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海洋意识正在迅速觉醒。
这个占地球表面70.8%的淼淼之域,正被全世界几乎所有拥有海岸线的国家重新发现价值,这是因为,陆地资源的消耗殆尽危机已成为可预见。在局部地区,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中国海洋利益虎视眈眈、做欲扑状,迫使中国迅速进行海上布局。
2011年与2012年短短两年内,国务院以马不停蹄之势,连续批复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四个国家级海洋经济区。这一速度之快,令人明显感到中国海洋战略在大幅推进。
四大海洋经济区
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四个省份,在海洋经济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山东以科研取胜。占有全国海洋科研力量的三分之一,山东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上的责任当仁不让。同时,青岛的海水养殖业出类拔萃,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连续引领了中国五次产业浪潮。另外,青岛、威海、烟台三个城市的“美貌”远近闻名,滨海旅游业大有可为。
浙江以产业取胜。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奠定其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老大地位。近几年浙江以民营势力发展船舶业,成果丰厚。更独特的是,舟山——我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无疑将成为中国探索无人岛开发的先行地。
福建在科研与产业方面或许无法与上述两个省份匹敌,但身负海峡两岸交流的使命,志在探索与台湾地区的海洋经济合作模式,达到密切两岸联系的效果。
广东,与前三者相比,在探索区域合作模式方面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被赋予在海洋经济方面与港澳、海西区、北部湾、海南乃至东盟等地区合作的先行先试权。
这四个近两年来获批的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其名称的差异已经显示出各自发展重点的细微差别。据此,四区应当如何找寻各自的独特性,打好差异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立足自身优势劣势,认真思考。
最扎实的科研最绽放的产业
人类在陆地生活了上万年,对陆地之上的自然科学可谓了如指掌,观测入微。不过,对于深不可测的海洋,人类的触角伸至其中只是一两个世纪的事情。“在世界上(海洋科学领域)享誉盛名的曾呈奎院士,其海藻分类学研究对世界海洋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也仅仅是从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才开始的。相比陆地,海洋科技的起步这么晚,世界各国对海洋的认识这么弱,这是大家可能没有想象到的。”
中国工程院黄锷院士的话讲得更狠:“我们对海洋的了解不是零,而是接近于零。”
如此一来,问题显现出来。目前中国所寄望于发生大繁荣、大发展的各类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海洋化工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全都必须立足于海洋科学的充分基础研究之上。先有科学家深入海洋探测、分析、提供数据、建立详尽可靠的数据资料库,才有后续产业利用的跟进。在对海洋的了解“接近于零”的前提下,对海洋进行“大开发”,恐怕不大现实。
如此一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价值就十分明显。与浙江、广东和福建这些产业发力区相比,山东更有潜力成为一个科研先行区,在以科研成果引导产业发展方面更能做出表率和示范。青岛聚集了全国海洋科研力量的三分之一,海洋科学领域的两院院士有19人(全国共36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全国共37个),海洋科学调查船有20艘(全国共31艘)。以青岛“蓝色硅谷”为核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拥有科研、技术上的绝对实力,若能运用好这一优势,将可能从科技上游把握制高点,使各大海洋产业引领全国。
当然,先期投入科研是有风险性。因为基础性科研很难直接产生GDP,即便产生,也需要较为缓慢的周期,它对地方产业迅速大繁荣大发展的作用是比较小的。然而,更稳健、更扎实的步伐,可能在未来能够成就最绽放的海洋产业。
先认识海洋,才能运用海洋
观青岛的海洋科研“装备”。“蛟龙”号的家——国家深海基地正在敞开大门,于明年迎进这个下探7000米的功臣;立志成为全球第七大海洋实验室的“国家海洋实验室”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整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数家机构,形成科研合力。28家海洋科研机构,散落在青岛的各个方位,各自进行着不同课题的深钻。在青岛这个风景宜人、气质淡定的城市,似乎特别适宜研究人员沉下心来恸学问。
青岛的科研特长方向主要在于海洋调查观测、海洋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些主要是基础性研究。马克思说,先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如果说应用性研究是改造世界,基础性研究就是认识世界。
中国要晋升为海洋强国,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要形成如火如荼的海洋经济产业区,没有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是不行的。将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人才聚集于山东青岛,在科研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在海洋科考上下大力气,在基础性海洋数据的收集上付出耐心,这是青岛使命、山东使命。
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延伸为应用性研究的推进,最终转化成产业——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逻辑,也是蓝色经济的大部分领域的发展顺序。根据这一逻辑,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的思路也应当清晰,“蓝色硅谷”应牢牢成为科研核心(科研主体既可以是科研机构,也可以是企业),往外拓成产业带。知识主导,产业后行,争取科技对产业形成高贡献率。
在这方面,青岛历史上曾有着成功辉煌的案例。这里曾经以科研为先导,五次掀起全国海水养殖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院士曾呈奎发起的海带养殖浪潮。海带原本只适合在俄罗斯、日本、朝鲜沿海的冷水海域养殖,不适合在温带海域生长,曾呈奎通过深入观察研究,解决了海带在温带海域的生长问题,开启中国大范围种植海带的序幕。中国由此从完全不种植海带的国家变成全球第一大海带出产国。其后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世纪之交的四次海水养殖浪潮,无一不是由青岛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引领,研究先行,产业随后。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或许应当继续成为青岛“蓝色硅谷”的首选。
结语
先认识海洋,后运用海洋——这个逻辑,在目前中国对海洋认识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的背景之下,应当更加清晰。海洋强国不仅要发展产业,更重要的是前端的基础性研究。“烧钱”的基础性研究进行过一段时间,才能为产业区产生滚滚利润。青岛“蓝色硅谷”作为认识海洋的前沿阵地,应当为山东、为全国进行蓝色科普。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
这个占地球表面70.8%的淼淼之域,正被全世界几乎所有拥有海岸线的国家重新发现价值,这是因为,陆地资源的消耗殆尽危机已成为可预见。在局部地区,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中国海洋利益虎视眈眈、做欲扑状,迫使中国迅速进行海上布局。
2011年与2012年短短两年内,国务院以马不停蹄之势,连续批复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四个国家级海洋经济区。这一速度之快,令人明显感到中国海洋战略在大幅推进。
四大海洋经济区
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四个省份,在海洋经济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山东以科研取胜。占有全国海洋科研力量的三分之一,山东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上的责任当仁不让。同时,青岛的海水养殖业出类拔萃,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连续引领了中国五次产业浪潮。另外,青岛、威海、烟台三个城市的“美貌”远近闻名,滨海旅游业大有可为。
浙江以产业取胜。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奠定其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老大地位。近几年浙江以民营势力发展船舶业,成果丰厚。更独特的是,舟山——我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无疑将成为中国探索无人岛开发的先行地。
福建在科研与产业方面或许无法与上述两个省份匹敌,但身负海峡两岸交流的使命,志在探索与台湾地区的海洋经济合作模式,达到密切两岸联系的效果。
广东,与前三者相比,在探索区域合作模式方面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被赋予在海洋经济方面与港澳、海西区、北部湾、海南乃至东盟等地区合作的先行先试权。
这四个近两年来获批的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其名称的差异已经显示出各自发展重点的细微差别。据此,四区应当如何找寻各自的独特性,打好差异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立足自身优势劣势,认真思考。
最扎实的科研最绽放的产业
人类在陆地生活了上万年,对陆地之上的自然科学可谓了如指掌,观测入微。不过,对于深不可测的海洋,人类的触角伸至其中只是一两个世纪的事情。“在世界上(海洋科学领域)享誉盛名的曾呈奎院士,其海藻分类学研究对世界海洋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也仅仅是从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才开始的。相比陆地,海洋科技的起步这么晚,世界各国对海洋的认识这么弱,这是大家可能没有想象到的。”
中国工程院黄锷院士的话讲得更狠:“我们对海洋的了解不是零,而是接近于零。”
如此一来,问题显现出来。目前中国所寄望于发生大繁荣、大发展的各类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海洋化工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全都必须立足于海洋科学的充分基础研究之上。先有科学家深入海洋探测、分析、提供数据、建立详尽可靠的数据资料库,才有后续产业利用的跟进。在对海洋的了解“接近于零”的前提下,对海洋进行“大开发”,恐怕不大现实。
如此一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价值就十分明显。与浙江、广东和福建这些产业发力区相比,山东更有潜力成为一个科研先行区,在以科研成果引导产业发展方面更能做出表率和示范。青岛聚集了全国海洋科研力量的三分之一,海洋科学领域的两院院士有19人(全国共36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全国共37个),海洋科学调查船有20艘(全国共31艘)。以青岛“蓝色硅谷”为核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拥有科研、技术上的绝对实力,若能运用好这一优势,将可能从科技上游把握制高点,使各大海洋产业引领全国。
当然,先期投入科研是有风险性。因为基础性科研很难直接产生GDP,即便产生,也需要较为缓慢的周期,它对地方产业迅速大繁荣大发展的作用是比较小的。然而,更稳健、更扎实的步伐,可能在未来能够成就最绽放的海洋产业。
先认识海洋,才能运用海洋
观青岛的海洋科研“装备”。“蛟龙”号的家——国家深海基地正在敞开大门,于明年迎进这个下探7000米的功臣;立志成为全球第七大海洋实验室的“国家海洋实验室”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整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数家机构,形成科研合力。28家海洋科研机构,散落在青岛的各个方位,各自进行着不同课题的深钻。在青岛这个风景宜人、气质淡定的城市,似乎特别适宜研究人员沉下心来恸学问。
青岛的科研特长方向主要在于海洋调查观测、海洋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些主要是基础性研究。马克思说,先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如果说应用性研究是改造世界,基础性研究就是认识世界。
中国要晋升为海洋强国,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要形成如火如荼的海洋经济产业区,没有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是不行的。将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人才聚集于山东青岛,在科研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在海洋科考上下大力气,在基础性海洋数据的收集上付出耐心,这是青岛使命、山东使命。
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延伸为应用性研究的推进,最终转化成产业——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逻辑,也是蓝色经济的大部分领域的发展顺序。根据这一逻辑,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的思路也应当清晰,“蓝色硅谷”应牢牢成为科研核心(科研主体既可以是科研机构,也可以是企业),往外拓成产业带。知识主导,产业后行,争取科技对产业形成高贡献率。
在这方面,青岛历史上曾有着成功辉煌的案例。这里曾经以科研为先导,五次掀起全国海水养殖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院士曾呈奎发起的海带养殖浪潮。海带原本只适合在俄罗斯、日本、朝鲜沿海的冷水海域养殖,不适合在温带海域生长,曾呈奎通过深入观察研究,解决了海带在温带海域的生长问题,开启中国大范围种植海带的序幕。中国由此从完全不种植海带的国家变成全球第一大海带出产国。其后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世纪之交的四次海水养殖浪潮,无一不是由青岛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引领,研究先行,产业随后。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或许应当继续成为青岛“蓝色硅谷”的首选。
结语
先认识海洋,后运用海洋——这个逻辑,在目前中国对海洋认识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的背景之下,应当更加清晰。海洋强国不仅要发展产业,更重要的是前端的基础性研究。“烧钱”的基础性研究进行过一段时间,才能为产业区产生滚滚利润。青岛“蓝色硅谷”作为认识海洋的前沿阵地,应当为山东、为全国进行蓝色科普。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