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正因为在史学、文学两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所以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现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课文《陈涉世家》为例来谈谈史学与文学如何结合的。
[关键词]文学;通史;史学;价值
1.史学价值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具有历史、文学的一般特性。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两种成分。
从史学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
《陈涉世家》一文中,司马迁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全文共700多字,在第一自然段司马迁用史传体例叙写传主陈涉概况。然后以传主的事迹贯穿全篇,着重反映史实。接着写起义的原因,“九百人谪戍鱼阳,会天大雨,道不通”,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秦朝法律规定“失期,法皆斩”。摆在九百戍卒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逃跑和等死。再加上“天下苦秦久矣”,民不聊生、困苦不堪的社会现实,这些为陈胜等发动起义奠定基础。
接着写起义的发动与经过。发动起义准备,起义步骤写得详细,起义过程写得简略。
最后写胜利进军和政权建立。写战争,则不到十个字。如攻下大泽乡后接着攻蕲,文章只写到“收而攻蕲,蕲下”几个字,就交代了两场战争的经过和结果,。队伍进军胜利及发展壮大用“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锤、郝、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来交代。政权建立也只是寥寥数笔“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样写遵循了“史”的要求,注重实录。让我们对中国历史上首发事秦的农民起义前因后果有了了解,课文历史感强。
史学家司马迁对第一次农民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这对今人了解我国历史,审视现实有裨益。
2.文学艺术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史记》、《国语》、《战国策》、《左传》等。
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来创作的《史记》这部伟大著作,使之成为古代历史文学、传记文学的典范。而其中人物的传记也开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传记文学对中国后世小说,戏剧创造有明显影响,其中历史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不仅为文言小说,也为宋元以后兴起的通俗白话小说所吸收和发展,对形成中国小说的民族风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文学技巧写历史人物,《陈涉世家》就是一个典范。司马迁既是史学家、又是文学家。所以在史学著作中表现出文学意味。这方面表现为文章不但叙写了人物的生平事迹,而且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用生动而简洁的笔墨,着重描写了陈涉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情。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宏大志向,洞察能力和领导才能。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
“天下苦秦久矣”是他对历史形势的透彻分析。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和借鬼神“威众”则表现了他们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陈涉世家》以人物形象为中心,一切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如为了突出陈胜、吴广的才干,详细描写了他们起义前的谋划和起义步骤:对形势分析、借鬼神威众、并杀两尉等情节。这使得读者对谋划的细节有了清楚的感知,从而叹服陈胜,吴广的智谋。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通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陈涉世家》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共有三次:
第一次与佣耕者的对话:陈涉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表现陈涉不甘于现状和伟大抱负。
第二次与吴广的对话: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对形势分析洞察能力强
第三次与戍卒的对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日:敬受命。——号召力强,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可见课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鲜明表现出来。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而对事件的过程只作简略的交代,呈现出浓厚的文学色彩。
《史记》人物传记开我国文学的先河,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通史;史学;价值
1.史学价值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具有历史、文学的一般特性。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两种成分。
从史学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
《陈涉世家》一文中,司马迁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全文共700多字,在第一自然段司马迁用史传体例叙写传主陈涉概况。然后以传主的事迹贯穿全篇,着重反映史实。接着写起义的原因,“九百人谪戍鱼阳,会天大雨,道不通”,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秦朝法律规定“失期,法皆斩”。摆在九百戍卒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逃跑和等死。再加上“天下苦秦久矣”,民不聊生、困苦不堪的社会现实,这些为陈胜等发动起义奠定基础。
接着写起义的发动与经过。发动起义准备,起义步骤写得详细,起义过程写得简略。
最后写胜利进军和政权建立。写战争,则不到十个字。如攻下大泽乡后接着攻蕲,文章只写到“收而攻蕲,蕲下”几个字,就交代了两场战争的经过和结果,。队伍进军胜利及发展壮大用“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锤、郝、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来交代。政权建立也只是寥寥数笔“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样写遵循了“史”的要求,注重实录。让我们对中国历史上首发事秦的农民起义前因后果有了了解,课文历史感强。
史学家司马迁对第一次农民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这对今人了解我国历史,审视现实有裨益。
2.文学艺术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史记》、《国语》、《战国策》、《左传》等。
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来创作的《史记》这部伟大著作,使之成为古代历史文学、传记文学的典范。而其中人物的传记也开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传记文学对中国后世小说,戏剧创造有明显影响,其中历史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不仅为文言小说,也为宋元以后兴起的通俗白话小说所吸收和发展,对形成中国小说的民族风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文学技巧写历史人物,《陈涉世家》就是一个典范。司马迁既是史学家、又是文学家。所以在史学著作中表现出文学意味。这方面表现为文章不但叙写了人物的生平事迹,而且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用生动而简洁的笔墨,着重描写了陈涉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情。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宏大志向,洞察能力和领导才能。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
“天下苦秦久矣”是他对历史形势的透彻分析。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和借鬼神“威众”则表现了他们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陈涉世家》以人物形象为中心,一切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如为了突出陈胜、吴广的才干,详细描写了他们起义前的谋划和起义步骤:对形势分析、借鬼神威众、并杀两尉等情节。这使得读者对谋划的细节有了清楚的感知,从而叹服陈胜,吴广的智谋。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通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陈涉世家》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共有三次:
第一次与佣耕者的对话:陈涉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表现陈涉不甘于现状和伟大抱负。
第二次与吴广的对话: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对形势分析洞察能力强
第三次与戍卒的对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日:敬受命。——号召力强,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可见课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鲜明表现出来。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而对事件的过程只作简略的交代,呈现出浓厚的文学色彩。
《史记》人物传记开我国文学的先河,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