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在小学教育中属于开展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因为其中蕴含诸多理论、概念等.但如果小学数学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便可促使学生头脑更加灵活,在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快速掌握其中含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其次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角度分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存有哪些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正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属于难点之一,近几年随着各种改革的持续推进,导致小学教育或小学教师更加注重改革与创新,从而忽略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会导致小学数学既无法得到彻底改革,教学效果也会与预期标准不符.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现代教育者展开深入反思,并重新审视逻辑思维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用,确保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顺利开展,从而促使数学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逻辑思维主要是指通过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等方面,针对世界展开客观了解与认知,属于一种人类在思维方面的独有模式.正常人类在对任何事物展开理解与认知时,基本都会运用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深入其中了解其真实含义,这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作用甚大.为了促使更多人明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进一步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增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研究证明人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时间为2岁-12岁,如果小学教育能够在此阶段为学生开展针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可促使小学生逻辑思维更加成熟,因为数学知识本就存有规律严谨、明显抽象以及极端广泛等特性,而且其和化学、物理、生物、经济等学科都有紧密关联,这就说明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其未来学习能够提供很大的方便.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链接,形成实理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生活来检验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本就具备一定难度,尤其是学生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可能部分学生较为伶俐,在接触数学知识后可以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但也可能有部分学生较为愚笨,在接触数学知识后无法理解教师所讲内容,这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一直没有得到切实解决.但如果教师可以在开展专业教学之前或是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就能拉近学生之间存在的实际差异,让大部分学生在教师完成知识讲解后,都能对所讲内容产生一定了解,这种了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极其关键,如果学生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就会相对轻松,教学效率和效果都会不断提升.例如:在小学数学讲到“角的认识”时,由于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生活经验,所以对各种事物的想象、理解等能力较差,无法在脑海中对角产生正确认识,这时教师便可利用一些课堂用品(如:三角尺、剪刀以及红旗上的五角星),让学生可以直接对各种角进行观察,再提前准备一些木条,将两根木条的一头绑在一起,其中一根木条保持不动状态,另一根木条会随着旋转幅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角,这就可以表明在两条射线之中,一条不动另一条围绕顶点进行旋转,便可得出各种不同的角.当学生理解这点后,只需将木条交给学生,让其亲自操作木条进行旋转,教师在旁通过语言指导,便可让学生理解什么叫作角.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新课标不够理解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对于新课标理解不够透彻,将更多精力用在课程创新上,如:如何融入信息技术、如何设计智能课件等,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符合现代教育重视学生地位的相关理念.但这样并不意味对新课标有着深入理解,更没有充分领悟新课标当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帮助学生可以自行对一般问题展开推理、判断,继而逐渐构建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大部分教师一直在舍本逐末,认为没必要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浪费精力与资源,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十分详细,各类图形俱全,还有对应的解释文字,带有各种声效.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产生了一定判断,但如果要求学生从生活中举例,便会难住不少学生,可见在这种教学中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推理、判断等对各种事物展开客观判断,如果学生根本無法通过已学知识判断生活里存在的各种图形是否对称,说明他们的逻辑思维没有得到培养,由此也能证明教师的教学没有有效延伸,切断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二)对于个体差异不够重视
  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这会导致教师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因人而异,部分学困生在实际教学中越发边缘化.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班级只有那些兼具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学生才能很快领悟数学奥妙,并且能够积极地联系生活,甚至可以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举一反三.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心理、生理所限,培养逻辑思维的难度较高.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正视个体差异这一现实问题,然后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点拨、引导.况且大部分教师都在应试教育之下形成了重视分数的习惯,故此只会针对数学本身,执着于解题思维、做题技巧,甚至于推出题海战术,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无法实现逻辑思维培养这一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正确理解新课标,明确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教师需要认真深入地理解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明确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从实质抓起,既需要引导学生带着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又需要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低年级的“十以内加减法”,就要引导学生对接生活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数字含义,明白数字大小关系.在图形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当中存在的各种物体,例如椭圆形的操场、矩形的足球场,甚至可以引领学生制作各种图形,提高学生对对称和非对称图形的判断能力.又或者在矩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学习中,引领学生寻找其中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图形的内在联系,便可以明白公式之间的关系.例如两个三角形上下颠倒摆放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那么三角形面积公式就是:1[]2(底×高).   (二)正视学生差异性,根据差异性展开教学
  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思考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以此来对接逻辑思维的培养目标,形成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人而异.例如有的学生反应很快,无须教师画图、画线辅助说明就能够明白问题中的关键点,从而很快给出答题步骤以及答案.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利用线段来辅助教学.而有的学生无法理解题意,教师画线辅助也如坠云里雾里,此时便需要教师对接日常生活场景,帮助其理解题意,然后结合线段辅助,使其明白关键点,最终能够形成答题思路.另外,教师必须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效提问,利用提问来点拨、引导学生,使得他们在有效引导下展开思考,并在思考过程里逐渐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时间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提问:每天24小时,你们在校时间是10个小时,你们在家多少小时?这样通过问题来建立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轻松理解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三)利用教材可塑性,将培养目标融入其中
  教材对于小学教育来讲本就具备一定可塑性,因为教材是由大量专业人士通过不断协商与探讨所确定,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利用教材,便可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深入到教材之中,深入探索有哪些知识可以用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之中,或是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融入教材之中,这样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学生主要是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将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对于教师主要是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师时刻牢记需要在数学教学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融入教材之中时,最好将教材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目标作为基础,展开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这样教师便可提前了解融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后,对教学具有影响还是帮助,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哪个环节展开更加有效,从而保证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小学数学讲到应用题时,教材之中有一道习题为:在幼儿园内为小朋友分糖果,如果女生和男生平均分,那么每个人都能得到6块糖果,如果仅将糖果分给男生,那么每个男生都能得到10块糖果,请问:如果仅将糖果分给女生,那么每个女生都能得到几块糖果?教材要求是让学生根据最小公倍数计算结果,但教师可以将习题作为基础对学生展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训,在学生通过教材要求得出结果后,反问学生,除了这种方式以外还能想到别的解题方式吗?这种反问对于学生来讲属于一种刺激,让学生对另外的解题方式产生兴趣,这样所有学生都会根据教材动脑思考,这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也属于一种创新.
  (四)通过课后引导,对学生展开全面培养
  如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用的教材,特别是北师大版都是有关权威专家经过无数次探讨最终形成的课程内容.课后习题都不同程度融入了培养逻辑思维的理念,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地对接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来复习新学过的课程内容,同时积极地按照其精神引导学生锻炼邏辑思维.例如:当小学教师完成重量教学后,便可在设计有关于重量的练习题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物体来匹配单位,卡车载重对应吨,人的重量对应千克、公斤、斤;鸡蛋的质量对应克.另外,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关注课后习题,并找到典型题引导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时候,这种分组讨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有很大的助益.
  总 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需要教师扭转传统观念,同时避免错误理解“学生本位”,在课堂创新上过度浪费时间,需要积极通过生活化教学、差异化教学等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其乐于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往往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层次领会,这便使得他们的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廖彩云.乘思维之舟 寻数学王国: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研究[J].明日,2019(36):281.
  [2] 杨士永.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8):64-65.
  [3]蒋巧君.小学数学聪慧课堂的构建方法探究:评《儿童逻辑思维训练(高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24.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石油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其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为此,高校积极开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的软件实习课程,是以理论和软件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实践证明,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石油勘探人才的综合素质。
【摘要】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本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讨论如何以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深度学习;方法  前 言  以核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是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结合小学
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和不可替代的。因此做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 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阅读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应不断为学生提供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的过 程中充满感性,用心去领悟文章的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兴趣。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但通过教师们的不懈努力,相信可以为阅读教学开辟 新天地。
【摘要】类比思想方法指依据两个不同对象有部分相同属性,从而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类比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继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类比思想;高等数学;应用  【基金项目】少数民族预科高等数学中类比思想方法应用的探究(ykkt201811)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与某一事物
新课程改革中重点提到了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但是我们通过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得知,大多数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并未达到新课标的规定.所以,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是重点研究课题.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2021年春晚开展8K制作,除夕之夜的2021年8K春晚直播,更成为历史上首次采用8K直播的春晚,极具里程碑意义,从中亦可以一窥超高2清视频产业的顶层设计、行业趋势和应用前景。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模型备受关注,且高中数学新课改明确指出在专题及模块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在日常教学中,以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流程,在实际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建模,进而有力地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与水平,这便是本研究的重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复杂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深 入地理解题目的意思,进而理解数学定义,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摘要】本文首先从内涵、理论、特征等方面对化归意识简要阐述,并从数学化、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等方面阐述化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然后从公式推导、数形结合、图形转化、归纳总结等方面阐述化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体现,最后从挖掘教材中的化归意识、明确化归意识的意义、结合教学揭示化归过程、反思化归意识应用的不足、加强练习提高化归能力等方面阐述化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并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