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作为人类历史上惨烈的一页,一战的发生有着复杂的根源。今天的中美关系也面临类似一战前欧洲大国间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主导大国如何应对崛起大国的挑战。那么,导致一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依然存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什么新因素能够影响冲突的发生?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下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根源与中美冲突的风险》一书尝试回答了上述问题。该书由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贝尔弗研究中心两位知名学者理查德·罗斯克兰斯和斯蒂芬·米勒编著,收录了活跃在当今美国学术界重量级学者的最新成果,融合了最有历史感的讨论与最具现实冲击力的话题。
传统观点认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崛起的德国挑战相对衰落的英国。本书14位作者则从不同视角进行反思,主旨是:一战并非不可避免,战争的根源是长时段内欧洲各国之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特定的某个因素。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看,欧洲大陆的权力结构在发生变化,但导致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德国崛起威胁到英国的安全。同样重要的是,俄国经济实力的恢复以及铁路网的建设引发了德国的担忧。然而,该书对由实力消长导致恐惧进而引起战争的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强调如果两个对立大国按照“常规”手段和程序处理两国关系,面对威胁时反应过于僵化,那么战争的风险就会增大;相反,如果各方能够谨慎处理对彼此的恐惧,竭力维持国家间关系,那么战争的风险就会减少。
该书作者也强调了国内政治在战争爆发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战前各国国内舆论普遍支持对外扩张,宣扬“战争不可避免”,并乐观地认为战争收益高成本低;二是德国、俄国、法国等国家军人掌握军队,为实现军队的特殊利益,掌握实权的将军们极力鼓吹战争,崇尚进攻,在各国国内煽动起战争狂热。战前连续的国际危机也是一战爆发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巴尔干危机等局势发展耗尽了大国的耐心,使得它们在后来的危机中不愿再做出让步而宁愿通过战争来解决。从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条件看,该书着重讨论了欧洲的联盟体系。大国支持盟友的冒险行为是一战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因为英国、法国等卷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履行联盟承诺支持盟友,而安全承诺严重限制了欧洲国家在危机中的选择。
一战的爆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具有启发意义。限于时代背景,一战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中美关系。但是,一战的教训结合当前的新因素仍可用来分析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针对一战的经验,该书认为一战的经验在以下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中国的崛起造成了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使得中美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其次,美国依然在东亚保持了广泛的联盟承诺,使得中美双方在战略上依然是对抗的态势;最后,东亚和全球的国际危机仍时有发生,中美爆发战争最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与美国的盟友发生冲突。
相应地,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战前的大国关系也存在显著不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核武器使得征服和战争的成本高得难以接受,抑制了大国全面战争的风险;第二,中美军事实力差距依然明显,实力的差距有利于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第三,目前中美管理国际危机的方式不同于一战前的欧洲大国,更多通过合作而非对抗解决危机;第四,中美国内政治成熟且稳定,军队没有与国家利益相排斥的狭隘利益。此外,该书也反思了经济相互依赖对战争爆发的影响,认为经济相互依赖并没有降低战争风险,却会让战争双方损失惨重,从而使战争变得没有意义,尤其是大国如果因为盟友卷入战争,更是不必要的灾难。
该书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学界的热烈回应和讨论。基辛格评论道,“国际事务中杰出的观察家和参与者评估了大灾难的起源以及对未来的教训,引人深思”;谢淑丽则评价说,“全明星阵容的学者回顾了一战的爆发及其对中美关系的教训……华盛顿和北京的决策者值得一读”。
当然,该书由于视角的局限,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偏见。例如,中国实力的显著崛起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讨论中美关系不应该假设中美实力差距不变,需要以中美实力走向均衡为起点。还有,部分作者将地区紧张局势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忽视了美国和一些周边国家主动挑起事端的行为。
传统观点认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崛起的德国挑战相对衰落的英国。本书14位作者则从不同视角进行反思,主旨是:一战并非不可避免,战争的根源是长时段内欧洲各国之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特定的某个因素。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看,欧洲大陆的权力结构在发生变化,但导致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德国崛起威胁到英国的安全。同样重要的是,俄国经济实力的恢复以及铁路网的建设引发了德国的担忧。然而,该书对由实力消长导致恐惧进而引起战争的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强调如果两个对立大国按照“常规”手段和程序处理两国关系,面对威胁时反应过于僵化,那么战争的风险就会增大;相反,如果各方能够谨慎处理对彼此的恐惧,竭力维持国家间关系,那么战争的风险就会减少。
该书作者也强调了国内政治在战争爆发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战前各国国内舆论普遍支持对外扩张,宣扬“战争不可避免”,并乐观地认为战争收益高成本低;二是德国、俄国、法国等国家军人掌握军队,为实现军队的特殊利益,掌握实权的将军们极力鼓吹战争,崇尚进攻,在各国国内煽动起战争狂热。战前连续的国际危机也是一战爆发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巴尔干危机等局势发展耗尽了大国的耐心,使得它们在后来的危机中不愿再做出让步而宁愿通过战争来解决。从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条件看,该书着重讨论了欧洲的联盟体系。大国支持盟友的冒险行为是一战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因为英国、法国等卷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履行联盟承诺支持盟友,而安全承诺严重限制了欧洲国家在危机中的选择。
一战的爆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具有启发意义。限于时代背景,一战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中美关系。但是,一战的教训结合当前的新因素仍可用来分析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针对一战的经验,该书认为一战的经验在以下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中国的崛起造成了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使得中美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其次,美国依然在东亚保持了广泛的联盟承诺,使得中美双方在战略上依然是对抗的态势;最后,东亚和全球的国际危机仍时有发生,中美爆发战争最可能的原因是中国与美国的盟友发生冲突。
相应地,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战前的大国关系也存在显著不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核武器使得征服和战争的成本高得难以接受,抑制了大国全面战争的风险;第二,中美军事实力差距依然明显,实力的差距有利于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第三,目前中美管理国际危机的方式不同于一战前的欧洲大国,更多通过合作而非对抗解决危机;第四,中美国内政治成熟且稳定,军队没有与国家利益相排斥的狭隘利益。此外,该书也反思了经济相互依赖对战争爆发的影响,认为经济相互依赖并没有降低战争风险,却会让战争双方损失惨重,从而使战争变得没有意义,尤其是大国如果因为盟友卷入战争,更是不必要的灾难。
该书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学界的热烈回应和讨论。基辛格评论道,“国际事务中杰出的观察家和参与者评估了大灾难的起源以及对未来的教训,引人深思”;谢淑丽则评价说,“全明星阵容的学者回顾了一战的爆发及其对中美关系的教训……华盛顿和北京的决策者值得一读”。
当然,该书由于视角的局限,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偏见。例如,中国实力的显著崛起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讨论中美关系不应该假设中美实力差距不变,需要以中美实力走向均衡为起点。还有,部分作者将地区紧张局势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忽视了美国和一些周边国家主动挑起事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