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它甚至成为衡量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标准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课前,让学生用课后的词语说一段话,找一些和语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演讲。课中,让学生在听录音、朗读的同时,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复述。课后,让学生从杂志和各类书籍中收集精美的语句摘抄下来,熟读成诵,并用普通话和人交流。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高;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日益成为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就语文学科而言,实施素质教育其中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地素养。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成为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系统的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要想让学生敢于开口,就必须打消学生的顾虑,做到师生平等。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大声呵斥,不加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阴影,懒于发言。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应以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要适时的提醒、适当的点拨、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产生积极、满意、愉快的态度和经验。
  此外,在做到师生平等、和谐之后,营造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氛围也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某位同学因答错问题而引起哄堂大笑的情景,这样也会给学生心理造成阴影,并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好多学生宁肯不回答,也不让自己当众出丑。因此,在课堂上,同学之间应多给予帮助,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风气,而不是嘲讽、攻击。唯有在和谐、自然、平等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感到学习的乐趣,敞开自己的心扉,畅所欲言。
  为学生营造好一种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之后,我们再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前训练
  课前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轮流安排两名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从课后词语中任意选择三到五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并用这几个词语说一段话。刚开始时,学生只是把几个词语简单的拼凑到一块,其中还会存在语法错误。下面是一位同学用“肿胀、叮嘱、恐惧、花圃”几个词语说的一段话:有一位老人,他得了重病。他的亲人十分恐惧,然而他还惦记着自己种的花圃,就对亲人肿胀的叮嘱道:“如果我过世了,请好好照顾我的花。”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学生积累的词语和素材越来越多,准备得越来越充分,出现的语法错误也越来越少,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语构思成一个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故事。有一次,我让学生用“歧视、丑陋、讪笑、饱读诗书”说一段话时,一个学生脱口而出:“在一场大火中,她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在学校里,她备受歧视,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她曾因面貌的丑陋引起众多同学的讪笑,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她利用别人逛街、上网、闲谈的时间饱读诗书,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她的才华被人嫉妒,但她并不理会,仍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充实自己,因为她相信“腹有诗书气自華”。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不但积累了许多词语,还知道如何运用这些词语。同时,在这一阶段,我会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让大家探讨,找出其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利用每节课前的五分钟,找一些和语文这门课程有关的材料进行演讲,并让台下的同学进行点评。这样一来,在台上演讲的同学就会找到更加丰富的材料,准备得越来越充分,而台下准备点评的同学,一边听,一边记,等台上的同学一说完,就抢着点评。长期训练后,学生收集材料、组织材料、筛选材料、评说、分析等能力自然就得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很快就得到提高。
  二、课中训练
  首先,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也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从古到今,读书人都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条学习之道。而对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而言,能读的东西太多了。中学语文课本选取了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如朱自清的《春》,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但语句优美,内涵丰富,而且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朗读,学生能把声音信息作出调整改进,在潜移默化中将文章中的词语、句式和表达方式变成学生语言储存在大脑中,在同别人交流时脱口而出。
  其次,听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及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语音室、电教室等视听较为完善的设备。教师除了泛读,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带,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朗读教学。通过听,学生能获得丰富的语言素材,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说话的语言连贯性增强,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增强,而且能使学生发音纯正、吐字清晰、言辞得体,在无形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目都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如孙犁的《芦花荡》、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安徒生的《丑小鸭》等。语文课上的复述既可以是说出来的,也可以是写出来的。无论哪种形式的复述,都要求连贯的复述课文,围绕一定的中心内容去思考,然后准确而清晰地说出来或写出来。这样的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性,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后训练
  首先,让学生从杂志和各类书籍中收集一些精美的语言摘抄下来,抽空背一背,记一记,增加学生的积累。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增长见闻。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自己语言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为“三七开”,其中课内占三分,课外占七分。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并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因为他们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太少,语言贫乏,表达能力差。但凡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都是喜欢阅读、喜欢把看到的好词语、句子、段落、篇章摘抄下来,熟读成诵的学生,因为他们阅读范围广,思维也就活跃,感情丰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作者谴词造句的方法。同时,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作者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自然提高,因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让学生学习普通话,并尽量用普通话和人交流。
  山区农村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方言较重,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因而普通话说的都比较差。像我们郑旗中学的学生,从他们学习拼音开时就无法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如把“亲和轻”的读音混淆,把“津和京”的读音混淆。同时,在课堂发言中他们还会把“撒谎”说成“扯谎”,把“看一眼”说成“照一眼”。由于从小养成了这种发音习惯,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而在上课时,我就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练习。这样一方面纠正了学生发声的缺点、弱点、毛病,另一方面还让学生利用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在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后,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尽量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并且交流,在课后甚至是在家里都尽量用普通话交流,规范自己的语言,并且把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别人面前清楚流利地表达出来。
  通过教学实践,我充分领略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同时抓起,使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他们在每个阶段的训练中都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有效的渠道仍须着眼于课堂教学。在语文课中,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仍然占主体地位,熟悉地运用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教师们不断探索,但收效甚微。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少、慢、差、费”的作文教学现状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学生害怕作文,一写作文,学生就眉头紧锁,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段话来。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是因为他们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改变小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现状呢?我浅谈自己的几点
期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用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可见,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起来轻松,顺手,便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喜欢语文,还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
期刊
正确评价学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務。它是保证教师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就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恰当的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能使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提高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经过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和其他课的观察和研究,我认为实施有效的学生评价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不断丰富评价方法的内容  表扬学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规定其课程性质如下:“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难看出,新课程更强调素质的培养。本文就作者在讲授《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光合作用”一节时贯彻新课改理念方面谈点体会。  一
期刊
摘 要:“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诉求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点。本文以此为主要线索,论述了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可以对这方面的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思维能力;小学生;问题教学;生活化  小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等。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对研究和应用数学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一旦掌握将会终身受益。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数学思想,本文联系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从理解算理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新知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数学练习题中挖掘数形结合思想三方面浅谈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这一阶段注意给学生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便显得
期刊
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老师的提问肢解着,提问和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这些“提问”使得教学过程看似热闹,实则华而不实。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科学的态度等内容,这些内容正是贯彻实施卓越课堂的一个极好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宝贵的资源。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学生接受的知识更全面呢,我认为首先得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并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学生年龄,认知等特点,挖掘语文课中涉及的其他如人文,自然,科学,地理,常识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時,我们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