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很可怕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坠毁,机上157名乘客全部遇难,其中包括8名中国公民。一名将于今年毕业的某学院新闻专业大四女生,她此行的目的是去埃塞俄比亚看长颈鹿。对于她的遇难,不少网友表示哀悼,但也不乏对她的人身攻击。
  女孩受到攻击的主要原因,是她家庭条件相对优裕。去非洲看长颈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她的微博上展示的相对富足悠闲的学生生活——爱美、买了新口红、梳了新发型,外出住高级酒店,啃着鸭爪子追剧,很爱旅行:绍兴、杭州、温州……她还说:“初雪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是什么惹得那些人攻击她?就因为她生活相对优裕?她是父母的独女,父母愿意也有能力让自己的女儿生活舒适一些,有错吗?那些攻击她的人,究竟出于什么心态?仇富吗?她和她的家庭,顶多也就是小康之家,谈不上多么富有。那些攻击她的人,说白了是出于一种“我穷你就不能富”的阴暗心理,甚至是“我穷是因你富”的可怕逻辑。
  “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可怕,首先在于它的荒谬。虽说均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一个正常的社会,永远都会有贫富的差距。一些人相对富裕一些,另一些人相对贫穷一些,这是无论在什么社会,都无法彻底改变的。一个人的富有,并不一定是因为聪明和勤奋,可能来自财产的继承和比较高的财富起点,所以,富人不必张狂显摆;一个人的贫穷,并不一定是因为懒惰和愚昧,可能因为财富起点较低和机遇无缘光顾,甚至有的人,他追求的本来就不是财富,所以,穷人无需自怨自艾,更不必自惭形秽。
  穷富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逻辑转移。一个贫穷的社会,可能所有的人,都比较贫穷;一个富裕的社会,可能它的贫困群体,都比一个贫穷社会的富人擁有更多。如果“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成立,那么,一个国家从穷到富,几乎所有的人财富都增加了;一个国家从富到穷,几乎所有的人财富都减少了;怎么解释?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具体的人就更是这样。这个不幸遭遇空难的女孩,与那些对她进行人身攻击的人,八竿子打不着,你的贫穷与她的富裕,怎么能够牵扯上关联?
  “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之可怕,其次在于它具有破坏性。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埃塞俄比亚空难,毁灭了157个鲜活的生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对于这个大四女生而言,曼妙年华、美好青春、幸福生活到此为止,无疑是令人痛心的悲剧。悲剧的价值应该使我们更加珍视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而对她进行幸灾乐祸的人生攻击,直接破坏了社会公德良序和环境氛围。
  同时,这个可怕逻辑的破坏性,还会体现在社会其他方面。因为这个逻辑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见不得别人好,甚至可以发展到见不得任何美好。日常可见,街头好好的花坛,会被人无端破坏;美丽的鲜花,会被人折断甚至连花盆都一起掀翻;新建的好好的广场,花色灯饰会被人无端砸毁,花木会被人有意破坏……这里暗藏一种可怕的心理:老子什么都不如意,你们还要享受这样美好的广场;老子心情坏透了,你们还在跳舞欢歌……
  “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之可怕,还在于它具有一定的蛊惑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无商不奸”的社会猜忌、为富不仁的个案存在,以及某些舆论对富人的妖魔化宣教,都为“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提供了某种舆论支持和现实“合理性”。加之社会贫富分化的难以避免,造成确实贫穷和自觉贫穷的个别人,心气不平且怨气十足。这种不平和怨气,要找到宣泄的出口,幸灾乐祸就成为一种应运而生和无法避免的渠道出口。
  对这种负面的宣泄出口,如果单纯通过堵截和说教破除“我穷是因你富”的逻辑,恐怕难以奏效。根本的途径在于强化社会公平正义,给穷人变富提供切实的通道;当穷人对富人的心态变成“有机会我会比他更富”时,问题或将解决。
其他文献
如何应对泼妇、无赖这类人渣?专家们给出的“规则”“指南”和“定律”是:远离人渣、无赖和流氓,不要主动招惹他们。但是,对于已经被无赖缠上的情况,究竟该怎么应对,专家们却没有细说。  善良之人被无赖缠上,轻则影响心情、工作、生活,重則可能损失财物,受到人身伤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规则”,那些一读就懂的“定律”,几乎全都失灵了,因为无赖型人渣的特征之一是:“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期刊
凡人皆爱听美言、好听的话,古之圣贤纵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嘛。而今,“少年维特”有觅爱之困,“老将黄忠”有年齿之扰,莘莘学子中不少人更是多了外国名——“亚历(压力)山大”!烦躁啊,郁闷呢,如何从速拆解?谁来温柔抚慰?夸夸群应运而问世,且从京沪高校肇始,N群(哈哈群、抱抱群、原谅群、英语群、语音群……)丛生,红得山花烂漫一般。  夸夸群,顾名思义,专夸人的嘛,带负能量的话一句也不说,赞美
期刊
一生无悔 ●張书信  如此好心
期刊
张群是国民党元老,当年曾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追随蒋介石最久,和他关系也最密切。曾有人问他国民党在大陆失败,他是否也要负一部分没有及时进言的责任时,张群坦率地说:“我只是个厨子,主人喜欢什么菜,我做什么菜。”  张群是不是一个谄媚者,我没做过研究,但他那种主人喜欢什么就给什么的“厨子”理论却是拍马者的典型心态。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御史中丞张利贞视察河北,第一站是平卢,时任平卢兵马使的安
期刊
太太要出差半个多月,这也意味着,女儿要跟着我过半个多月有爹没妈的日子。也许是思夫心切,更一定是出于对女儿的爱,出差期间太太特意中途回家探了一趟亲。  回家放下行李,她便杀奔超市,买了小龙虾、牛肉、鸡、鱼及若干种类时令蔬菜,此外还预定了一块价格不菲的蛋糕,外加N多小零食……大包小包的食材独自拎上楼不说,她还大秀厨艺,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我和闺女自然是甩开腮帮子,吃得满嘴流油,幸福感爆棚。  看到这里
期刊
《杂文月刊》除了說真话、有良知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辩证思维。如2019年5月原创版有多篇杂文,揭示了一个共同的哲学命题一“物极必反”。  阿福老师的《从丰盛大餐到脊柱侧弯》就是用很接地气的生活小事,揭示人生哲理:太太出差因思夫念女中途回家,做了一桌丰盛大餐。本想表达对丈夫、女儿深深的爱意,却害得父女俩连吃了三天剩饭,被爱女抱怨不迭。由此引申,学校为提高教学成绩,拼命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导致
期刊
我在一所高中学校听课,意外地发现这个班的教室里、教室后面以及某些同学的课桌下面,摆放着很多收纳箱。这些收纳箱大的有50厘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小的体量也有前者的三分之二。这些收纳箱是干什么的?我仔细一看明白了:里面装的全是书本。原来,因为课本、辅导资料、作业本等太多,课桌抽屉与桌面已经容纳不下,所以,同学们想到了这个主意。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收纳箱进教室。收纳箱进教室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美国音乐剧《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有首老歌《日出日落》,至今保留在我的吉他弹唱手抄本里:“难道她就是从前的娃娃,他就是贪玩的小淘气?……啥时候她长成妙龄女郎,啥时候他长成这么高?我就记得他们昨天还很小!日出,日落,时光如流水!你看那幼苗长得多快,一夜间开出向阳花;你看那四季变得多快,给人们带来欢和泪……”  己亥仲春,云南镇雄警方发文悬赏通缉百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其中有个吉某生于2002
期刊
《水浒》中的史进自幼从师学棒,自视甚高,主动要与来到庄上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比试,可交手没两下,便被王进打翻在地。王教头对史进的父亲说:“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小人从新点拨他。”自此,史进便拜王教头为师,摒弃花棒,潜心练得真武艺。  史进丢掉“花棒”,距今已数百年了,不知为何,还有人拾起来,耍弄得花样翻新:有的制定规划,思路要“高、大、新、全”,口号像“格句警言”,念起来慷慨激昂,听
期刊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韩国等地也有每年过端午的传统习俗。前些年,中国政府将其确定为法定假日,那一天全民放假。那天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时序虽已进入仲夏,但大多数地区天气仍然处在宜人时节,南方很多地区都要组织赛龙舟,千家万户走亲访友,还有很多人驾车外出旅游。特别是进入“微信时代”之后,大家还会借助现代通讯手段互致问候。  多好的时日,多好的假期,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愉悦。以前我收到的问候,都是“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