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某矿区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南段长期矿产开发对该地区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评估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对该地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兴安岭南段某铅锌矿区为研究区,在流经矿区河流的上、中、下段沿流向采集了6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试了其中19种金属与主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确定了受主要影响的重金属元素,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沉积物质量基准对重金属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评估,并进一步采用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peri)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矿区河流沉积物中As、Cd、Cu、Pb、Zn、CaO与MnO含量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on相关系数均大于0.85,Ward系统聚类分析属于一类,指示这些元素在沉积物中很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7种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均大于其背景值,且变异系数较大(>60%),表明其含量受矿山开发活动影响显著.(2)沉积物各采样点的Cu含量均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RSV)和临界效应浓度(TEL).河流上、下段沉积物的As、Cd、Pb、Zn含量均低于RSV,中段的含量均高于RSV,其中As、Pb、Zn含量高于可能效应浓度(PEL).(3)沉积物重金属的Igeo从小到大依次为Cu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遭遇暴雨易发内涝性灾害的影响,为了系统地揭示城市森林消减暴雨径流、储滤暴雨中PAHs、TOC的生态效益,采用了森林小集水区水文要素的定位观测与对比试验方法,连续4年(2018—2021年)开展了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暴雨水文循环及对PAHs、TOC的地球化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生态系统可分别储滤暴雨中∑16PAHs总的质量浓度25.6%—29.6%、TOC质量浓度的15.8%;林冠层淋溶平均增加其在林内雨质量浓度的8.1%、40.3%,两类森林土壤的0—
为了解城市加油站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山西省研究区内面积约3629 m2某加油站土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单环芳烃(苯、二甲苯)、酚类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浓度分布与迁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石油烃与甲基叔丁基醚多分布于油罐区,在表层0.0—0.5 m深度范围内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表现为油罐区>输油管线区>加油岛;苯、二甲苯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2.0—5.0 m深度范围内,分布表现为输油管线区>油罐区>加油岛;甲基叔丁基醚污染物浓度主要积累在土壤4.0—6.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是重要的药用资源和濒危物种,明确其适宜分布情况对其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基于三江源18个羌活分布点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预测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羌活在三江源的适宜分布情况,并筛选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当前羌活适宜分布面积为146.43×103 km2,占三江源区域的26.67%,且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区的东部和南部;影响羌活分布主要的环境因子有6个,按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是:海拔(37.1%)、年平均气温(15
近年来中国城市空气臭氧(O3)浓度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地面O3具有高生物毒性,不但影响人体健康,而且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对国控点大气O3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国际通用的O3导致植物伤害的诊断标准,系统调查了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等6个城市的植物叶片可见O3伤害症状,分析评价了区域O3污染及其造成的植物伤害症状.研究发现,在河北省6个城市的26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站点中,2019年植物生长季4—8月O3暴露剂量(AOT40)介于
以牛粪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300℃和500℃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同时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生物炭基针铁矿复合材料,研究生物炭及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对水中莠去津吸附特征.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增加,2θ在21.2°、33.4°、36.6°、47.6°处出现针铁矿的特征衍射峰,生物炭基针铁矿复合材料制备成功.通过对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平衡分析发现,生物炭对莠去津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r2为0.925—0.996).在25℃条件下,莠去津
城市湖泊生态效益优越,对周围环境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中尺度层面上,从环境物理学角度出发,以位于长沙市近郊区的同升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定点实测法获取夏季湖泊周边热环境指标,结合CFD情景模拟,二者交互验证.同时设置湖区周边近地面层典型气候边界条件,通过改变单一影响因子的变化,系统分析了夏季城市近郊湖泊“冷岛效应”的变化规律以及湖区周边建筑对湖泊“冷岛效应”发挥的影响,揭示了湖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交互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城市近郊湖泊对周围环境存在“冷岛效应”,研究区域与对照区域的日均温度差值在
为探究臭氧胁迫对不同世代大豆(Glycine max)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栽培大豆“铁丰29号”为试验材料,在开顶式气室(OTCs)中,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3个O3熏蒸体积分数梯度[CK:对照,45 nL·L?1 O3;T1:(80±10)nL·L?1 O3;T2:(120±10)nL·L?1 O3],并将受胁迫后的子代复种,研究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亲代和子代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臭氧体积分数增加,开花期和结荚期亲子代大豆叶片相对电导率较CK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均增加,
空气负氧离子(Negative Air Ion,NAI)对人体有调节稳态,延缓衰老作用,是评价森林环境质量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通过连续观测帽峰山森林公园内不同森林郁闭度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和环境要素,分析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低郁闭度环境内NAI浓度日变化呈线性增长趋势,08:00离子浓度最低(998 ion·cm?3),18:00离子浓度最高(1136 ion·cm?3);中郁闭度环境内NAI离子浓度在12:00达到峰值(1251 ion·cm?3),高郁闭度
土壤重金属铬含量的高光谱估测技术较传统测量方法具有无污染、方便快捷进行动态监测的优势.对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层土壤98个样品的原始光谱反射率R分别进行倒数1/R、对数lg(R)、倒数对数lg(1/R)以及微分变换.不同处理结果与实测土壤重金属铬含量进行相关分析从而筛选出具有极显著相关的特征波段(P<0.001).以不同变换处理下的特征波段反射率作为自变量,土壤铬含量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构建土壤重金属铬含量的高光谱估测模型,并对最优估测结果
探讨施用钝化剂对Cd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修复效果,可为北方轻中度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培养试验,研究不同Cd污染程度下,施用8种钝化剂产品对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养分积累、Cd有效性和小白菜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土壤加入1 mg·kg?1 Cd时,除P6和P7钝化剂外,其他6种钝化剂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幅为9.09%—56.73%;P3钝化剂的Cd钝化效果最佳,添加量为5%时土壤有效态Cd降低率为54.90%,小白菜降Cd率为54.04%;所有处理小白菜Cd质量分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