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驱栓与Fogarty导管取栓对兔静脉壁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血管造影、静脉壁结构及细胞功能变化,比较挤压驱栓与导管取栓对静脉壁的影响.方法 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建立实验分组.A组(n=25):建股静脉血栓模型后挤压驱栓;B组n=25):建血栓模型后Fogarty导管取栓;C组(n=25):仅游离股静脉;D组(n=5):正常对照.术后行血管造影了解血管通畅情况,电镜观察内皮结构变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因子(T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环素(PGF1α)量的变化.结果 造影见A组有1条、B组有3条股静脉闭塞,C、D组无闭塞;电镜见A组内皮轻度损伤;B组内皮中重度损伤;C组轻度空泡变性为主.TF测定:A、B、C组第1天即表达,7 d达高峰,B组最高,A、B、C组分别与D组比较及A、B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TXB2:B组最高,A、B、C组较D组明显升高.6-酮-PGF1α的表达相反,D组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挤压驱栓、导管取栓对血管内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后者严重,修复不完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胰腺癌分泌型凋亡相关蛋白2(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模式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3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慢性胰腺炎和7例正常胰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抽提上述标本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聚合酶链反应扩增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区域,测序明确该区域CpG位点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胰腺癌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muscle larvae soluble antigen,MLS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旋毛虫感染作用,确定MLSAg滴鼻免疫适宜剂量.方法 C57BL/6J小鼠50只,
目的 探讨组织培养加药物敏感性测定在指导表浅膀胱癌术后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原发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41例.男3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岁.TNM分期:Ta 10例、T1 31例.病理分级:G1 9例、G2 22例、G3 10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保留膀胱.肿瘤标本依次行三维组织培养和改良噻唑盐(MTT)法药物敏感性测定.生长抑制率>70%为高度敏感,
目的 研究一期切除复杂颈静脉孔区(JF)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2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高颈部、JF及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结果 对C1~C4段高位颈部进行解剖,观察研究其对增加颅外暴露的作用及效果;做迷路后乳突切除,暴露外半规管,轮廓化乙状窦和颈静脉球;充分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研究面神经移位的必要性;随后做外侧枕下颅骨切除,磨除后内侧1/3枕髁,尽可能磨除全部的颈静脉结节.结论 改良后
目的 评价从外周血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L型(MT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溶血离心滴片法IK抗酸染色(IK染色)及溶血离心培养法(培养法)检测结核病组(156例)、肺癌组(147例)和非结核病/非肺癌对照组(42例)外周血中的MTB及其L型,用TaqMan-PCR技术分别检测上述各组标本的单个核细胞、全血及血浆中的MTB DNA.结果 IK染色结核病组、肺癌组和非结核病/非肺癌对
目的 探讨中毒患者洗胃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128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去枕左侧卧位,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捕管.置管成功后再延长插入胃管长度10-15 cm,采用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法,观察比较2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2组一次插入胃管成功例数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
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全球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年新发病例13.15万,占28.8%。全世界每年约有29万人死于宫颈癌,我国约有3万人。因此,宫颈癌防治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宫颈癌的预防已从医生行为转向政府或社会与医生的共同行为。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TSRSA)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与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TSRSA显微手术切除23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主体均位于后颅窝,其最大直径在1.8~5.7cm(平均3.9cm).对手术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该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19例(83%),次全切除4例(17%),术后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及其早期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阿司匹林组、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联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手术前后变化,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5岁、5~9岁和≥9岁分为A、B、C三组,再根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