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美育初心展美育前景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到:“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可以说,这句话从本真意义上给美育确立了初心。“促进美的教育”,这既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也是美育的初心。
  在我国,对学校美育的关注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在这一百年里,美育经过了审美、情感陶冶功能,再到德育、素质教育功能转化。尽管其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学校美育常常失去自我,远离初心,成为其他教育的手段和附庸,这是不得不正视的痛点。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美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描述,就是“美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仍然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
  审视当下中小学美育:高层重视,基层轻视;认识上重视,实践上轻视;家庭重视,学校轻视;优质学校重视,薄弱学校轻视;城区学校重视,农村学校轻视。以上归结的中小学美育的薄弱,成因是美育地位的边缘化。学校里音乐、美术课时得不到保证,课表开齐开足,但仍然受其他学科“挤压”,师资难以保证,教育资源与设施滞后并不是个例,无论从学校课程落实、教师队伍、资源设施,还是到学生认识不同的视角,美育都被严重边缘化。
  另外,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也是中小学美育处于尴尬状态的原因。很多的家庭逼迫孩子学习艺术美育课程更多的则是功利色彩,要么是比赛获奖,要么是升学优先。而一些学校,也是指向评比获奖或者是达线率、升学率,由此,学校美育课程也是考什么,教什么,而忽视美育课程审美、育德、育人的功能。
  所幸,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对美的需求日益迫切,审美实践也越来越丰富。这,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说,接受良好的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新时代学校美育如何构建,我想,回归初心之后再出发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一、健全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为人的存在,精神上的富有和满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充分必要的前提和基本要素。除了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空间,另一个便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高层次的空间——艺术空间,也就是诗意的空间或者是审美空间。有了这样一个充满了温暖与人性光辉的高尚而自由的空间,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健全而丰满的。
  二、全面开发人的情商
  艺术的、审美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现代哲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但要靠感觉、靠理性,还要靠人们对该认识客体的关注度和热爱程度,甚至依赖于我们在认识出现障碍和死角的时候的转圜和悟性,而这些,都是情商所给予我们的。学校里的艺术教育、艺术审美、美育活动,其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即审美追求和审美品位,提升学生的审美格调和审美意趣,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间接或直接地提高他们的情商。
  三、塑造人文情怀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其实,不仅文学是人学,所有好的文学艺术都昭显人的光辉,都是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无不体现出人道主义情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道德缺失,理想信念缺失日益严重,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必然会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文情怀,让他们学会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追求,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充满着人性的正义和公正的能量。
  在回归初心的基础上,我们的学校美育,可以进一步构建“全员美育、全方位美育、全过程美育”的格局。从学校的整体教育上,建立审美化教學情境,凸显美育的价值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审美教育,给予丰富人文熏陶,引领学生向善向美;深入推进教育审美化进程,以审美的方式育德,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塑造美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朱光潜有句名言:“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当我们的学校美育回归到“促进美的教育”这个初心并再出发,学生日渐形成美的感知、鉴别、反省、形塑、创造等能力后,就会打开知识文化的审美大门,在美的世界里,做“美的人”,创造“美的人生”,贡献于“美的社会”。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
其他文献
1985年,由游本昌主演的《济公》成为80后儿时的美好记忆,衣着邋遢但却惩恶扬善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在2010年,由陈浩民主演的《活佛济公》以其搞笑且无厘头的台词完全颠覆了80后的记忆,却赢得了90后的喜爱。随后《活佛济公2》的全国热播为我们呈现了更加劲爆、雷人的台词及剧情设计。作为《活佛济公》的续集,《济公2》在延续第一部搞笑风格的同时,更是将第一部的雷剧风格完整地继承了下来,陈浩民版的“最帅济公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创新学校管理体系和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管理滞后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学校管理的研究,不断创新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创新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而学校管理创新的观念、制度和措施也将随着发展而不断充实,进一步推动深化创新管理。创新管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在学校发展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可以引领师生实现共同的教育愿景, 可以激励师生以积极的心态和开拓的精神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  一、办学理念———“尊重为根, 人文为本”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教师素
【摘要】开放学习是终身教育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但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开放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其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开放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端正的表现;分析了影响开放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提出了强化开放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建议。  【关键词】终身教育;开放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
七年前,《超级女声》唱响全国,七年后,《中国好声音》响彻神州。当年《超级女声》让芒果台一跃成为卫视老大,如今《中国好声音》争的不仅是排位,俨然成为枝繁叶茂的摇钱树。一个电视栏目吸金的重要法宝就是广告。据悉,《中国好声音》的广告额每期都在大幅度提升。早在开播之前,栏目就已经卖出了60%的广告,而随着第一期的爆红,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要加广告,但受广电总局规定的90分钟节目最多插播18分钟广告的限制
【摘 要】通过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中央及地方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评价性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对终身教育的界定、对终身教育目标的描述、对终身教育对象的规定、对终身教育原则的厘定四个方面;并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為分界点,发现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均发生了变迁。进一步分析发现,终身教育政策价值构成背后的逻辑基础为从工具理性转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其
他是《士兵突击》中的“七哥”,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迷龙,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陈大需,是《唐山大地震》中的方大强,是《王海涛今年叫十一》中的王海涛,是《永远的忠诚》中的沈浩……他,就是那个凭借自己扎实演技和亲切外表征服了亿万观众的42岁成熟男人——张国强。    《士兵突击》的热播让大江南北的观众认识了张国强,钢七连连长“七哥”的成功诠释让他在戏外也被好友和粉丝亲切地称为“七哥”。然而,37
楼志军是知名的连锁饭店庆云楼的一名老烤鸭师傅。他为人幽默厚道,跟同事们都建下了深厚的感情,除了老关、老牛,连梅子那样年轻的服务员也都喜欢听楼志军逗闷子。牛莉曾经在采访中说:“我相信这个戏演完以后会有很多女人愿意嫁给这样一个男人。楼志军这个男人的心永远是那种暖暖的,他永远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永远为别人想,他真的是特别能担当的这么一个男人。”  张国立:观众不要哭,我哭!  有绝症、有离别,人
清末民初时期,正逢时局动荡,传统的收藏品快速地聚散和流转加上外族的推崇,导致了古玩市场的兴盛,京城于是发生了许多一夜暴富、一日赤贫的人生故事。《莲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旗人贵族后裔——莲花(李小冉饰)家道中落,和族亲旗人破落子弟洪七(王奎荣饰)相依为命。莲花和车夫生子婚礼当天,生子被败兵挟裹出城,生子的结义兄弟天和(吴樾饰)娶了莲花。端王府王爷临死前给了莲花一个“汝窑水仙盆”,莲花憧憬
《轩辕剑之天之痕》的故事讲述了隋朝初年,意图复国的陈国数万兵马被手持轩辕剑的少年宇文拓毁于一瞬,国师陈辅携唯一的皇子陈靖仇避世隐居并由他接下匡扶陈国的重担。十六年后,隋炀帝失道,民不聊生,四处豪杰揭竿而起。赤贯星划过空中,传说当“天之痕”出现时,集齐传说中的昆仑镜、神农鼎、女娲石、崆峒印和伏羲琴五样上古神器,便可布下“九五之阵”,夺取天下。陈靖仇因此走上了寻找神器的复国之路;而当年一战成名的神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