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教育信息化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EIIA于2015年5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了成立大会,教育部领导指出:“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应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教育,是教育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新方向。
  教育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影响着教育水平的好坏。高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多媒体教学”、“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等过程,再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教育,是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教育行业努力整合信息化资源实现教育融合与创新的结果。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目前正席卷全球,但是大数据的发展还未成熟,“互联网+”应用尚不明朗,如何抓住“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并将其应用到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深思和探究。
  更新教育信息化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迫切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开发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过程,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
  “互联网+”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信息化是站在校园的角度实现教育数字化,更多注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实现了校园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并逐步迈向集成化、物联化和智慧化,为教育信息化发展铺设了道路。
  应用“互联网+”于教育行业,更新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转变了教育信息化的视角。“互联网+”更加注重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协同与创新发展,站在互联网的视角构建和运行教育,弱化了校园,强化了教育的本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整体融合协同的模式,不仅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融合,还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协同。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高等教育信息化经过“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如校园网站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校园主干宽带网络达到了千兆或万兆级别、校园网络和应用系统得到了普及、校园“一卡通”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等。但通过仔细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也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均衡
  在基础设施方面,各高校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服务器数量、接入互联网总带宽、网络存储总量等相差较大,重点高校硬件设施富足,地方高校资源较紧缺。在应用系统方面,差距也很大,有的学校应用系统完善,有的学校仅建设了教学运行必需的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而其他系统如OA系统、邮箱系统等都未建设。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方面,有的学校不够重视,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数字资源较匮乏。
  高校信息化建设复杂多样,缺乏顶层设计
  对各高校而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尽相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应用管理系统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等复杂多样,并且会随时间动态变化。但从整体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系统整合程度和应用水平较低,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业务系统信息标准未统一,业务数据未整合
  大多数高校中,各业务应用系统是各自独立的,信息标准没有统一,各业务数据也未能进行整合,大多未考虑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教育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研发实力薄弱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尽管高校通常都设有信息化部门,但是信息化部门人才匮乏,通常只有几人从事简单的维护和行政管理工作,无法形成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家委员会,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信息系统的研发、数字资源的建设方面,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的系统极少。
  大数据统计分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是大数据的来源地,时刻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如考生报考数据、学生学籍数据、成绩数据、一卡通应用数据、图书借阅数据等,在高校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可以被保存下来,这些数据对高校而言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传统的信息化建设中只是把这些数据简单地保存下来,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的潜在价值并没有利用起来。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中,要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对数据进行集中、整合、挖掘,帮助实现教学评估、个体分析、舆情预测、策略决策等,真正提高高校的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
  结合高校信息化现状,在“互联网+”环境下,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校园内部独自建设,更要注重高校之间甚至是教育系统的联动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互联网+”的应用、融合、创新的发展理念,实现高校平衡发展、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
  构建推进“互联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机制
  高校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机制。一方面,设立“互联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二级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主要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审议、资源经费配置、建设过程协调等。另一方面,设立“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隶属于领导小组,由校内外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项目方案评审、项目实施过程监督、项目验收评估等。再一方面,设立“互联网+”信息化运维中心,负责信息化的应用培训、信息化的运行维护、信息化的用户反馈等。拥有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有利于从顶层到底层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与融合,为“互联网+”信息化提供基础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网络、网络设备、硬件服务器、一卡通、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等,学校现有信息化部门要加强专业人员建设、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集成现有应用软件系统、积极引导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以应用为导向打造数字教学资源网络云,实现教学、管理的互联网化。
  构建在线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
  高校不能仅满足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应构建以应用为目的的统一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平台内容可以包括学习资料、内部教材、视频教学资源等。同时要确定统一的资源数据标准,借助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各类已有资源的统一组织,实现共享和应用。根据应用需要,平台可划分为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模块。
  根据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要求,高校要开展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个人门户。学习空间由个人主动进行个性化构建,可以聚合各类学习资源,同时,学习空间是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者可以浏览其他人的学习空间,并对其他人的学习经验和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交互和交流。这样,在提供个性化展示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个性化资源中心和搭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也建立起了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沟通交流社区平台。
  发挥高校集群优势,引领高校信息化联动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将互联网应用成果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达到规划共绘、资源共享、平台公用、效益共享等,需要多个机构有机互动、协作参与、协同发展和协调融合。
  高校之间教育信息化资源具有互补性,高校通过连接形成高校集群,可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这些效益动力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集群发展的动力。高校之间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差别,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办学思想、经验和方法,通过联动发展,可以分享见解,改变技术和创新模式,激发创新活力,产生新层次的效率和生产力,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
  构建高校教育云,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集成、融合与创新
  教育云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基础架构,构建高校教育云,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可利用云平台所提供的海量资源和存储空间辅助教学,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辅助教育教学管理。在“云”协同模式下,借助移动互联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借助大数据可以进行个性化教育,实现和谐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现已进入到了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阶段,并正从教学业务支持地位向教育产业全面融合的过程演化。目前,就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而言,“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分级部署,分期建设,以“互联网+”与教育的全面融合为前进方向,整合现有资源和应用系统,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前进。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定律声称,芯片上可集成的晶体管数(集成度)每18个月就将翻一番。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芯片上
以CRISPR/Cas9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核酸酶技术,为基因编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力量,使基因编辑在效率、精准性、多样性与灵活性上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团队利用新型基
根据德勤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中国教育产业总体规模将在5年内翻倍,即从2015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万亿元。2015年年初,“跟谁学”获得5000万美金投资,“猿题库”融资6000万美金,“一起作业”获风投注资1亿美金,三笔巨额投资似乎为在线教育从业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目前仍然有超过90%的家长选择带实体课堂的教育机构。这类机构在教学产品设计上有相对成熟的体系,做到了“手把手”和“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于1989年启动建设。自成立以来,针对生命科学前沿和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生物大分子
研究信息经济,观察信息、经济,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侧面。在中国信息经济年会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5年会上,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
“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可获得商机的概念,但是,“互联网+”不是颠覆,而是要思考跨界和融合,更多是思考互联网时代产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互联网+”更重要是“+”,而不
成立于1979年的Gartner(高德纳,又译顾能公司,NYSE:IT and ITB)是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在中国信息经济年会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5年会上,Gartner全球高管合伙人赵
谈到实用主义,或许很多人会等同于功利。确实,在哲学范畴中的实用主义,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而在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闰土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陆围洋眼
一年一度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汇聚北京,共商国是,备受中外瞩目。此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首次显身。
智慧城市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及分散在各个部门或行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不可能全部推倒重来,从保护现有投资的角度,肯定是需要基于“利旧”的原则,开展各项数据关联性和纠缠性分析及应用研究,只有定期得到更新和维护的数据,才是活的数据,才有分析和挖掘的价值和意义。  多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一直被大家认为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甚至国家部委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和指导意见。其中,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