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至善既可以指无上的善又可以指完满的善,前者就是指德行,而后者除了德行之外还包括幸福。他的至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康德;至善;德性;幸福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至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看,至善有不同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深刻阐述了康德的至善思想。
一、从至善的概念角度分析
范进在《自由:通向人类希望之路——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辩证论的一点思考》中指出自己对至善的理解:“在幸福与道德(值得幸福)有严格关系的限度内,应把这一概念称之为最高善的理想”。通过意志自由来实现至善。在实践原则中,道德意志和配享幸福之間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只有德性才是至上的善,而幸福只构成至善的第二要素,这不得不使我们假设上帝事物存在以作为至善实现的必要条件。
在《康德至善概念的另外两种内涵》一文中,冯显德认为至善包括“至上的善”、“完满的善”、“共同的善”和“最高的本源的善”,其中,“共同的善”就是伦理共同体,“最高的本源的善”指的是上帝。上帝作为本源的善正式出场于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关系问题中。由于德性和幸福各自依据不同性质的原理,更由于道德律不能提供这种分配能力,所以需要借助上帝的公正把幸福分配给德性,通过上帝的全智、全能和道德的完满性、公正性力量来保证幸福与德性的精确比例关系。这样,就把人类共同的善归之于一种期望和信仰,一种对道德概念上的上帝的信仰。此后,他在《再论康德至善论的逻辑进程》一文中对四种至善的逻辑关系又做了进一步分析:德性的纯化是动因和起点,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伦理社会的理念是中间环节,道德化上帝是归宿整体表现为从德性的纯化到上帝的道德化的展开历程。
二、从德福关系分析
在康德的至善思想中,主要探讨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学者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孟葵在《康德的德福关系思想及其影响》一文中通过三个部分分析了德性与幸福之间关系。第一部分是对康德提出的德福关系理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康德所处的时代流行两大理论:经验主义幸福观和理性主义幸福观,但事实上两者都不能实现德福统一,所以康德开始提出自己关于德福关系的理论。第二部分是论述康德德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德性与幸福是无法实现统一的,为了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至善”,康德提出了其著名“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两个公设。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康德德福关系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张茂坤在《论康德“至善”的幸福观》一文中,揭示了康德的“至善”幸福观。在道德支配下追求幸福具有合理性,但要达到德性与幸福的真正统一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慢慢地接近至善,于是康德就把宗教与上帝设定出来,通过上帝与宗教的引导让人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德,去做道德的事情。
三、从伦理学角度分析
在上世纪80年代,章海山在《康德伦理思想的调和特征》一文中,试图从伦理学角度剖析康德的至善思想。他指出“道德原则既不能从外部经验世界也不能从神意志中引出,而应该从人的理性本身引出道德原则”。关于康德的至善观点,他认为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无法达到绝对的最高的善,所以就需要假设有理性的人类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才有可能达到无条件的绝对的善。要假设上帝的存在,也就是假设一个有理性、全善的上帝是自然的原因,所以自然包含有道德目的性,从而使自然界向道德世界过渡。这样,幸福就产生德行,德行也可以产生幸福,幸福与德行就结合起来了。
冯显德学者也从伦理学角度对康德思想进行过分析。在《康德至善论与康德伦理学》一文中,他指出康德“至善”概念的这四种内涵及其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康德的至善论,在这个系统中,德性概念是中心概念,德性法则是基本原理,道德的人是论证的主题,发展归宿是道德的上帝,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德性与幸福、人与上帝、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至善论就其主题而言从属于伦理学,是康德伦理学主题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其逻辑发展的线索。此外,康德至善论还通过讨论的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终极目的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贯穿了康德的批判哲学,所以,康德至善论同时也是康德哲学发展的线索。
四、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角度分析
有学者把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与康德的至善思想进行比较,得出了自己的见解。《孟子之“仁”与康德之“至善”的比较》一文中,作者通过比较“仁”与“至善”不同文化的思想,得出了它们的共通之处:两者都基于“先验的性善论”,同把人看作目的,这种完满的道德境界的达到同被视为一个过程。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儒家思想中的“仁”没有确切的定义,包含了广泛的含义,这就与“至善”形成了交集,即存在共通的部分,也存在不同的部分。它们共同指向了人类共同的、完满的善,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二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为人类了解更多的共同特征和文化融合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进.自由:通向人类希望之路——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辩证论的一点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2
[2]章海山.康德伦理思想的调和特征[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1
作者简介:王小青(1991—),女,汉族,河南濮阳人,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康德;至善;德性;幸福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至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看,至善有不同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深刻阐述了康德的至善思想。
一、从至善的概念角度分析
范进在《自由:通向人类希望之路——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辩证论的一点思考》中指出自己对至善的理解:“在幸福与道德(值得幸福)有严格关系的限度内,应把这一概念称之为最高善的理想”。通过意志自由来实现至善。在实践原则中,道德意志和配享幸福之間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只有德性才是至上的善,而幸福只构成至善的第二要素,这不得不使我们假设上帝事物存在以作为至善实现的必要条件。
在《康德至善概念的另外两种内涵》一文中,冯显德认为至善包括“至上的善”、“完满的善”、“共同的善”和“最高的本源的善”,其中,“共同的善”就是伦理共同体,“最高的本源的善”指的是上帝。上帝作为本源的善正式出场于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关系问题中。由于德性和幸福各自依据不同性质的原理,更由于道德律不能提供这种分配能力,所以需要借助上帝的公正把幸福分配给德性,通过上帝的全智、全能和道德的完满性、公正性力量来保证幸福与德性的精确比例关系。这样,就把人类共同的善归之于一种期望和信仰,一种对道德概念上的上帝的信仰。此后,他在《再论康德至善论的逻辑进程》一文中对四种至善的逻辑关系又做了进一步分析:德性的纯化是动因和起点,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伦理社会的理念是中间环节,道德化上帝是归宿整体表现为从德性的纯化到上帝的道德化的展开历程。
二、从德福关系分析
在康德的至善思想中,主要探讨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也有许多学者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孟葵在《康德的德福关系思想及其影响》一文中通过三个部分分析了德性与幸福之间关系。第一部分是对康德提出的德福关系理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康德所处的时代流行两大理论:经验主义幸福观和理性主义幸福观,但事实上两者都不能实现德福统一,所以康德开始提出自己关于德福关系的理论。第二部分是论述康德德福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德性与幸福是无法实现统一的,为了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至善”,康德提出了其著名“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两个公设。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康德德福关系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张茂坤在《论康德“至善”的幸福观》一文中,揭示了康德的“至善”幸福观。在道德支配下追求幸福具有合理性,但要达到德性与幸福的真正统一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慢慢地接近至善,于是康德就把宗教与上帝设定出来,通过上帝与宗教的引导让人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德,去做道德的事情。
三、从伦理学角度分析
在上世纪80年代,章海山在《康德伦理思想的调和特征》一文中,试图从伦理学角度剖析康德的至善思想。他指出“道德原则既不能从外部经验世界也不能从神意志中引出,而应该从人的理性本身引出道德原则”。关于康德的至善观点,他认为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无法达到绝对的最高的善,所以就需要假设有理性的人类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才有可能达到无条件的绝对的善。要假设上帝的存在,也就是假设一个有理性、全善的上帝是自然的原因,所以自然包含有道德目的性,从而使自然界向道德世界过渡。这样,幸福就产生德行,德行也可以产生幸福,幸福与德行就结合起来了。
冯显德学者也从伦理学角度对康德思想进行过分析。在《康德至善论与康德伦理学》一文中,他指出康德“至善”概念的这四种内涵及其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康德的至善论,在这个系统中,德性概念是中心概念,德性法则是基本原理,道德的人是论证的主题,发展归宿是道德的上帝,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德性与幸福、人与上帝、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至善论就其主题而言从属于伦理学,是康德伦理学主题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其逻辑发展的线索。此外,康德至善论还通过讨论的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终极目的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等贯穿了康德的批判哲学,所以,康德至善论同时也是康德哲学发展的线索。
四、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角度分析
有学者把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与康德的至善思想进行比较,得出了自己的见解。《孟子之“仁”与康德之“至善”的比较》一文中,作者通过比较“仁”与“至善”不同文化的思想,得出了它们的共通之处:两者都基于“先验的性善论”,同把人看作目的,这种完满的道德境界的达到同被视为一个过程。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儒家思想中的“仁”没有确切的定义,包含了广泛的含义,这就与“至善”形成了交集,即存在共通的部分,也存在不同的部分。它们共同指向了人类共同的、完满的善,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二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为人类了解更多的共同特征和文化融合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进.自由:通向人类希望之路——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辩证论的一点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2
[2]章海山.康德伦理思想的调和特征[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1
作者简介:王小青(1991—),女,汉族,河南濮阳人,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