9座、开展前期工作5座,总投资27.78亿元,设计新增总库容0.39亿立方米,新增年供水量0.55亿立方米,解决40.9万群众、14.13万头牲畜以及10.06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核桃水厂完工投用后的第二年,在外务工十多年的吕生伦回到了明星村,在自家小楼里开起了农家乐。吃上“旅游饭”的吕生伦说,现在水厂、水库建起来了,老百姓用水有了保障,一年挣个八九万元不是问题 。
  一座水库就是一个“聚宝盆”。这几年,包括明星村在内的仙女山旅游片区,高峰期日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用水量很大。武隆按照“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原则,在仙女山片区布局投用了7座水库,为旅游业发展做好配套,激活了仙女山的旅游活力。
  目前,位于仙女山街道石梁子村的大河沟水库主体已完工,开始下闸蓄水。这座水库总库容达到了111万立方米,建成后年新增供水173万立方米,成为仙女山街道6000余居民及旅游避暑高峰期近20万游客的可靠水源保障。有了水库,仙女山旅游餐饮娱乐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有了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也得到了持续巩固。
  (文/杨玺 图/武隆区水利局提供)
其他文献
11月4日,市委书记陈敏尔深入九龙坡区部分企业调研,向基层一线职工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市领導王赋、熊雪参加。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市铝加工产业核心支柱
期刊
在摄影记者崔力眼里,“新冠疫情”和“特大洪水”是今年无法绕开的两个关键词。  “国内疫情发生的时候,我在美国;美国疫情失控的时候,我在中国。”有朋友调侃崔力,说他作为一名记者,两次“完美”错过在第一现场报道重大事件的机会。  但崔力却不这么看,“大事件”不一定只有在“最前线”才能纪录。“抓取一些生活的‘小细节’来呈现社会的‘大事件’,有时反而显得更加温情。”  3月11日零时,重慶市突发公共卫生事
期刊
拿出珍爱的“猪油白”盖碗,强雯泡了碗热腾腾的盖碗红茶。双手捧着茶杯,腋窝夹着书笔,她在自家阳台上的那把转椅落了座。  翻开不久前才买的《契诃夫小说全集》第八册,强雯一边细细品味,一边拿笔勾画。读完《古塞夫》这篇短篇小说,强雯在第89页的文末空白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一篇关于死亡的小说,充满了小说的艺术性……尤其是最后古塞夫的死,突兀又诗意、残忍又优美,艺术地抨击了当下的黑暗,技巧很好。”  
期刊
11月3日,全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使命担当,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扎实推动重庆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  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存荣主持会议,市领导张鸣、王赋、胡文容、陆克华、李波、郑
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战略,落实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战略目标,中国电信重庆公司于2020年11月13日在本部大楼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电信重庆公司科技节。  本次科技节主题为“云改数转 高质发展”,通过“会(技术论坛)、展(科技成果展)、赛(技术知识竞赛)”等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信息通信行业的领先技术成果。  中国电信重庆公司总经理李秀林表示
期刊
摘掉贫困帽的武隆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创新建立系列脱贫攻坚举措。到2019年底,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3%,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0027元。目前,100名剩余贫困人口也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一个个亮眼数字背后,是武隆举全区之力脱贫攻坚的大决心和好政策,更是全体武隆扶贫干部苦干、实干、巧干的真实故事。  引路人沈江涛:创新建立系列攻坚举措  11月14日,阳光正暖,家住九
期刊
近年来,重庆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贫困地区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特别是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水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投资1200亿元,拟实施185个重点水源工程,计划实施100多座水库,其中60%以上的项目涉及贫困区县。  如今,全市已累计建成农村供水工程44.9万处,覆盖农村人口2350.6万人。
期刊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北宋诗人王安石所言“物我两忘”之地,便是皖西南风景旅游名城——安徽潜山。  10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画报协会、潜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潜山市文旅体局、安徽画报社联合承办的“生态皖城·康养潜山”2020全国画报社长总编走进潜山摄影采风活动圆满举行。全国20余家画报社长总编深入潜山市的天柱山、魔幻森林、陌上海心谷、
期刊
秋日的阳光,金灿灿地铺满素有“金江口”之称的江口土地,武隆江口镇花园村塘湾组贫困户王廷国的幸福,在这秋日暖阳里,分外浓烈。  近年来,王廷国积极响应号召,发展养殖业,摘掉了“穷帽子”,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江口镇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任务、重大发展课题、重大民生项目来抓。”江口镇党委书记任本涤说,江口念好“建、特、治”三字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全镇4个市级贫困村逐步实现整村脱贫。  念好“建
期刊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和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参加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