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科抽象而深奥,知识内容生僻且难懂,学习难度较大,让很多学生心生畏惧,鲜有兴趣。面对这种情形,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生物学科教学水平等问题,是广大生物教师应予重视、及时攻克的问题。本文以教学一线教师视角出发,就当前影响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因素展开分析,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以期为中学生物教学效果和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教学构想
  一、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因素
  (一)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现实中,学生通常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当作唯一的学习目标,在课后学习和复习时稍微遇到一点困难便会停滞不前,缺乏独立思考和遇挫越勇的精神,缺乏自律性,导致生物学习成绩不稳定;另有部分学生能够听懂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但却无法在课后进行“消化、吸收”、“内化”,这一点在解题或考试时尤其明显。
  (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课堂教学仍在沿用“满堂灌”形式,虽然口头提倡“捍卫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授学中仍以高姿态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授学,由此一来,不但难以促进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产生思维碰撞,更难培养或引发其求知欲望。再加上“一考定终生”的教学模式,偏执地坚持“学好数理化、去哪也不怕”的守旧观念,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始终围绕“分数”。
  二、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教学构想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行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物学习效率,全面分析与研究如何提高生物学习兴趣,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巧妙设计课程导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导入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从课间兴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稳定情绪,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内,衔接知识与思维的断层,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全身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由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而问题则是承载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的关键。因此,巧妙设计新课、新知识点的导入环节,对于引导学生情绪的过渡、知识的衔接、兴趣的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初时,铺设问题以引发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进而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比如,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时,可设问:“人与动物都需要生长,那么,也需要光合作用吗?”“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呢?”问题一经提出,自然能够将学生注意力吸引,使其带着好奇心全神贯注投身于课堂讲授上,以求全面获悉“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
  (二)课堂教学联系生活,促进知识理解与内化。生物属于自然科学类,所传授的知识全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从人体构造,到动植物生长繁衍,无不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所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大自然当中的各类素材,结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各类有趣的现象,使其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科学的价值,进而产生对于“生物”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对于“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师便可引入接近生活化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将土豆块种在泥土里可以长出新的土豆,但为什么将大米洒在土地里,却无法生出大米呢?”“如果给予大米和土豆一样的萌发条件,大米是否也有可能发芽生长呢?”这个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在日常中可以接触到的,但通过巧妙的铺设和引导,促进旧知与新知重叠、交叉,便能够在夯实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促其更为积极地展开思考和研究,强化逻辑思维密度。
  (三)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营造趣味化课堂氛围。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都深谙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语言艺术不仅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表现,也是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推力。前文已述,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在其教学实践中必须确保教学用语符合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完全抽象化的理论授课又会使得学生对原本生涩难懂的概念更难理解,长此以往更将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和严谨,同时又融入趣味、易于学习,便是考验教师语言艺术能力的地方。笔者认为,可尝试在科学性的概念中融入趣味性的词语,结合符合中学生年龄特性的生动用语,深入浅出,以引起学生共鸣,进一步激发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在讲解“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时,可这样展开:“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粪土对于植物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比化肥和水的作用还要大吗?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粪土呢?”以歇后语的形式展开分析,能够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下欢乐授学,学生自然乐于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提倡以生为本,中学生物教学同样应遵循此道,真正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加大对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教科书的编撰工作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同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体系、方法和内容,使之与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从而达到生物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切实提高生物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淑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
  [2]吴晓红.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叶桂金.我市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见解[J].考试周刊,2014(63)
  [4]雷健红.对提高初中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09(14)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我国物流行业的产业布局和业态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电商经济时代物流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的新要求,并着重考虑了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选
用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寄生的竹枝、叶、根为材料分离内生菌,再通过竹红菌素的抑菌效果和发酵试验初筛发现获得的4个内生细菌和2个内生真菌的粗多糖激发子都能一定程度提
报告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皮样肿53例.术后视力不变或提高占79.5%,下降占20.5%.12眼手术后角膜曲率测定:不变7眼,减少2眼,增加3眼,角膜散光不变或降低6眼,增加≤0.5D3眼,ID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产力是社会
【摘 要】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和教学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购教学仪器、自编实验讲义和改革考核方案是提高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自动控制;实践教学;教学仪器;考核方案  一、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性质  目前,许多高校把自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保证术后平稳恢复.用动脉导管及Swan-Gans导管监测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等指标.结果术后1小时临床上出现血压高、心率快、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心排血量减少等问题.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术后8小时心排血量从(4.9±0.8)L/min增加到(5.6±1.2)L/min
坡岗布依族的自然崇拜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物的祭祀、禁忌活动,客观上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祭祀活动,大多出于早期先民有意的或无意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它反映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
医院作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其性质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医疗质量作为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体现,不仅要求在医疗技术上是科学的、先进的,而且在经济上也
17例(19只眼)因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见,作了玻璃体切割,术前视力:光感~0.1,术后视力::0.03—0.9。19只眼术前均作了 ERG检查,5只眼作了术后 ERG 复查。对术前ERG b 波振幅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