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审美一件艺术品,音乐也罢,诗歌也罢,或者一幅画,一尊雕塑,往往忘记了自己作为审美主体的情绪表达,而忘情于艺术品创造者的情绪方式。这种对审美对象所显示的审美信息的感受误区,使艺术品本身在一定时间内很难显现其真实的艺术魅力。因而,在艺术家的创造受到严重误解而无法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效果的同时,许多本来美好的事物并不能准确地成其为美好。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精神领域不尽如意的症结所在。
自然山水当然是造物主在不经意之间创造出来的。在我们这个崇圣造化的传统理念里,没有多少人斗胆泼洒自己的情绪于山水之间。我们的祖宗们总是像陌生人一样,一代一代地走过,留下无数孤寂的审美对象。直到南北朝以后,才有为数不多的文人开始撩开迷雾,走进山水的美学坐标系。
武夷山水同样给你留下了任意泼洒情绪的绝对空间。缘着九曲溪这条律动着生命丰富内涵的水线,你会在不经意之间调动既往全部的情绪积淀,使审美习惯无条件地纳入新的美学标准。我们姑且省略她怎样生动地逶迤而来,也不多余地想象她将怎样把道路走成遥远的远方。单就盘绕武夷山中十公里的行程而穿越的直线距离不足六公里的曲折度,就足够让你回肠荡气了。我们当然见过江河湖海,但没有人稀罕这种天空一样广大虚无如一句不变的叮咛吧?水的魅力永远在于她的生命形态。
九曲溪因盘绕山中九曲十八弯,故名。她在所有的方向中游刃有余。这一点让太阳和月亮的光都无可适从,在任何一个时间的点上,光的折射都同时沿着水面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当然也有横渡而过的。这种因水流的随意性而让方向四散的九曲溪,在山水美学的坐标系上,多出了那条被切割成许多折曲线的光的流苏。
九曲溪把两岸雾列的山峰勾勒得整体而轮廓分明,使每一座山峰都逼岸而立。乘坐古朴的竹筏顺流而下,那种天造地设的欲扬故抑,节奏舒缓地让你细细品味圆润滚进你眼帘的每一座山峰的各个侧面。你无法拒绝每一个细节,无法拒绝移筏见奇、涉景成趣。仰角三十度至六十度之间收拾中近景的视角布置,正准确无误地纳入挑食的眼睛的审美习惯。而天空一任群峰随心所欲地切割成大小不一的任意型的块状,也变得生动起来,偶尔有鸟划下优美的弧线,同时滴下几声揪人的呢喃。
目光在山峰与山峰之间交替,但没有人会忘记脚下的水流。我不知道九曲溪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控制论》,或者控制学本来就来源于这一弯流水的启示?刚经过一段宽数十丈气势恢弘的江面,就骤然收缩为只剩盈尺之水的浅滩。竹筏擦滩而过的时候,因石击起的朵朵浪花,使这一节的溪流干脆就成了一滴滴仅有的水。偌大的江面在一座山峰前顿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任何对九曲溪命运的担忧都是多余的。飞速绕过浅滩之后,又豁然开朗了。面前分明是深不可测的碧水寒潭,鱼儿们潜泳在几十米的水底犹历历在目。行筏而前,有不忍打破的那种宁静。就这样滩潭相间,直到曲终。我们竹筏的行速与区间的水流量正好相反。我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标示在坐标系上。
武夷山山与水的天作之合通常被归纳为“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我怎么都无法把武夷山想象成静态的景观。她的组成包括或激昂或舒缓的流水声和自然天籁之音的和弦。这让我想起那曲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她让那些游历过和没游历过多瑙河的人激动不已。面对这些艺术感受力极好的人们,我只能轻轻地问一句:“朋友,你来过武夷山吗?你游过九曲溪吗?”
我们当然无需更多地去想象春夏秋冬、晨昏朝暮、阴晴雾雪给武夷山穿上怎样的外衣。那种山容、山骨、山气、山韵什么时候都会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不管你攀上峰岩,还是缘进洞谷。大自然的精心雕琢就象被知识和经验浸泡透了的智者一样,怎么也掩藏不了那种轩昂大度,那样气势恢弘。有人说武夷山如果地处异域或许就面目全非了,我完全赞同这样的美学结论,因为正是地域分异,武夷山才被恰如其分地布置在美学坐标系不可或缺的点上,而不是可以任意假设和取代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道具。
但美的原则往往不仅仅圈定在粗线条的整体效果,任何一个细枝末节都不可能被忽略在审美的视野之外。武夷山除了峰峦岩壑的秀拔奇伟让人迷恋和仰止之余,那些峰中之洞更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些洞既没有溶洞之奇绝,也没有岩洞之大观。但她却是美学坐标系上山水意境的延伸。
徐霞客称之为“幽微碧玉之洞天”的茶洞固因“产茶甲于武夷”而闻名。然而,我们实在找不到洞的感觉。她是由七座山峰环抱合围而成,洞口朝天,也即所谓洞天吧?我想。这里面积不足百亩,平坦如原,日照时间仅一、二个小时。置身其中,仿如隔世。因而,茶洞的魅力既不在茶也不在洞,而在于峥嵘深锁的意境。“喜无樵子复观弈,怕有渔郎来问津”的桃源洞,从陶渊明的笔下走出来后,也悠然地安居在武夷山,加入到这个无以复加的心态境界里。而水帘洞则是由岩壁和瀑布围起的柔软的空间。如果说茶洞和桃源洞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和心灵的栖息地,那么水帘洞无疑成了豢养哲学和宗教的两极世界。
当然,武夷山的洞主要集中在云窝。云窝,顾名思义就是云的故乡。“云无心以出岫”,每当春秋两季早晚时分,我们常常看见云雾们在武夷山山山水水之间自由自在地散步,但她们总忘不了细细品味散步之后回到自己的“窝”的心情。
我们总是按照自身的意愿和审美习惯徜徉于山水之间。我们带着不算轻松甚至多少可以说接近饱和的情绪积淀走了进来。这些,武夷山都将为你轻轻卸下,在不自觉之间。因而,在这里我们的目光是饥饿的,我们会用同样饥饿的心灵去建立自己的审美坐标系吗?然后把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都搬进这个坐标系,让她成为每一个点和由这些点组成的曲线,延伸在心灵自留地任何一角有可能干净的空间。
自然山水当然是造物主在不经意之间创造出来的。在我们这个崇圣造化的传统理念里,没有多少人斗胆泼洒自己的情绪于山水之间。我们的祖宗们总是像陌生人一样,一代一代地走过,留下无数孤寂的审美对象。直到南北朝以后,才有为数不多的文人开始撩开迷雾,走进山水的美学坐标系。
武夷山水同样给你留下了任意泼洒情绪的绝对空间。缘着九曲溪这条律动着生命丰富内涵的水线,你会在不经意之间调动既往全部的情绪积淀,使审美习惯无条件地纳入新的美学标准。我们姑且省略她怎样生动地逶迤而来,也不多余地想象她将怎样把道路走成遥远的远方。单就盘绕武夷山中十公里的行程而穿越的直线距离不足六公里的曲折度,就足够让你回肠荡气了。我们当然见过江河湖海,但没有人稀罕这种天空一样广大虚无如一句不变的叮咛吧?水的魅力永远在于她的生命形态。
九曲溪因盘绕山中九曲十八弯,故名。她在所有的方向中游刃有余。这一点让太阳和月亮的光都无可适从,在任何一个时间的点上,光的折射都同时沿着水面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当然也有横渡而过的。这种因水流的随意性而让方向四散的九曲溪,在山水美学的坐标系上,多出了那条被切割成许多折曲线的光的流苏。
九曲溪把两岸雾列的山峰勾勒得整体而轮廓分明,使每一座山峰都逼岸而立。乘坐古朴的竹筏顺流而下,那种天造地设的欲扬故抑,节奏舒缓地让你细细品味圆润滚进你眼帘的每一座山峰的各个侧面。你无法拒绝每一个细节,无法拒绝移筏见奇、涉景成趣。仰角三十度至六十度之间收拾中近景的视角布置,正准确无误地纳入挑食的眼睛的审美习惯。而天空一任群峰随心所欲地切割成大小不一的任意型的块状,也变得生动起来,偶尔有鸟划下优美的弧线,同时滴下几声揪人的呢喃。
目光在山峰与山峰之间交替,但没有人会忘记脚下的水流。我不知道九曲溪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控制论》,或者控制学本来就来源于这一弯流水的启示?刚经过一段宽数十丈气势恢弘的江面,就骤然收缩为只剩盈尺之水的浅滩。竹筏擦滩而过的时候,因石击起的朵朵浪花,使这一节的溪流干脆就成了一滴滴仅有的水。偌大的江面在一座山峰前顿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任何对九曲溪命运的担忧都是多余的。飞速绕过浅滩之后,又豁然开朗了。面前分明是深不可测的碧水寒潭,鱼儿们潜泳在几十米的水底犹历历在目。行筏而前,有不忍打破的那种宁静。就这样滩潭相间,直到曲终。我们竹筏的行速与区间的水流量正好相反。我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标示在坐标系上。
武夷山山与水的天作之合通常被归纳为“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我怎么都无法把武夷山想象成静态的景观。她的组成包括或激昂或舒缓的流水声和自然天籁之音的和弦。这让我想起那曲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她让那些游历过和没游历过多瑙河的人激动不已。面对这些艺术感受力极好的人们,我只能轻轻地问一句:“朋友,你来过武夷山吗?你游过九曲溪吗?”
我们当然无需更多地去想象春夏秋冬、晨昏朝暮、阴晴雾雪给武夷山穿上怎样的外衣。那种山容、山骨、山气、山韵什么时候都会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不管你攀上峰岩,还是缘进洞谷。大自然的精心雕琢就象被知识和经验浸泡透了的智者一样,怎么也掩藏不了那种轩昂大度,那样气势恢弘。有人说武夷山如果地处异域或许就面目全非了,我完全赞同这样的美学结论,因为正是地域分异,武夷山才被恰如其分地布置在美学坐标系不可或缺的点上,而不是可以任意假设和取代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道具。
但美的原则往往不仅仅圈定在粗线条的整体效果,任何一个细枝末节都不可能被忽略在审美的视野之外。武夷山除了峰峦岩壑的秀拔奇伟让人迷恋和仰止之余,那些峰中之洞更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些洞既没有溶洞之奇绝,也没有岩洞之大观。但她却是美学坐标系上山水意境的延伸。
徐霞客称之为“幽微碧玉之洞天”的茶洞固因“产茶甲于武夷”而闻名。然而,我们实在找不到洞的感觉。她是由七座山峰环抱合围而成,洞口朝天,也即所谓洞天吧?我想。这里面积不足百亩,平坦如原,日照时间仅一、二个小时。置身其中,仿如隔世。因而,茶洞的魅力既不在茶也不在洞,而在于峥嵘深锁的意境。“喜无樵子复观弈,怕有渔郎来问津”的桃源洞,从陶渊明的笔下走出来后,也悠然地安居在武夷山,加入到这个无以复加的心态境界里。而水帘洞则是由岩壁和瀑布围起的柔软的空间。如果说茶洞和桃源洞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和心灵的栖息地,那么水帘洞无疑成了豢养哲学和宗教的两极世界。
当然,武夷山的洞主要集中在云窝。云窝,顾名思义就是云的故乡。“云无心以出岫”,每当春秋两季早晚时分,我们常常看见云雾们在武夷山山山水水之间自由自在地散步,但她们总忘不了细细品味散步之后回到自己的“窝”的心情。
我们总是按照自身的意愿和审美习惯徜徉于山水之间。我们带着不算轻松甚至多少可以说接近饱和的情绪积淀走了进来。这些,武夷山都将为你轻轻卸下,在不自觉之间。因而,在这里我们的目光是饥饿的,我们会用同样饥饿的心灵去建立自己的审美坐标系吗?然后把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都搬进这个坐标系,让她成为每一个点和由这些点组成的曲线,延伸在心灵自留地任何一角有可能干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