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文深教”是最近语文教学比较关注的热点,但很多教师在践行这一理念时却不知不觉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度上过分挖掘,喧宾夺主
对于“浅文”,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主张:“在相应的学段中,凡浅文都可以上得深厚一点儿。所谓‘深’,教师教学问题难度大一点;所谓‘厚’,就是教学内容的角度要丰富一点儿。”基于此,许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过分挖掘,反而本末倒置,弄巧成拙。
一位老师上《母狼的智慧》一课,首先带领学生简单地梳理了文本,了解了母狼的智慧体现在“智慧过河”和“骗过老猎人,以死换得幼子生”两件事上,再归纳母狼的特点谈感悟。整个流程用时大约15分钟,正当我们听课教师纳闷剩下的时间学生会做什么时,授课老师把话题引到了母爱上:“母爱是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母狼尚能舍身救子,更不用说我们的母亲了。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天亮了》……” 视频讲的是坠落的缆车里,一对年轻的夫妇临死前用双手托起两岁半的儿子,救了孩子一命的故事,后来歌手韩红领养了这个孩子,并创作了歌曲《天亮了》。故事很感人,歌声更动人,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教师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母爱故事。于是,学生说的说,写的写,耳边回荡着《天亮了》的凄美旋律。交流自己的母爱故事时,很多孩子都真情流露,留下了泪水,连听课教师也为之动容。
显然,授课教师正是意图通过“读一篇文章,看一个视频,写一段真情,讲一个故事”来描述母爱,品味母爱,把《母狼的智慧》一文的主题提升到更高层面,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浅文深教”的目的。
可是这节催人泪下的课后来却被听课教师一致认为不合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脱离了文本,过度挖掘,以致喧宾夺主,颠倒了主次。课堂的后25分钟,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没有了当初那只智慧的母狼的身影了,那么,这节课能说上的是《母狼的智慧》吗?再说,《母狼的智慧》一文表现的到底是“智慧”还是“母性”?是“智慧”成就了“母爱”,还是“母爱”催生了“智慧”?文本的中心主题尚没有明晰,又从何而谈拓展延伸呢?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浅文因为浅易,需要我们深度挖掘,但它更需要老师有强烈的文本意识,要立足文本,深入研读文本,把握好度,才能于细微处见真知,于浅显处得深意。
二、形式上过度创新,花哨空洞
我们知道,“浅文”正是因为简单明了,加上历年来对名家“浅文”的评析已成定论,教学思路、模式似乎早已成定论,后人难以逾越,所以很多教师往往会在形式上另辟蹊径,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脱离了文本的本质精髓,过度创新,一味追求表面的浮华与热闹,这就背离了语文课堂的本色要求了。
尤其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形式越来越丰富。比如《黔之驴》《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课文的教学就成了话剧表演的课堂,比如《凡尔赛宫》《黄鹤楼》等课文教学就成了导游表演。的确,这样处理浅显的文章篇目,课堂跳出了俗套,多了花样,多了新意,可是,课堂的味道也发生了改变,成了泛娱乐化的课堂。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泰格特的《窗》一课。他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1.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选择文中两处情节,进行微剧本创作;3.小组合作表演;4.谈谈收获。整个一节课表演中开始,表演中结束,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课改理念似乎体现得比较成功,“浅文深教”似乎也表现得富有特色。但是由于学生的表演不是很成熟,甚至有些潦草,对人物的心理及神态的把握均比较仓促肤浅,这样,一方只是可怜地被表演着,而另一方则是无聊地起哄式看着热闹,再加上“谈谈收获”环节中,教师也只是让学生随意式自由点评,没有注意引领学生去挖掘文章主旨的深意及写作的特色,匆忙之中就草草收场了。回看这一教学设计,其实仅仅是将教学内容改编成剧本而已,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在购买道具和排练活动上,忽略了对文中两位病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揣摩,从而也就表现不出人物真善美的内心世界,更没有领略到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魅力。
诚然,“浅文深教”不排斥形式创新,更不反对快乐学习,可如果过度创新,夸大学习快乐,用哄笑代替深沉思考,用花哨取代文本解读,一定会丢失语文求真求实的根本,让语文课堂变得空洞无物,语文味荡然无存。
三、角度上过多涉及,无的放矢
很多教师都认为“浅文深教”的角度可以多一些,宽度可以广一些。余映潮老师也强调浅文可以上得“厚”一些,“角度可以丰富一些”。殊不知,如果对文本涉及角度过多,面面俱到,学生阅读时就会如同在沙漠里挖井,虽然到处是坑,却没有一处能挖到甘泉。
譬如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有教师依次从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区别停顿,指导朗读,读通文章,再逐词逐句疏通文意,赏析美句体会情感,补充课外诗词感悟苏轼的处世态度,检查背诵等方面展开教学,每个环节皆平均用力,平铺直叙,无重点,少聚焦,势必造成学生有眼花缭乱、浮光掠影之感。不如淡化浅易文本的疏通,侧重于作品意境的感悟,从被贬说开去,又回到文中被贬的起点,通过补充大量苏轼被贬时所赋诗词,学生能认识到一位“自由洒脱、超旷放达”、面对逆境能“自嘲、自慰、自叹”更能“自得”的官员兼文人形象。
譬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如果放不下感情朗读,放不下结构特色,放不下字词赏析,放不下联想想象,放不下背景解读,放不下情感体悟,放不下思想教育,不懂取舍,什么都想教,就一定什么都没教好。教师满把抓,无的放矢,学生自然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看看余映潮老师这样处理《天上的街市》:“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三个板块,指向明确,简洁明了,每一板块充分挖掘,讲深讲透,真正演绎“浅文深教”的精髓。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浅文深教”并不是牵强附会地去套用,教师应避免走进以上三种误区,要心中有“度”,立足文本,敢于取舍,于平凡处见奇崛,充分挖掘教材的同时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带着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语文課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深度上过分挖掘,喧宾夺主
对于“浅文”,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主张:“在相应的学段中,凡浅文都可以上得深厚一点儿。所谓‘深’,教师教学问题难度大一点;所谓‘厚’,就是教学内容的角度要丰富一点儿。”基于此,许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过分挖掘,反而本末倒置,弄巧成拙。
一位老师上《母狼的智慧》一课,首先带领学生简单地梳理了文本,了解了母狼的智慧体现在“智慧过河”和“骗过老猎人,以死换得幼子生”两件事上,再归纳母狼的特点谈感悟。整个流程用时大约15分钟,正当我们听课教师纳闷剩下的时间学生会做什么时,授课老师把话题引到了母爱上:“母爱是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母狼尚能舍身救子,更不用说我们的母亲了。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天亮了》……” 视频讲的是坠落的缆车里,一对年轻的夫妇临死前用双手托起两岁半的儿子,救了孩子一命的故事,后来歌手韩红领养了这个孩子,并创作了歌曲《天亮了》。故事很感人,歌声更动人,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教师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母爱故事。于是,学生说的说,写的写,耳边回荡着《天亮了》的凄美旋律。交流自己的母爱故事时,很多孩子都真情流露,留下了泪水,连听课教师也为之动容。
显然,授课教师正是意图通过“读一篇文章,看一个视频,写一段真情,讲一个故事”来描述母爱,品味母爱,把《母狼的智慧》一文的主题提升到更高层面,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浅文深教”的目的。
可是这节催人泪下的课后来却被听课教师一致认为不合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脱离了文本,过度挖掘,以致喧宾夺主,颠倒了主次。课堂的后25分钟,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没有了当初那只智慧的母狼的身影了,那么,这节课能说上的是《母狼的智慧》吗?再说,《母狼的智慧》一文表现的到底是“智慧”还是“母性”?是“智慧”成就了“母爱”,还是“母爱”催生了“智慧”?文本的中心主题尚没有明晰,又从何而谈拓展延伸呢?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浅文因为浅易,需要我们深度挖掘,但它更需要老师有强烈的文本意识,要立足文本,深入研读文本,把握好度,才能于细微处见真知,于浅显处得深意。
二、形式上过度创新,花哨空洞
我们知道,“浅文”正是因为简单明了,加上历年来对名家“浅文”的评析已成定论,教学思路、模式似乎早已成定论,后人难以逾越,所以很多教师往往会在形式上另辟蹊径,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脱离了文本的本质精髓,过度创新,一味追求表面的浮华与热闹,这就背离了语文课堂的本色要求了。
尤其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形式越来越丰富。比如《黔之驴》《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课文的教学就成了话剧表演的课堂,比如《凡尔赛宫》《黄鹤楼》等课文教学就成了导游表演。的确,这样处理浅显的文章篇目,课堂跳出了俗套,多了花样,多了新意,可是,课堂的味道也发生了改变,成了泛娱乐化的课堂。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泰格特的《窗》一课。他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1.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选择文中两处情节,进行微剧本创作;3.小组合作表演;4.谈谈收获。整个一节课表演中开始,表演中结束,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课改理念似乎体现得比较成功,“浅文深教”似乎也表现得富有特色。但是由于学生的表演不是很成熟,甚至有些潦草,对人物的心理及神态的把握均比较仓促肤浅,这样,一方只是可怜地被表演着,而另一方则是无聊地起哄式看着热闹,再加上“谈谈收获”环节中,教师也只是让学生随意式自由点评,没有注意引领学生去挖掘文章主旨的深意及写作的特色,匆忙之中就草草收场了。回看这一教学设计,其实仅仅是将教学内容改编成剧本而已,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在购买道具和排练活动上,忽略了对文中两位病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揣摩,从而也就表现不出人物真善美的内心世界,更没有领略到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魅力。
诚然,“浅文深教”不排斥形式创新,更不反对快乐学习,可如果过度创新,夸大学习快乐,用哄笑代替深沉思考,用花哨取代文本解读,一定会丢失语文求真求实的根本,让语文课堂变得空洞无物,语文味荡然无存。
三、角度上过多涉及,无的放矢
很多教师都认为“浅文深教”的角度可以多一些,宽度可以广一些。余映潮老师也强调浅文可以上得“厚”一些,“角度可以丰富一些”。殊不知,如果对文本涉及角度过多,面面俱到,学生阅读时就会如同在沙漠里挖井,虽然到处是坑,却没有一处能挖到甘泉。
譬如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有教师依次从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区别停顿,指导朗读,读通文章,再逐词逐句疏通文意,赏析美句体会情感,补充课外诗词感悟苏轼的处世态度,检查背诵等方面展开教学,每个环节皆平均用力,平铺直叙,无重点,少聚焦,势必造成学生有眼花缭乱、浮光掠影之感。不如淡化浅易文本的疏通,侧重于作品意境的感悟,从被贬说开去,又回到文中被贬的起点,通过补充大量苏轼被贬时所赋诗词,学生能认识到一位“自由洒脱、超旷放达”、面对逆境能“自嘲、自慰、自叹”更能“自得”的官员兼文人形象。
譬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如果放不下感情朗读,放不下结构特色,放不下字词赏析,放不下联想想象,放不下背景解读,放不下情感体悟,放不下思想教育,不懂取舍,什么都想教,就一定什么都没教好。教师满把抓,无的放矢,学生自然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看看余映潮老师这样处理《天上的街市》:“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三个板块,指向明确,简洁明了,每一板块充分挖掘,讲深讲透,真正演绎“浅文深教”的精髓。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浅文深教”并不是牵强附会地去套用,教师应避免走进以上三种误区,要心中有“度”,立足文本,敢于取舍,于平凡处见奇崛,充分挖掘教材的同时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带着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语文課堂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