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及部分邻区中强地震构造:标志研究

来源 :地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强地震构造标志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研究,它对认识地震成因、进行地震预报和开展工程地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和大量资料分析,我们认为下扬子及部分邻区中强地震构造标志主要有以下5点,即新构造差异带、断陷陡深带、活动断裂带、构造分水岭和地貌断阶带。
其他文献
目前舰载战术导弹火控雷达的零位误差标校主要采用静态标校,无法实现在线动态标校。本文提出基于双站CCD激光经纬仪的动态标校雷达零位误差的方法:经过经纬仪调平和找到真北后,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图》和我国地磁台网资料分析研究了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强震前的地磁场变化,给出了有利于渤海地震发生的中长期背景性异常及变化磁场的短临异常变化图形。中国地磁图展示了几年乃至十年尺度的地球基本磁场的大区域变化特征以及与我国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的联系,显示了渤海地震前的背景性异常。地磁变化场垂直分量“低点位移”及幅相法异常则显示出渤海地震前华北地区出现的小区域的短临地磁异常。
本文阐述了江苏省历次抗震加固工程质量检查情况,对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农村建筑多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结构不复杂,其地震破坏与所用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和施工质量有关,本文概述了我省农村建筑的类型,并通过其地震震害经验总结得出: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抗震措施,是可以提高农村建筑抗震能力的。
1668年7月25日在山东莒县—郯县间发生的特大地震,波及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山西等省市以及朝鲜半岛西部地区,波及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椐413个府州县镇的记载,共有150个府州县遭到该地震的不同程度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有关该地震研究文献约有30篇之多(见附录研究文献)。关于该地震的具体震中、发震构造、极震区的圈定及等烈度线几何图形等一系列问
本文采用解方程组求降水修正系数的方法,用以消除降水对水位的干扰,以判断趋势异常.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试对江苏地区及其邻近海域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预测,认为黄海海域下一次Ms≥4.5级地震将在1990年前后发生;江苏地区及其近海下一次Ms≥5.0级地震将在1992年前后发生。
本文分析总结了江宁地电阻率在四次中强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着重研究了常熟—太仓5.1级地震前的异常。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从观测数据中分离出观测误差和条件变差,通过F图判断“地震因素”在条件变差中的影响程度。
本文以我国西北、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大量震害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出中等烈度条件下,不同震害等级的震害率并以此作为震害评估的重要依据。该方法简单易行,可广泛适用于中小城镇(市)震害评估和区域性震害快速预测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地震(M=6.0)和1984年9月14日日本长野地震(M=6.8)的考察和分析表明:这两次地震的震中及其附近的建筑物均有扭转现象,并且都反映了地壳以右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