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5岁的寿星张德英有一手绝活,就是编草鞋。几根草绳,一个鞋底,在老人手中飞舞,一会儿功夫,一双草鞋便呈现出来。靠着这个手艺,在极其艰苦的年代,张德英把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编织草鞋过生活
在张德英的大儿子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丈夫陈老友被抓走后杳无音讯,至今生死不明。迫于生活的无奈,张德英把孩子留在婆婆家,改嫁王家,开始以打草鞋为生。
因为要靠卖草鞋的钱生活,张德英每天除了操持家务和照顾孩子外,就是不停地编草鞋,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老人说,不打草鞋,就没有饭吃,全家都要挨饿。
解放后,张德英的家里分到田地,日子渐渐开始稳定下来,可是只要闲下来,张德英仍旧打草鞋。大跃进时期,家家户户都要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张德英就叫两个儿媳妇去生产队干活,自己在家打草鞋。一次,老人的二儿媳妇陈有兰因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喂猪,就没有去生产队干活。张德英得知后很生气,她指着儿媳妇训斥道:“不干活就没有饭吃,你今天就不要吃饭了。”
张德英反复告诫两个儿媳说,如果我不打草鞋,都去挣工分,根本养不活这一大家子人,所以我只负责打草鞋,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管,家里家外的事情都得靠你们。
从20几岁开始,因为生活不得不打草鞋,到80几岁,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打草鞋,张德英在将近70年的生活里,几乎每天都在和草鞋打着“交道”。
精打细算过日子
张德英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每个星期,她都要把这一周家里要用的煤油、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数量记录下来,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把应该干的活分配到每个人的头上。没有完成的,就要受到惩罚;超额完成的,也会给予奖励。谈起以前的事,两个儿媳笑着说:“我们家一直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制度。”
张德英不明白按劳分配的意思,她只知道如果有人干不完活,全家人就没有吃的。两个儿媳妇谨记婆婆的教诲,始终努力干活,不敢有半点偷懒和侥幸心理。老人的大儿媳何明芬今年已经68岁了,谈起婆婆,她说:“老人虽然对我们比较严厉,但是能让我们懂得勤劳养家,增强责任意识,这是我们从婆婆身上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由于张德英的精打细算、“赏罚分明”,全家人的生活虽不能称得上富裕,但是基本解决了温饱,挨饿的事情很少发生。对此,老人解释说:“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不管用什么办法,我就是要保证全家人有饭吃、不挨饿。”
性格刚强过一生
张德英的性格比较刚强,也很要强能干。“以前和村里的年轻人比赛插秧,没有人能赶上我。”说起年轻时候的辉煌“战绩”,老人显得很开心。
或许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张德英的脾气不是很好,而且有些“暴躁”。据老人的儿媳妇介绍,老人年轻的时候,如果有人做错了事,她都会狠狠地打。“100岁的时候,还因为我做的饭菜不好吃,打过我呢!”二儿媳妇陈有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打我我就跑;现在婆婆走不动了,也没劲了,就叫她打几下解解气吧。”
老人一天四顿饭必须按时按量,如果有一次错过了时间或者饭菜不合胃口,她就会发脾气。如果有她喜欢吃的肉和鸡蛋,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蛋花汤,她都会很高兴。儿媳妇们都很孝顺,经常买来她喜欢吃的水果和糯米饭孝敬她,这时,老人脸上就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火爆的性格,伴随张德英的一生。孙儿、重孙做了错事,她也会大声责骂。或许在老人心中,“不打不成器,不骂不成才”的想法始终贯穿于内心。时间久了,即使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她的威严仍在。“这是晚辈们对婆婆的敬重。”何明芬轻声说。
编织草鞋过生活
在张德英的大儿子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丈夫陈老友被抓走后杳无音讯,至今生死不明。迫于生活的无奈,张德英把孩子留在婆婆家,改嫁王家,开始以打草鞋为生。
因为要靠卖草鞋的钱生活,张德英每天除了操持家务和照顾孩子外,就是不停地编草鞋,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老人说,不打草鞋,就没有饭吃,全家都要挨饿。
解放后,张德英的家里分到田地,日子渐渐开始稳定下来,可是只要闲下来,张德英仍旧打草鞋。大跃进时期,家家户户都要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张德英就叫两个儿媳妇去生产队干活,自己在家打草鞋。一次,老人的二儿媳妇陈有兰因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喂猪,就没有去生产队干活。张德英得知后很生气,她指着儿媳妇训斥道:“不干活就没有饭吃,你今天就不要吃饭了。”
张德英反复告诫两个儿媳说,如果我不打草鞋,都去挣工分,根本养不活这一大家子人,所以我只负责打草鞋,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管,家里家外的事情都得靠你们。
从20几岁开始,因为生活不得不打草鞋,到80几岁,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打草鞋,张德英在将近70年的生活里,几乎每天都在和草鞋打着“交道”。
精打细算过日子
张德英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每个星期,她都要把这一周家里要用的煤油、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数量记录下来,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把应该干的活分配到每个人的头上。没有完成的,就要受到惩罚;超额完成的,也会给予奖励。谈起以前的事,两个儿媳笑着说:“我们家一直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制度。”
张德英不明白按劳分配的意思,她只知道如果有人干不完活,全家人就没有吃的。两个儿媳妇谨记婆婆的教诲,始终努力干活,不敢有半点偷懒和侥幸心理。老人的大儿媳何明芬今年已经68岁了,谈起婆婆,她说:“老人虽然对我们比较严厉,但是能让我们懂得勤劳养家,增强责任意识,这是我们从婆婆身上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由于张德英的精打细算、“赏罚分明”,全家人的生活虽不能称得上富裕,但是基本解决了温饱,挨饿的事情很少发生。对此,老人解释说:“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不管用什么办法,我就是要保证全家人有饭吃、不挨饿。”
性格刚强过一生
张德英的性格比较刚强,也很要强能干。“以前和村里的年轻人比赛插秧,没有人能赶上我。”说起年轻时候的辉煌“战绩”,老人显得很开心。
或许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张德英的脾气不是很好,而且有些“暴躁”。据老人的儿媳妇介绍,老人年轻的时候,如果有人做错了事,她都会狠狠地打。“100岁的时候,还因为我做的饭菜不好吃,打过我呢!”二儿媳妇陈有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打我我就跑;现在婆婆走不动了,也没劲了,就叫她打几下解解气吧。”
老人一天四顿饭必须按时按量,如果有一次错过了时间或者饭菜不合胃口,她就会发脾气。如果有她喜欢吃的肉和鸡蛋,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蛋花汤,她都会很高兴。儿媳妇们都很孝顺,经常买来她喜欢吃的水果和糯米饭孝敬她,这时,老人脸上就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火爆的性格,伴随张德英的一生。孙儿、重孙做了错事,她也会大声责骂。或许在老人心中,“不打不成器,不骂不成才”的想法始终贯穿于内心。时间久了,即使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她的威严仍在。“这是晚辈们对婆婆的敬重。”何明芬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