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探索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自出现以来,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人类早期对日月星辰运动的探索到近代对宇宙的起源和对人类遗传基因的研究,无不倾注着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心血。勇于探索的前人,为追求真理呕心沥血、开拓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有失败的悲伤,更有成功的喜悦。无论成功或是失败,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探索都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动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发现都对地理学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地理学科的每一次进步又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平时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索、研究,敢于探索人类目前无法解决的自然之谜,成为推动今后社会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人类目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使他们立志于将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多年来,我校的地理课一直是学校最活跃,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笔者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探索意识的培养。
  首先是地理知识的延伸。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目前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还涉及到现代发展起来的各学科的边缘学科。因此,地理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地理知识进行延伸,提出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就应当在备课上下一番功夫,找出问题的知识点和涉及的问题。就现在高中所使用的教材来看,不管是过去的必修教材,还是现在应用的新教材,几乎每一章节都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特别是新教材,对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培养体现得更加明显。例如,新教材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就涉及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宇宙的认识和对宇宙的新探索。特别是每节课后的“活动”内容和课文中的学生阅读内容,更是地理教师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好教材。
  地理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同时,还应当在平时对各科进行了解、学习、研究;博览群书,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学习卡片;在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问题。例如,在讲述“太阳能量来源”这部分内容时,我对恒星这部分知识进行延伸,增加了人类对不同恒星的观测认识,讲述恒星爆发塌陷成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天体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宇宙天体的探索兴趣。
  其次,地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教师应当和学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的肯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有可能成为今后他们一生中探索自然奥秘和解决疑难问题的动力。例如,我在讲解“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这个内容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认识的地球产生生命物质的条件,是否适用于宇宙中其它星球?其它星球是否只要具有和地球一样的条件,就可以产生生命?在宇宙中,人类是否是孤独的?是否存在地外文明?这一系列的问题,本身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再加上这些年来,科学幻想小说、动画片、电影等对地外生命的种种刻画,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一旦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有些学生提出的见解很有新意,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地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组织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我在讲授老教材《地壳的演化》一节时,针对中生代恐龙灭绝的种种猜想,并着重介绍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个猜想。明确指出这个猜想的依据之一是:在中生代晚期的地层中,存在一层金属铱含量很高的地层。并详细介绍了这一地层的主要特征,希望学生利用假期到野外去寻找。(我们登封是山区,各各时代的地层齐全,素有“五代同堂”之称)假期过后,学生返校,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到野外进行了考察。有些学生采集了岩石标本,有些学生详细描述了所见到的地层。以上这些活动,虽然简单,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探索意识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三,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后,地理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写出论文。学生要写出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就必须查阅资料找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就在课余学到了大量课本中、课堂上学不道的知识。这样做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当今人类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形成探索意识,树立了将来探索大自然、解决自然奥秘的决心和信心,为我国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学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生探索意识的培养,造就大批具有探索意识的创新型人才,使他们将来能投身于对未知世界研究的行列,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技术人员必备的互换性与检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强化、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协作精神,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摘 要:通过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类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生和毕业生接收单位的抽样调查,发现现行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本科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和体系偏重于培养理论人才,无法较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在开设这门课时,需要对教学内容和体系依据实用性原则进行调整,并对知识的呈现方式加以变革。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教学体系改革应用型人才    引言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本文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关概念,包括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基
文章就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作了几个方面的讨论,通过实例重点讨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原则和过程.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hope and future of the country. So their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fidence are vital to their growing-u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
摘 要:针对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笔者采用改善实验条件、优化实验内容、重视预习、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教师科研课题,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方式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结果表明,通过教改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而且初步具备了从事微生物应用和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
目的: 在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过程中,当样本量较小,尤其是解释变量较多,数据分布不均衡,不满足渐近统计推断前提时,会出现分离问题,此时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不存在或者不可靠。本文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的三段式教学法,并认为是水到渠成,线索清楚,笔者称此为“顺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时如果把这种教学顺序倒一倒,效果会更好,笔者称之为“逆向教学法”。逆向教学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它虽有悖于通常人们的习惯,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顺向不能或是难于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已成为主导我们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为了使学生了解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信息技术课被列为各类中小学必修课程。在现阶段,如何上好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在我国,中学信息技术科教学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这十多
1、什么是党的生活?党的生活是指包括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在内的党内一切活动。例如,党的小组会、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的委员会会议、党代表大会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