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N1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N1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N1期(1~2枚淋巴结转移)胃癌的21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单发胃腺癌,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均接受D2或D2+淋巴结清扫。统计各组淋巴结转移及跳跃转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全组219例患者共清扫6 440枚淋巴结,平均29.4(16~62)枚/例;阳性淋巴结319枚,淋巴结转移度为5.0%(319/6 440);其中1枚淋巴结转移119例,2枚淋巴结转移100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组别分别为No.3[29.2%(64/219)]、No.6[18.3%(40/219)]和No.4[11.4%(25/219)]。与肿瘤直径≤5 cm者相比,肿瘤直径> 5 cm者No.3组[39.4%(39/99)比20.8%(25/120),P= 0.003]、No.4组[16.2%(16/99)比7.5%(9/120),P= 0.045]和No.8组[16.2%(16/99)比6.7%(8/120),P= 0.025]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全组患者发生淋巴结跳跃转移56例(25.6%),肿瘤直径>5 cm者淋巴结跳跃转移发生率显著升高[34.3%(34/99)比18.3%(22/120),P= 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是pN1期胃癌淋巴结跳跃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982,95%CI:0.978~3.921,P= 0.033)。

结论

pN1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以胃旁第1站淋巴结为主,总体上遵循着由近及远的转移规律,但亦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跳跃转移。肿瘤大小是影响各组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且肿瘤较大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

其他文献
各位编委:rn大家好!乘“2009中国数字医学论坛”在烟台举办的机会,我们召开杂志编委换届选举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曹荣桂教授和新一届编委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治疗是模拟非糖尿病病人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对糖尿病病人施行胰岛素治疗的一种方法。常规人胰岛素 (包括缓冲和非缓冲剂型 )常用于CSII治疗
自1982 年Heald 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的概念以来,TME凭其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使患者的5年存活率明显提高等优势,已成为全球公认直肠癌手
期刊
目的 比较分析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本刊读者孙瑞文医师来信 ,问及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选择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对不同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 ,而且也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因此
目的 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用于膝关节创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膝关节创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开
目的 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4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压迫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