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浅文深教”的几个误区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59798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文深教”是最近语文教学比较关注的热点,但很多教师在践行这一理念时却不知不觉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度上过分挖掘,喧宾夺主
  对于“浅文”,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主张:“在相应的学段中,凡浅文都可以上得深厚一点儿。所谓‘深’,教师教学问题难度大一点;所谓‘厚’,就是教学内容的角度要丰富一点儿。”基于此,许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过分挖掘,反而本末倒置,弄巧成拙。
  一位老师上《母狼的智慧》一课,首先带领学生简单地梳理了文本,了解了母狼的智慧体现在“智慧过河”和“骗过老猎人,以死换得幼子生”两件事上,再归纳母狼的特点谈感悟。整个流程用时大约15分钟,正当我们听课教师纳闷剩下的时间学生会做什么时,授课老师把话题引到了母爱上:“母爱是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母狼尚能舍身救子,更不用说我们的母亲了。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天亮了》……” 视频讲的是坠落的缆车里,一对年轻的夫妇临死前用双手托起两岁半的儿子,救了孩子一命的故事,后来歌手韩红领养了这个孩子,并创作了歌曲《天亮了》。故事很感人,歌声更动人,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教师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母爱故事。于是,学生说的说,写的写,耳边回荡着《天亮了》的凄美旋律。交流自己的母爱故事时,很多孩子都真情流露,留下了泪水,连听课教师也为之动容。
  显然,授课教师正是意图通过“读一篇文章,看一个视频,写一段真情,讲一个故事”来描述母爱,品味母爱,把《母狼的智慧》一文的主题提升到更高层面,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浅文深教”的目的。
  可是这节催人泪下的课后来却被听课教师一致认为不合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脱离了文本,过度挖掘,以致喧宾夺主,颠倒了主次。课堂的后25分钟,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没有了当初那只智慧的母狼的身影了,那么,这节课能说上的是《母狼的智慧》吗?再说,《母狼的智慧》一文表现的到底是“智慧”还是“母性”?是“智慧”成就了“母爱”,还是“母爱”催生了“智慧”?文本的中心主题尚没有明晰,又从何而谈拓展延伸呢?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浅文因为浅易,需要我们深度挖掘,但它更需要老师有强烈的文本意识,要立足文本,深入研读文本,把握好度,才能于细微处见真知,于浅显处得深意。
  二、形式上过度创新,花哨空洞
  我们知道,“浅文”正是因为简单明了,加上历年来对名家“浅文”的评析已成定论,教学思路、模式似乎早已成定论,后人难以逾越,所以很多教师往往会在形式上另辟蹊径,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脱离了文本的本质精髓,过度创新,一味追求表面的浮华与热闹,这就背离了语文课堂的本色要求了。
  尤其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形式越来越丰富。比如《黔之驴》《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课文的教学就成了话剧表演的课堂,比如《凡尔赛宫》《黄鹤楼》等课文教学就成了导游表演。的确,这样处理浅显的文章篇目,课堂跳出了俗套,多了花样,多了新意,可是,课堂的味道也发生了改变,成了泛娱乐化的课堂。
  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泰格特的《窗》一课。他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1.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选择文中两处情节,进行微剧本创作;3.小组合作表演;4.谈谈收获。整个一节课表演中开始,表演中结束,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课改理念似乎体现得比较成功,“浅文深教”似乎也表现得富有特色。但是由于学生的表演不是很成熟,甚至有些潦草,对人物的心理及神态的把握均比较仓促肤浅,这样,一方只是可怜地被表演着,而另一方则是无聊地起哄式看着热闹,再加上“谈谈收获”环节中,教师也只是让学生随意式自由点评,没有注意引领学生去挖掘文章主旨的深意及写作的特色,匆忙之中就草草收场了。回看这一教学设计,其实仅仅是将教学内容改编成剧本而已,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在购买道具和排练活动上,忽略了对文中两位病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揣摩,从而也就表现不出人物真善美的内心世界,更没有领略到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魅力。
  诚然,“浅文深教”不排斥形式创新,更不反对快乐学习,可如果过度创新,夸大学习快乐,用哄笑代替深沉思考,用花哨取代文本解读,一定会丢失语文求真求实的根本,让语文课堂变得空洞无物,语文味荡然无存。
  三、角度上过多涉及,无的放矢
  很多教师都认为“浅文深教”的角度可以多一些,宽度可以广一些。余映潮老师也强调浅文可以上得“厚”一些,“角度可以丰富一些”。殊不知,如果对文本涉及角度过多,面面俱到,学生阅读时就会如同在沙漠里挖井,虽然到处是坑,却没有一处能挖到甘泉。
  譬如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有教师依次从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区别停顿,指导朗读,读通文章,再逐词逐句疏通文意,赏析美句体会情感,补充课外诗词感悟苏轼的处世态度,检查背诵等方面展开教学,每个环节皆平均用力,平铺直叙,无重点,少聚焦,势必造成学生有眼花缭乱、浮光掠影之感。不如淡化浅易文本的疏通,侧重于作品意境的感悟,从被贬说开去,又回到文中被贬的起点,通过补充大量苏轼被贬时所赋诗词,学生能认识到一位“自由洒脱、超旷放达”、面对逆境能“自嘲、自慰、自叹”更能“自得”的官员兼文人形象。
  譬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如果放不下感情朗读,放不下结构特色,放不下字词赏析,放不下联想想象,放不下背景解读,放不下情感体悟,放不下思想教育,不懂取舍,什么都想教,就一定什么都没教好。教师满把抓,无的放矢,学生自然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看看余映潮老师这样处理《天上的街市》:“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三个板块,指向明确,简洁明了,每一板块充分挖掘,讲深讲透,真正演绎“浅文深教”的精髓。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浅文深教”并不是牵强附会地去套用,教师应避免走进以上三种误区,要心中有“度”,立足文本,敢于取舍,于平凡处见奇崛,充分挖掘教材的同时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带着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语文課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其他文献
前不久,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个震撼人心的视频,里面讲述了一个23岁先天脑瘫儿克服身体和语言障碍追寻艺术之梦的励志故事。看到视频里主人翁一瘸一拐的背影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  她小名叫“朗朗”,我唤她“朗儿”,患有先天性骨骼畸形,21岁的她如今个子还达不到1.3米,跟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差不多。记得一年级刚入学时,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秀气的脸上镶着一个肉嘟嘟的小鼻子,笑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常针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分析评论,表达作者观点、见解。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率全文的作用。而找出中心论点又是考试时常常设置的题型,那么,如何找出中心论点呢?在此列出以下几种方法,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首先,明确中心论点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要求。论点必须是观点正确鲜明、句式完整的判断句。比如“怀疑与学问”就不是中心论点,因为它只是指出对象而没
[摘 要:高等数学是一种高等院校的非数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初等数学之后继续学习的学科。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更多的学习兴趣。基于此,下文对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方面衔接的现状进行论述,并且并对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等数学;高等数学;衔接方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立足之本,教师只有抓好抓实课堂,才会有教学的质量和辉煌。但是课堂教学更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这门艺术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活泼而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各种能力。所以,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必须教而有方,必须积极探索各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那么,如何艺
[摘 要:初中的数学是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决定学生之后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的核心素养就是要让熟练的掌握好数学知识,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去实地的解决相关的问
举例子就是通过例举具体的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说明某种事物。某些事物的情况或某个事理有时光从道理理论上讲,人们不太好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可是,很多人一谈及举例,就只想到议论文中的举例论证,以及说明文中的举例说明。其实,不光在书面作文中要用到举例,在课堂教学中也常用到举例。在实际教学中,有词语、概念、定义、事物(人、事、物、景)要阐释说明,有道理、观点、公理、原理
龚成芳,女,汉族,点军区土城乡土城中学教师。她26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倾爱心,付真情,用一颗赤诚之心点亮了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灯。她在平凡的农村教育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三尺讲台,记载了她的辛苦与甘甜,写就了她的无悔人生。  一句美丽谎言  五月的一天,龚老师注意到班上的黄彩桦同学有点异样,课间不和同学讲话,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闷闷不乐。中午,龚老师把黄彩桦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方式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近年来,中学语文课程更强调语言文字运用中语文素养的实践与养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课堂上,物理教师不但要注重引导学生们掌握基础的物理学科知识,还应当强调物理的实验教学,通过进行具体的实验活动来不断提升初中生们的综合物理水平,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恰好可以很好地提升物理实验活动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也需要将探究式的教学思路与物理实验相结合,让初中生们能够在探究式的实验中掌握更多的物理技能。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验应用]  探究式的教学可以更好
[摘 要: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其所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念等都对当代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至今依旧在发光发热。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就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融入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各门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数学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但是以往的数学教学更多地以教材为媒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