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其诱导的神经胶质瘤体外杀伤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w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原代培养12例胶质瘤细胞,冻融法获取胶质瘤细胞抗原,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来获取DCs并负载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负载胶质瘤抗原的DCs激活的CTLs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K562细胞对照
其他文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本刊名誉总编辑夏镇夷教授于2004年6月突发心脏病,住院抢救及治疗数月后,于2004年10月12日逝世,享年89岁。夏镇夷教授的逝世是中国神经精神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颅咽管瘤中是否表达、肿瘤血管生成和囊肿形成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和术中所见将31例颅咽管瘤大体形态进行分类,标本行病理学检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个性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各期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49例明确诊断并依据MR分期,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的
特发性肌肉颤搐[1]系以肌肉颤搐为主要表现的神经肌肉病.虽然该病在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方面均具有独特性,但临床上比较罕见,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容易误诊.为此,我们报道7例典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含量、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0名正常健康者血清GAD-A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者
目的探讨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大鼠脑内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STZ组及生理盐水组.30天后电镜下观察两组大鼠海马及额顶
报道患者,男,22岁.1年半前精神受刺激后出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发呆少语,生活懒散,待人接物冷淡,发作性哭闹,幻听,关系妄想,乱打人、骂人、摔东西,到处乱跑,以"精神分裂症"收
为预报鄂尔多斯下一次动物鼠疫流行年份,(1)根据1987 ̄1996年长爪沙鼠鼠疫动态资料,建立两个灰色新陈代谢预报模型GM(1,1);(2)将该地区动物鼠疫动态和太阳黑子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在太阳黑子峰值或谷值的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大鼠(methamphetamine,MAP)刻板行为和额叶皮质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核,经腹腔注射MAP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额叶皮质DA含量.结果杏仁核毁损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显著降低;甲基苯丙胺逆耐受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潜伏期显著延长.MAP大鼠额叶皮质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