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几点方法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如到了上学的年纪仍然不能独立地穿衣吃饭,要靠家长照顾日常的饮食起居。有些虽然能自理日常,但完成水平非常低,吃饭会弄得到处都是,衣服、头发总是乱七八糟,如厕时经常弄污衣裤等等。这种现状为智障儿童带来了许多困扰,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作为特教老师,有必要全力以赴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法
  为了让智力障碍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特教老师通常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教育+康复、适应+发展、特殊+一般、规定+选择以及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智障儿童充分开发内在潜能。
  如在学习《叠衣服》的课程时,特教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情景,在课堂的不同位置将衣服分散随意摆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衣服叠放整齐。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其他小朋友叠衣服的场景,然后再将衣服分发给学生,跟着特教老师的步骤一点点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兴趣,乐在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特教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闯关的竞赛,分段练习叠衣服的步骤,这样可以巩固课堂关于生活化学习的相关内容。
  再如,学习《上厕所》的课程时,首先带学生认识男厕女厕的標识;第二步,将男生和女生的如厕过程按照步骤制成图片,带着学生观察图片,带领学生按步骤进行模仿训练;第三步,在学生掌握如厕的基本过程后,将其带到卫生间进行实践。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如厕的要领,学会独立上厕所。
  二、进行社会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特教老师可以把课堂从传统的教室扩展到社会公共场所,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掌握、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生活技能。
  如在学习《早餐》的课程中,特教老师可以安排一堂社会实践课,带着学生去学校附近的早餐店用餐。先让学生观察路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购买早餐的,包括与店家的对话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拿着零花钱亲自购买早餐,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再如,在举办关于“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时,特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入社区,进行捡垃圾的实践活动。通过捡拾一个个废弃的水瓶、纸片、垃圾袋,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在教师及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的鼓励中,获得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积极体验,增强参与社会事务的信心和能力,变得更加自立自强。
  三、采取“值日班长”轮岗制度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耐心和恒心,我采取了“值日班长”轮岗制度。特教老师事先准备一块“值日班长”袖标,选择班级中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做“值日班长”,在任职当天进行“聘任”仪式,同时将其照片张贴到光荣榜中。这个“值日班长”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负责提醒其他同学好好吃饭,按标准去卫生间等等。如果其他学生也想做“值日班长”,就可以告诉他如果某方面的自理能力加强了,就可以做“值日班长”。这样一来,学生自我训练的积极性会更强,自理能力提升也会更加迅速。
  四、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作业
  对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单靠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够的,一定要将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特教老师布置一些丰富多彩的家庭作业就显得很有必要。
  如,请家长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生自我服务的情况进行记录,每日做好整理,一周向学校反馈一次。学生在家长记录的过程中,不断接受督促和鼓励。教师通过每周的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各种激励或适当的批评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孩子会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完成相关任务。家长也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到孩子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与学校教师相配合,形成家校互助的良好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围绕中心意思写》是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并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安排有专门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汉字来写,难度就变大了。因为汉字的内涵极其丰富。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确定习作的中心意思是本次习作的一个目标。习作的中心
期刊
彝州楚雄有教师二万五千余名,我是其中最为平凡庸碌的一个。由国侨办选派赴泰国任教后,便沾了祖国之光,连德高望重的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界老前辈也高看了我一眼,误以为从祖国选派的教师,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4月和10月本是我所任教的清迈教联高级中学的两个长假,盼星星盼月亮盼到3月底,我急不可待地订了回国休假的机票。泰北华人村华文教师联谊会的王相贤会长却把我找去,说联谊会旗下的华心学校积弊甚多,华心学校董事
期刊
《巨人的花园》(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主要讲了巨人离家七年,孩子们都喜欢到他的花园里玩。巨人回家后,把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高墙,花园就始终是冬天,直到孩子从小洞爬进花园,春天才来到花园,巨人醒悟就拆了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的花园》一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结构清晰、人物丰满。这个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构清晰完整,紧紧围绕“巨人的花园”展开故事:巨人离家
期刊
教材简析:  《司马光》(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这篇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七个注释,还配有一幅图,但却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捡了块石头,使劲砸瓮。瓮被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孩子终于得救了。该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多数词语的意思与现代
期刊
游戏使学生感到愉悦、好奇。对于儿童,游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思维的表现,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新事物、形成和扩大知识技能、思行结合的方式和机会。”实践表明,游戏活动是数学原理、生活情境和儿童心理建构的产物,让数学从“严谨”走向“好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
期刊
生命教育的思想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倡,70年代末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并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从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将生命教育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小学校也陆续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开设专门课程、纳入综合课程、渗入学科课程、开展专题教育等。笔者认为,在课程任务繁重、课程时间紧张的教育大背景下
期刊
课间,常听老师埋怨:“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差,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连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做计算题时总是提醒他们:计算时要细心些,但收效甚微。”是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枯燥乏味的计算,会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
期刊
课前思考: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后面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2的倍数的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有相似性,两者比较,5的倍数的特征要简单一些。课前,我做了部分小调查,学生对5的倍数还是有一些了解,如果从5的倍数的特征入手,通过类比,再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就顺其自然了。  本节课内容相对较多,除了要让学生探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和2的倍数的特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2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即将组织一次套圈挑战赛,老师要从班里选出1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很多同学都想报名,老师要求同学们抓紧时间练习,谁的成绩好、水平高,就让谁代表班级参加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体育竞技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某些问题的处理要先收集数据再进行分析。  二、分层探究,理解含义,
期刊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总想在布置作业时点、线、面兼顾,让孩子筑牢知识体系,可是模式化的书面作业练习严重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布置开放作业,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贴近生活  我们年级中有这样几个孩子,做作业特别拖沓,别人看电视时,他在写作业;别人打球时,他在写作业;别人睡觉时,他在写作业;别人玩游戏时,他还在写作业!然而,这些总在埋头
期刊