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种常见的农杆菌菌株(GV3101、EHA105、LBA4404)和基于菜豆黄矮病毒的复制型植物表达载体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技术,将外源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导入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 L.)叶片中实现瞬时表达,并对不同农杆菌菌株、侵染浓度及侵染时间对于瞬时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不同的农杆菌菌株在介导转化本氏烟叶片瞬时表达GFP积累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EHA105菌株转化效率最高,LBA4404次之,GV3101最低。此外,GV3101、
以10年生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为材料,研究其年生长发育节律、芽的种类、混合芽分化、分枝类型和成花规律。结果显示:(1)深山含笑芽可为分未分化芽和分化芽,其中分化芽包括营养芽、混合芽和花芽。(2)年生长周期依次划分为营养芽生长期、混合芽分化期、混合芽快速膨大期、混合芽/花芽发育滞缓期、开花启动期和开花期。(3)分枝类型为同生-预生分枝混合型;同生分枝的枝条当年形成混合芽,发育形成短枝并在枝顶成花,而预生分枝的枝条当年不分化形成混合芽。(4)不同分枝类型的枝条成花率具有显著性
通过对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液流速率及气象因子(太阳总辐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持续5个月的同步观测,揭示气象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对胡杨液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月尺度下,太阳总辐射是液流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单独能解释98.3%的液流速率变化;在日尺度下,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太阳总辐射对液流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空气温度可以解释液流速率变化的33.0%,4个因子共同可以解释55.2%的液流速率变化;在小时尺度下,对2018年
当前,尽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但由于器件的不断缩小,受到量子效应的限制,业界遇到了可靠性低、功耗大等瓶颈,微电子行业延续了近50年的“摩尔定律”将难以持续.因此,寻求从材料到系统的各个层面探究突破集成电路性能瓶颈的方案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自旋电子学有望突破上述瓶颈,已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1988年巨磁阻效应的发现标志着自旋电子学的诞生,并带来了信息存储领域的快速发展.由于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艾尔伯-费尔和皮特-葛伦伯格两位教授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性材料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3种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川鄂淫羊藿(E.fargesii Franch)、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 Stearn)和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的花粉母细胞进行了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构型和行为特征也非常相似,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但也发现一些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如二价体的提前分离、染色体桥、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染色体断片和二次分裂不同步等异常现象。这些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可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相信低维(三维以下)长程序无法在任何有限的温度下稳定存在.这是因为温度带来的热涨落会破坏由各向同性的短程相互作用支撑的低维体系中对称性破缺的有序态.然而,这个定理同时要求相互作用是短程且各向同性的.事实上很多低维体系是不满足这两个限定条件的.比如二维CrI
3晶体中由于强各向异性的存在,其磁子色散关系中有禁带存在.当温度值远远低于该禁带宽度时,磁子无法被温度大规模激发,该二维体系中的长程磁序也就不会被破坏.人们已经利用不同的手段对二维原子层厚度CrI
3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的基本资源,简单而高效地制备纠缠态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量子信息编码理想载体之一的中性里德伯原子,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纠缠态制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四能级倒“Y”型结构的里德伯原子系综放置于里德伯阻塞球内部使之形成超级原子,在弱腔场近似下将量子信息编码在超级原子的有效能级上,结合量子Zeno动力学和绝热捷径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制备了三粒子单重态.此外,本方案考虑了退相干因素(包括腔的衰减和超级原子的自发辐射)对单重态保真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案不需要对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复杂性制约了该类油藏的勘探。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岩心-薄片观察、测-录井分析、地化分析以及埋藏史分析等技术方法,从构造演化差异性角度对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储集差异性和优质储层成因研究。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可以划分为残丘山、间断侵蚀断块山、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5种类型。残丘山为晚期大气水淋滤型储层,储集空间以岩溶孔、洞为主,发育少量裂缝;间断侵蚀断块山为中期大气水淋滤-深部溶蚀共控型储层,溶孔和裂缝均较发育;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
当前,尽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但受到量子效应的限制,器件尺寸的缩小使业界遇到了可靠性低、功耗大等瓶颈,微电子行业延续了近50年的“摩尔定律”将难以持续.2004年二维材料—石墨烯的问世,为突破集成电路的功耗瓶颈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低维特性,二维材料在一层或者几层原子厚度中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电学、磁学、力学和光学等物理特性.其中,铁磁性在信息处理、存储等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在实验上合成的具有铁磁性的二维材料屈指可数.同时,在二维系统中长程有序磁态会因为热涨落的因素在有限温度内受到
随着近几年来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重量轻、易于成批次生产、制作工艺简单和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优点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存在光电转换效率偏低、半透明器件显色性较差等问题,光子晶体的引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光子晶体的结构特性和优化原理入手,系统性地介绍了一维光子晶体和二维光子晶体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化效果,着重分析了一维光子晶体和二维光子晶体引起有机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提升的原因;另外,本文也详细阐述了一维光子晶体可用于调节半透明器件显色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